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2小时手术缩至50分钟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4-08 04:5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2小时手术缩至50分钟

武汉造射频超声刀突破技术壁垒

【新“质”疗单项标兵】

开栏语 去年底,湖北首次评选出十大医工交叉创新成果,其中八项为全球首创;今年初,武汉市启动“武创源”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和生物两大赛道;4月7日,一系列创新案例集中亮相健博会,展示“新品牌、新标准、新成果”。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大健康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突破点。今起,长江日报特别推出《新“质”疗·单项标兵》专栏,聚焦大健康产业各细分领域的标兵,深入剖析他们在医工交叉、产业融合等领域的创新实践,一同见证这些闯关企业在科技创新道路上不断突破,为构建更加完善的大健康产业生态圈贡献力量。

□ 长江日报记者周洋 王恺凝

通讯员刘炼

在微创外科领域,超声刀好比医生的双手。然而,国内90%以上的市场都被进口品牌垄断,高昂的耗材价格让很多地市级医院望而却步,限制了医生的选择。

“只有自己研发出性能比肩甚至超过国际水平的超声刀,才能把价格打下来,这个领域大有可为。”18年前,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妇产科医生王泽华的一句话,点燃了武汉半边天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半边天医疗”)总经理邱学文的研发热情。

二十年磨一刀。2023年底,作为国内最早从事超声刀自主研发的高新医疗器械企业之一,武汉半边天医疗获得国内首张双重能量同时输出且可闭合直径7毫米血管的射频超声刀系统注册证,在国内医疗器械界实现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

■ 突破技术壁垒

国产超声刀进入“7毫米”时代

超声刀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起应用于临床,具有切割和止血功能,广泛运用于胃肠、肝胆、胸外等外科手术。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对超声刀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比如胆囊切除手术,十年前医生是围绕血管操作,现在是紧贴血管操作,操作安全空间变小了。”邱学文解释道。

与我国微创外科高速发展相矛盾的是,医院能够选择的产品极为有限。进口品牌占据国内90%以上市场,这些产品有的是一台主机两把刀头,有的是两台主机一把刀头,且无法闭合直径较大的血管,医生需要超声刀和止血器械交替使用,过程烦琐,手术时间长,而且有出血和感染的风险。

“7毫米是个‘坎’,国内的射频超声刀技术一直停留在5毫米时代。”在和武汉多家医院临床医生的交流中,邱学文了解到这个临床痛点,决定要打破困境,研发能闭合7毫米血管的射频超声刀。

为何2毫米的距离成了一道技术壁垒?邱学文解释,这是因为超声刀是利用高强度的机械振动来切断组织,同时通过机械振动产生的高温凝固血管,起到止血作用。想要凝固闭合直径更大的血管,就需要更高的射频能量,而射频能量属于电能,能量一高,就容易使高速振动的超声刀“打火”,刀杆就会断裂。

既要增加射频能量,又要保证超声系统不被干扰,这需要重新设计技术路线,加入导电材料、调整跟频模式、整合智能反馈系统……武汉半边天医疗的研发团队花了3年多时间,才摸索出合适参数,最终生产出理想的射频超声刀。

“那3年每天都在用不同参数的刀具切猪肚,记录切割时间、效果等数据,实验室全是烧焦的煳味,到现在都不想吃烤肉。”邱学文笑着说。

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2023年底,武汉半边天医疗成功研发出我国首台7毫米高频超声双输出的手术系统,并获得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024年,该企业又拿下国内第二张可凝闭7毫米血管的射频超声刀注册证。

■ 断刀率降至0.5%以下

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断刀是国内外所有超声刀具的固有现象。邱学文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超声刀具的使用寿命短、故障频发,很大原因在于材料的选择与超声刀系统设计的不匹配。单纯的仿制并不能造出一把好刀具,“想让超声刀杆经受住高频次的振动,就要求研发人员对每一种材料的特性有研究,进行定制化的选材”。

此外,想让刀杆既能高频次地伸缩振动又不乱动,需要主机能始终根据外界阻抗,调整振动,实现追频,确保刀刀干净利落。

“射频超声刀产品主要分为刀头、换能器和驱动主机。”在武汉半边天医疗参观室,邱学文边演示设备边介绍,主机实现频率跟踪、稳定控制、状态识别等功能,换能器实现电—声—机械能的转换。因此,想要把每一缕能量都精确传导到刀头上,且不会引起刀身的不稳定甚至断裂,这需要“材料+结构形状+产品设计”的系统性创新才能做到。

