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组团下“馆子”!春节前三天,贵州省博物馆客流同比增长31%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1-25 14: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本网记者 应腾)博物馆里过大年,大家排队下“馆子”啦!2023年1月24日,农历大年初三,随着当天最后一批观众进入贵州省博物馆参观,贵博新年日均客流首次突破4800人次,同比2022年春节前三天增长31%。

同时,正在贵博6、7号临展厅展出的“共饮一江水——夜郎与南越精品文物展”,也迎来开展后的又一观展高峰,更有观众提前两天预约讲解服务。

组团下“馆子”!春节前三天,贵州省博物馆客流同比增长31%

大年初三,贵博观众超4800人次

近年来,中国博物馆迎来新时代、走进新时代、创造新时代,博物馆也积极贴近百姓、走进青年,努力使出浑身解数、挖掘潜力、创新业态、展现精彩。

以往倾向于传统民俗表达的贵博,在春节前夕特意融入非遗美食元素,为观众设置进馆“打卡区”。

组团下“馆子”!春节前三天,贵州省博物馆客流同比增长31%

跨界联名装置,成为观众拍照打卡的首站

在贵博一楼大厅,贵博和丝娃娃联名推出的“贵阳小吃宴”模型、联名立牌装置,是不少观众进馆后,拍照打卡的首站,而这个博物馆×美食的跨界联名,也成为“过年气氛组”里最有文化内涵的搭档。

组团下“馆子”!春节前三天,贵州省博物馆客流同比增长31%

观众近距离观看国内唯一的“丝缕玉衣”

不闭馆,是春节期间贵州文化场所的常态。去博物馆“充电”过个文化年,来一次“看展式社交”,是现在年轻人的又一社交方式。

“和小伙伴3年没见了,这次见面我们默契地约在博物馆,专程来看西汉丝缕玉衣和文帝行玺,这默契多年不变!”在湖南读大学的“00后”何屹帆告诉记者,这几年,博物馆的展陈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文物故事也越来越生动,让他这样的“文博小白”有了“走进博物馆看展”的兴趣。

组团下“馆子”!春节前三天,贵州省博物馆客流同比增长31%

在年味中品味文化

在对观众类型的观察中,记者发现,亲子家庭对“博物馆里过大年”的兴趣越来越大。贵博也发挥社会教育职能,从大年初一开始,推出《贵博假期·“吉兔欢乐迎新春”系列活动》,30组家庭体验手作花草兔儿灯、手工珠串DIY、瓦当拓印体验等各类社教活动,实现博物馆和大众的“双向奔赴”。

组团下“馆子”!春节前三天,贵州省博物馆客流同比增长31%

在贵博过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年”

“我是第一次带孩子来博物馆过年,社教活动名额实在抢手!”带孩子体验瓦当拓片,感受中国屋檐之美的家长雷达告诉记者,通过体验,能增加孩子探索传统文化的兴趣,对传统文化有更为生动的理解,在年味中感受文化,在感悟中增强文化自信。

组团下“馆子”!春节前三天,贵州省博物馆客流同比增长31%

屋檐遗珍拓上寻

博物馆“活了”“新了”“更有意思了”,是近年来大众对博物馆最生动、直观的评价。“看展前,认真做攻略;看展后,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分享、推荐”,是观众交互分享,下“馆子”过年的又一典型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癸卯新春,贵州省博物馆联合52家文博机构,共同策划“大展宏‘兔’——癸卯年生肖文物图片联展”。在线上展中,数百幅与兔相关的文物、标本、艺术品图片,多角度立体展示了兔在自然世界、历史文化以及民俗文化中的独特形象。

组团下“馆子”!春节前三天,贵州省博物馆客流同比增长31%

博物馆过“文化年”背后,是中国博物馆的快速发展

“看到文物上可爱的兔子,感觉一切烦恼都被治愈了。”

“来贵州的第一站就是贵州省博物馆,看到了传说中的丝缕玉衣,不虚此行!”

“九州太平,中国大宁,感动哭,贵博展览越来越好了。”

……

在贵博服务台的观众留言簿上,藏着展览的趣味,藏着观众的奇思妙想,更展示着以博物馆为载体,助力文化自信的“博物馆的力量。”

组团下“馆子”!春节前三天,贵州省博物馆客流同比增长31%

观众组团下“馆子”

组团下“馆子”,看展“人从众”,观展人群“年轻化”……当“博物馆里过大年”成为更多市民选择,贵州省博物馆也借助佳节打造文化、文创消费新场景。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春节到博物馆过“文化年”,既与当前社会文化发展有密切关系,也跟博物馆“打破围墙”,以打造“无边界博物馆”,紧跟时代发展、贴近民众生活有关。

组团下“馆子”!春节前三天,贵州省博物馆客流同比增长31%

博物馆里的“全家福”

