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近年来,糖尿病“年轻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过去被认为是老年病的糖尿病,正逐渐逼近我们。那么,如何及早察觉糖尿病的征兆呢?5月16日,十堰交通音乐广播《健康问太和》栏目特邀十堰市太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曾玉琴,为我们解答疑惑。
曾玉琴介绍,我国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占比超过90%,且多在35-40岁或之后发病。这一数据揭示了糖尿病年轻化趋势的严峻性。更令人担忧的是,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导致病情容易被忽视,从而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对这一现状,曾玉琴指出,对无症状人群进行早期筛查至关重要。通过早期筛查,可以及时发现糖尿病的征兆,进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阻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展。她强调,糖尿病的早期筛查方法包括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检测、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小时血糖(P2hPG)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等多种手段。这些检测方法各有优势,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筛查方式。
其中,OGTT作为诊断糖调节受损和糖尿病的标准方法,尤其适用于无症状且血糖异常增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人群。FPG和P2hPG同时检测则可以提高早期糖尿病的检出率。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则能准确反映较长时间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为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依据。
除了关注检测方法外,曾玉琴还提醒公众要关注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她说,年龄、体重、生活方式、家族病史等都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特别是年龄超过40岁、肥胖或超重、经常熬夜或工作压力大、有糖尿病家族史、患有高血压等疾病的人群,更应该加强自我监测,及时进行糖尿病筛查。
针对糖尿病年轻化的趋势,曾玉琴表示,这与社会环境和个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密切相关。她呼吁公众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控制饮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同时,她也强调,早期筛查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环节,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定期进行糖尿病筛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6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