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2小时手术缩至50分钟
武汉造射频超声刀突破技术壁垒
【新“质”疗单项标兵】
开栏语 去年底,湖北首次评选出十大医工交叉创新成果,其中八项为全球首创;今年初,武汉市启动“武创源”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和生物两大赛道;4月7日,一系列创新案例集中亮相健博会,展示“新品牌、新标准、新成果”。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大健康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突破点。今起,长江日报特别推出《新“质”疗·单项标兵》专栏,聚焦大健康产业各细分领域的标兵,深入剖析他们在医工交叉、产业融合等领域的创新实践,一同见证这些闯关企业在科技创新道路上不断突破,为构建更加完善的大健康产业生态圈贡献力量。
□ 长江日报记者周洋 王恺凝
通讯员刘炼
在微创外科领域,超声刀好比医生的双手。然而,国内90%以上的市场都被进口品牌垄断,高昂的耗材价格让很多地市级医院望而却步,限制了医生的选择。
“只有自己研发出性能比肩甚至超过国际水平的超声刀,才能把价格打下来,这个领域大有可为。”18年前,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妇产科医生王泽华的一句话,点燃了武汉半边天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半边天医疗”)总经理邱学文的研发热情。
二十年磨一刀。2023年底,作为国内最早从事超声刀自主研发的高新医疗器械企业之一,武汉半边天医疗获得国内首张双重能量同时输出且可闭合直径7毫米血管的射频超声刀系统注册证,在国内医疗器械界实现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
■ 突破技术壁垒
国产超声刀进入“7毫米”时代
超声刀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起应用于临床,具有切割和止血功能,广泛运用于胃肠、肝胆、胸外等外科手术。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对超声刀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比如胆囊切除手术,十年前医生是围绕血管操作,现在是紧贴血管操作,操作安全空间变小了。”邱学文解释道。
与我国微创外科高速发展相矛盾的是,医院能够选择的产品极为有限。进口品牌占据国内90%以上市场,这些产品有的是一台主机两把刀头,有的是两台主机一把刀头,且无法闭合直径较大的血管,医生需要超声刀和止血器械交替使用,过程烦琐,手术时间长,而且有出血和感染的风险。
“7毫米是个‘坎’,国内的射频超声刀技术一直停留在5毫米时代。”在和武汉多家医院临床医生的交流中,邱学文了解到这个临床痛点,决定要打破困境,研发能闭合7毫米血管的射频超声刀。
为何2毫米的距离成了一道技术壁垒?邱学文解释,这是因为超声刀是利用高强度的机械振动来切断组织,同时通过机械振动产生的高温凝固血管,起到止血作用。想要凝固闭合直径更大的血管,就需要更高的射频能量,而射频能量属于电能,能量一高,就容易使高速振动的超声刀“打火”,刀杆就会断裂。
既要增加射频能量,又要保证超声系统不被干扰,这需要重新设计技术路线,加入导电材料、调整跟频模式、整合智能反馈系统……武汉半边天医疗的研发团队花了3年多时间,才摸索出合适参数,最终生产出理想的射频超声刀。
“那3年每天都在用不同参数的刀具切猪肚,记录切割时间、效果等数据,实验室全是烧焦的煳味,到现在都不想吃烤肉。”邱学文笑着说。
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2023年底,武汉半边天医疗成功研发出我国首台7毫米高频超声双输出的手术系统,并获得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024年,该企业又拿下国内第二张可凝闭7毫米血管的射频超声刀注册证。
■ 断刀率降至0.5%以下
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断刀是国内外所有超声刀具的固有现象。邱学文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超声刀具的使用寿命短、故障频发,很大原因在于材料的选择与超声刀系统设计的不匹配。单纯的仿制并不能造出一把好刀具,“想让超声刀杆经受住高频次的振动,就要求研发人员对每一种材料的特性有研究,进行定制化的选材”。
此外,想让刀杆既能高频次地伸缩振动又不乱动,需要主机能始终根据外界阻抗,调整振动,实现追频,确保刀刀干净利落。
“射频超声刀产品主要分为刀头、换能器和驱动主机。”在武汉半边天医疗参观室,邱学文边演示设备边介绍,主机实现频率跟踪、稳定控制、状态识别等功能,换能器实现电—声—机械能的转换。因此,想要把每一缕能量都精确传导到刀头上,且不会引起刀身的不稳定甚至断裂,这需要“材料+结构形状+产品设计”的系统性创新才能做到。
在综合数位临床专家的需求、尝试多种方法后,武汉半边天医疗的研发团队和华科大教授合作,经过无数次爆破压实验和动物试验最终确定了最优方案,武汉半边天生产的射频超声刀将断刀率从1%降至0.5%以下。湖北技术交易所出具的科技成果评价报告显示,该项目科技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2小时手术缩至50分钟
产品远销海外
上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陈朝晖教授,用半边天射频超声刀做了一台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手术。他告诉记者,整台手术只用了50分钟,全程出血量不到20毫升,且不需要用止血夹和其他能量平台,既节约了时间也节约了成本。以往做一台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手术大概平均需要2小时。
目前,武汉半边天医疗研发的射频超声刀已投入市场,进驻全国30个省、区、市,超800家医院成功应用。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武汉半边天医疗国内射频超声刀行业市场占有率达到16.13%,省内行业市场占有率达58.37%,省内行业销量排名第一,是湖北省单项产品制造冠军企业。经多家投资机构估值,企业市值超过10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邱学文信心满满,“我们已经在20多个国家找到了合作伙伴,去年外贸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人民币,远销欧盟、英国、南美、东南亚、印度、以色列等地,我们的国际市场版图还在持续扩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8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