在综合数位临床专家的需求、尝试多种方法后,武汉半边天医疗的研发团队和华科大教授合作,经过无数次爆破压实验和动物试验最终确定了最优方案,武汉半边天生产的射频超声刀将断刀率从1%降至0.5%以下。湖北技术交易所出具的科技成果评价报告显示,该项目科技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2小时手术缩至50分钟

产品远销海外

上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陈朝晖教授,用半边天射频超声刀做了一台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手术。他告诉记者,整台手术只用了50分钟,全程出血量不到20毫升,且不需要用止血夹和其他能量平台,既节约了时间也节约了成本。以往做一台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手术大概平均需要2小时。

目前,武汉半边天医疗研发的射频超声刀已投入市场,进驻全国30个省、区、市,超800家医院成功应用。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武汉半边天医疗国内射频超声刀行业市场占有率达到16.13%,省内行业市场占有率达58.37%,省内行业销量排名第一,是湖北省单项产品制造冠军企业。经多家投资机构估值,企业市值超过10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邱学文信心满满,“我们已经在20多个国家找到了合作伙伴,去年外贸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人民币,远销欧盟、英国、南美、东南亚、印度、以色列等地,我们的国际市场版图还在持续扩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8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产超声刀技术进入“7毫米”时代。这一科研成果由武汉半边天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半边天”)突破。“7毫米是一道技术门槛,国内射频超声刀技术长期停滞在5毫米。”在与
2024-10-28 18:08:00
西安交大二附院成功开展西北地区首例妊娠期甲状旁腺腺瘤射频消融治疗术
...,患者无明显宫缩,胎动好,监测胎儿无异常。手术后2小时,患者血钙值逐渐下降。手术后1日,患者甲状旁腺素(全段)降至正常范围;手术后2周,复查血钙已基本恢复正常。
2024-02-29 00:39:00
...接着进行羊水减量及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减胎术。经过24小时的保胎治疗后,张女士宫缩明显减弱。2022年10月30日,梁旭霞先为张女士顺利完成经阴道宫颈环扎术;张继红则在超声科医
2023-02-10 23:22:00
保障重点工业企业春节“不打烊” ,供电应急人员24小时随时待命
...电箱绝缘性,一整套“免费体检套餐”下来,花了两个多小时。玻璃生产对供电稳定有特殊的需求,工厂用电一旦出了问题,生产线中融化的玻璃就会硬化,导致设备损坏甚至报废,造成重大经济损
2023-01-21 23:03:00
超声医学,从“诊”到“治”
...明日报作者:黄 瑛《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20日 07版)超声检查,大家都熟悉。看心肝脾肾,少不了它出场;孕妇在孕期做胎儿监测,也离不开超声医学。正是因为超声医学涵盖
2024-04-20 03:18:00
西北首例妊娠期甲状旁腺腺瘤射频消融术在西安完成
...精准操作,仅耗时15分钟就完成了射频消融术。患者术后2小时血钙值逐渐下降,术后1日甲状旁腺素(全段)降至正常范围,恢复良好。“治疗妊娠期甲状旁腺腺瘤的传统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射
2024-03-22 05:46:00
“慧眼”悄入心脏 天使精准“修心”
...间隔,送入的射频消融导管在ICE引导下行精准消融。1个小时后,患者恢复窦性心律,经电刺激不能诱发房颤,手术成功。术后,心电监护及动态心电图均未见患者房颤复发。“慧眼识珠”,介
2023-04-26 08:48:00
23岁小伙儿突发心源性猝死,竟是罕见遗传性心肌病作祟
...数后,成功结束手术。术后复查长程心电图,结果显示24小时室早次数降低多半。赵庆彦教授介绍,通过射频消融术+ICD置入术再配合药物治疗,可达到帮助小钱预防心源性猝死的“双保险”
2023-12-08 14:02:00
淮安医院成功开展首例心腔内超声(ICE)指导下房颤射频消融手术
...领心血管Ⅱ区心内介入团队,应用目前国内最新的心腔内超声(ICE)技术,为一位房颤患者成功开展ICE指导下房颤射频消融手术。这是淮安医院首例在ICE指导下完成的房颤消融手术。本
2023-07-06 00:1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