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只是洗鱼时手被刺了一下
没想到差点要截肢
感染“海洋无声杀手”创伤弧菌,病情以小时进展,死亡率高达50%


海胆 视觉中国供图

视觉中国供图
本报记者 何丽娜 王晶
躺在病床上的付婆婆(化名)心有余悸,没想一条常见的罗非鱼,不仅让她躺进了医院,差点还面临截肢风险。
真正可怕的不是罗非鱼,而是它身上携带的创伤弧菌。这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细菌,同副溶血弧菌、霍乱弧菌并列为人类感染疾病之三大弧菌,也被称为“海洋无声杀手”,被创伤弧菌感染后致死率高达50%。
不是危言耸听。据央视财经报道,近期韩国仁川市有关部门在当地海水样本中检测出创伤弧菌,韩国多地也先后检测出这种细菌,已致一人死亡。
洗鱼时手被刺伤
感染了创伤弧菌
事情得从一周前说起。杭州的付婆婆从菜场买了一条罗非鱼,清洗时,左手不小心被鱼刺伤,有点疼但没出血,她就没放在心上。
当晚,她左手开始肿胀,痛到无法睡觉,还出现高烧症状。但此时她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直到第二天,她咨询了当医生的亲戚,听完她的讲述,亲戚建议她马上去医院。
付婆婆立即前往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就诊,由于病情较为严重,她被安排住院治疗。此时付婆婆的左手红肿得如馒头般。皮肤科副主任卜璋于团队详细询问了病史,心中有了初步答案,并马上为她安排了入院体格检查和化验,血液培养结果出来,付婆婆感染的是可怕的创伤弧菌。
什么是创伤弧菌?感染途径主要有哪些?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教授张晓华告诉记者,创伤弧菌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细菌,同副溶血弧菌、霍乱弧菌并列为人类感染疾病之三大弧菌,被称为“海洋中的无声杀手”。创伤弧菌通常寄生在螃蟹、牡蛎、蚌等有壳类的海洋生物里,海鱼、海胆等也可能携带该菌。
生食带创伤弧菌的海产品、肢体破损创口接触带菌海水,或被带菌的海产品刺伤等,都容易被感染。
海温升高致大量繁殖
繁殖一代仅需10分钟
创伤弧菌喜热怕冷,所需温度在18℃左右,所以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在我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一带都比较常见,每年的4-11月份是感染该菌的高发期。根据韩国仁川市保健环境研究院最新消息,不仅是仁川市,随着海水温度上升,全罗北道、忠清南道等地海域也先后检测出创伤弧菌。
“弧菌也是目前已知繁殖速度最快的细菌之一,据调查显示,一个弧菌分裂繁殖一代仅需要10分钟。”张晓华分析,随着海温升高,就会导致创伤弧菌大量繁殖。
创伤弧菌感染是一种截肢率和死亡率双高的疾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医师庞澜天介绍,感染创伤弧菌“病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主要有三种常见的临床表现——病原体通过胃肠道入血,爆发脓毒症,从而引起发热、寒战、休克和典型血性大疱样皮损等,该类患者多在48小时内进展为感染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在50%以上;病原体通过皮肤原有创口或海生动物刺伤进入人体,表现为局部皮肤肌肉坏死,也会后续入血引起脓毒症,危及生命,必要时需截肢;还有一种通常表现为腹痛腹泻,相对症状较轻。
庞澜天提醒,慢性肝病、嗜酒、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更易感染。
切忌用盐水清洗伤口
远离水质较差的海域
好在付婆婆在感染20小时内及时就医,病情仅局限于左手背感染,经过几天治疗,病情基本得到控制,保住了左手,目前已康复出院。
卜璋于介绍,创伤弧菌感染病情发展以小时计算,每隔一小时,患者的肢体肿胀都会出现明显进展。一旦被感染,应第一时间清洗,切忌用盐水清洗伤口,创伤弧菌是嗜盐性弧菌,盐水会加重感染。如果进展较快,应尽早就医。
张晓华提醒,临近暑假,前往海边旅游,当身体有伤口时,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以免被海洋创伤弧菌侵袭导致感染;处理海鲜时应戴手套,防止扎伤,海产类食物要煮熟再吃,通过高温可杀死创伤弧菌。另外,远离水质较差的海域,接触后应及时用清水冲洗身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4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