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兴隆湖滨江规划总部区。(规划效果图)
“未来湘潭新模样”系列报道②
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构建“一湾三带三心多点”的城镇发展格局
全媒体记者 杨阳
要素有效集聚、环境持续改善、服务优化提升……随着长株潭一体化建设深入推进,湘潭市新型城镇化功能不断增强,城镇经济发展的势头日益强劲。
根据《湘潭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总规》),未来,湘潭市将衔接长株潭都市圈城镇发展格局,按照紧凑布局、节约集约发展的理念,明确城镇建设重点,构建“一湾三带三心多点”的城乡发展格局,建设美丽幸福新湘潭。“一湾”即市区与湘潭县城区一体的“湘江大湾区”,是长株潭融城核心区。“三带”即北进、西拓、南延的3条发展带,包括北部科创发展带、西部综合发展带、南部新经济发展带。“三心”即3个区域级中心城市,包括湘潭县城、韶山城区和湘乡城区。“多点”即多元支撑的重点镇。
中心城区活力宜居
城镇建设,中心城区是关键。
湘潭中心城区作为长株潭核心城市、全市核心增长极,规划“一湾引领、双城驱动”的空间结构,重点推进空间结构优化,支撑城市功能与经济产业提升发展;着力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建设活力宜居城区。
“一湾”即“湘江大湾区”。加强与湘潭县城协同发展,建设以产城融合为手段、以湖湘文化为灵魂、以绿色生态为本底的“经济江湾、科创江湾、魅力江湾”,打造市域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中心。精准传导落实湘江科学城、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等省级重大战略,重点提升湘江两岸城市景观风貌,高标准建设兴隆湖城市新中心、仰天湖国际峰会中心、万楼文化中心等重点发展片区。
“双城”即北部新城与魅力老城。北部新城包含九华、鹤岭、昭岳三大组团,规划定位为产城服融合的综合性新城,打造湘潭未来城市新中心。魅力老城包含雨湖老城、岳塘中心区、高新、姜畲四大组团,重点以“绣花针”功夫逐步推动城市更新,完善15分钟社区生活圈体系。总体城市风貌以“湖湘山水,江湾莲城”为目标,打造充满魅力的山水之城,彰显历史传承的品质之城,健康开放的宜居之城,引领时代创新的活力之城。
公共服务便民高效
人民城市为人民。
《总规》牢牢把握这一理念,规划配置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引导公共服务设施与人口经济集聚区相匹配,补足乡镇和老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建立“市级—县(市)级—片区级—乡镇(街道)级—社区(行政村)级”5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全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
教育设施重点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高校办学用地,打造湘潭大学城,形成一个高等教育集聚区,推进高等教育高标准领先发展;紧密对接湘潭市主导产业,培育为先进制造业、服务业培养技术型人才的职业院校,引导职业教育资源向产业集聚的高新区、九华经开区等区域转移。
医疗卫生设施重点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建立以市级医院、专业卫生机构为龙头,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文化设施重点布局于湘江大湾区、兴隆湖—昭山文化核心区、万楼—窑湾文化核心区等三大片区,强化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区级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补足乡镇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综合文化站)短板。
体育设施重点强化精准配套,以满足老年人、青少年、儿童等多样化的人群需求,全面提升体育设施均等化服务水平,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建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的公共体育设施体系。
社会福利设施重点统筹推进养老、儿童、残困等多类福利设施发展,以全面优质的福利设施推动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
发展用地节约集约
城镇化由“量”向“质”转变,必须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
《总规》贯彻国家“增存挂钩”“增减挂钩”要求,建立“增效挂钩”考核机制,推动新增建设用地供应与存量用地相挂钩,实现增量土地供应逐年递减、存量土地供应逐年上升。积极稳妥推进村庄建设用地、城镇低效工业用地及影响生态功能的建设用地减量。推动新增建设用地供应与土地绩效相挂钩,对地均产出较低的区和街道、乡镇减少下一个计划周期土地供应指标。
就如何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率,《总规》提出了思路和举措。如实施高效集约的 TOD 综合开发,提高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土地开发强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引导商业、办公、居住、公共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等用地的集约复合开发,建设商业综合体、交通综合体、市政综合体、社区综合体等。加大存量低效工业用地盘活力度,拓宽盘活路径,促进用地提容增效。推动老旧小区和居住类地段等两类存量居住用地的更新改造,加快“小规模、渐进式”的微更新,鼓励多方参与,采取多元置换手段,保障公共设施配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1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