据悉,春节长假期间,贵博每天预约限流8000人。1月23日至1月27日照常开放,每天开放时间为9点至17点,16点后停止入场。观众可关注官方微信号“贵州省博物馆”,进行票务预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5 1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政前方观察|听说贵州百余件文物“出差”了?
...。“出差”文物,引得爱好者“追捧”成为一种现象,在贵州省博物馆也不例外。抱着一腔好奇,前往贵州省博物馆探访,展厅走了一圈,发现:“出差搭子”“明星展品”大都回来了!文物“出差
2025-08-23 23:59:00
太美了,贵州展馆迎来最大客流量|聚焦深圳文博会
...”智慧,让世界看到中医药文化如何融入现代生活。 以贵州省博物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金镶宝五凤冠为原型设计的非遗金镶宝五凤冠在深圳文博会首发,关注度持续走高,其精美设计吸引了不少
2025-05-26 00:55:00
到贵州研学观桥成假期新时尚
...游客提供安全满意的出行服务、提升出行体验。此外,在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以独特、稀缺的桥梁资源为特点,丰富的自然植被和古树群,还有国内少有、省内唯一可进入桥体内部开展研学教
2023-10-02 05:11:00
李强:多措并举抓好旅游旺季游客接待保障
...誉度贡献力量。游客驻足观赏《丹青荟萃 黔地流芳——贵州省文联珍藏书画作品特展》。增加产品供给。一是策划推出高品质临展。让更多文物“活起来”“火起来”。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2025-05-26 12:28:00
· 各地旅游市场“热气腾腾” 消费新场景、新模式涌动澎湃活力
...。今年,随着贵州文旅火爆“出圈”,历时两年半打造的贵州省博物馆基本陈列展“人文山水 时光峰峦——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觉文化享受,开展5个月便收获百万人气。7月
2024-08-19 10:22:00
...,刚刚从海南自驾回到贵阳的周先生一家就迫不及待前往贵州省博物馆逛展。“我们在海南也打卡了中国南海博物馆,博物馆几乎是游客赴一地的必游景点。”周先生说。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预约
2024-03-01 05:54:00
黔山蕴灵秀 博物载春秋|2025国际博物馆日
...期而遇,共同谱写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时代乐章。游客在贵州省博物馆参观。游客漫步贵州省博物馆,于珍贵展品与多元展陈中,探寻黔地历史脉络,触摸多彩文化的独特魅力。 晨曦中的贵州省
2025-05-18 22:00:00
国际博物馆日贵州主会场活动在贵州省地质博物馆举行
...(龙章榆)2023年5月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当日,由贵州省文旅厅主办的国际博物馆日贵州省主会场活动在贵州省地质博物馆举行。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
2023-05-19 08:39:00
上新了·贵博!看贵州省博物馆70年奇妙之“变”
多彩贵州网讯 (本网记者 应腾) 从一张“贵州省博物馆筹备委员会成立”的公文,到摘得“国家一级博物馆”荣誉,拿下“全国十大精品展”,70年,贵州省博物馆的“变形计”,不仅是贵州文
2023-11-19 15:0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10月1日至9日8时,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预计降水将持续到13日河北日报讯(宋平、白玉洁)进入10月以来,河北出现持续阴雨天气
2025-10-10 08:01:00
文化中国行·走进村史馆 探乡村文脉②丨一座村史馆 半部创业史
一座村史馆 半部创业史——走进宁晋县黄儿营西村史馆如果不是今年暑假走进村史馆,大学生张子凡并不知道,他的家乡宁晋县贾家口镇黄儿营西村
2025-10-10 07:55:00
“演出+”“赛事+”“科技+”……河北文旅体活动掀起消费热潮逛古城、看绝活、观赛事、打卡沉浸式展览……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
2025-10-10 07:57:00
战鼓擂响!豫排联赛第二阶段今晚开战,你为哪支“家乡劲旅”加油?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 刘高雅)中国女排需要更多的朱婷,更多的朱婷在哪里? 走进这场排球盛宴,是否能找到小朱婷的影子?当“女排精神”遇上中原大地的豪情
2025-10-10 07:07:00
南京“大行宫见”街区“十一”开街后,吸引游客18.3万人次打卡地下建起“文化大观园”,一次逛遍“长江十二城”□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钢通讯员宁建轩武汉黄鹤楼
2025-10-10 07:31:00
记者探访钟山风景区交通优化提升后首个工作日早高峰出门就是绿波带 穿行景区更通畅□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茸通讯员宁交轩“今天上班比平时还通畅
2025-10-10 07:31:00
开赛!顶尖车手竞技“世界山地花园”
开赛!顶尖车手竞技“世界山地花园”“环太湖赛”赛道蜿蜒,串联起“苏韵十三园”亭台水榭与湖光山色南报网讯(通讯员江轩记者张希)10月9日上午
2025-10-10 07:31:00
南报网讯(记者王婕妤通讯员冯瑶)近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在国家会议中心发布《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0 07:31:00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国庆中秋假期相关调研报告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再夺全国第一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南京景区再次火成全国“顶流”
2025-10-10 07:31:00
南报网讯(通讯员韩志娟记者王婷婷)日前,鼓楼区“湖南路街道铺事会”正式揭牌成立,首个聚焦环南大片区的实体阵地——“湖南路街道铺事会·环南大push空间”同步揭牌启用
2025-10-10 07:31:00
全国糖酒会下周开幕,将带来美食、美时、美市、美事——十年重逢享“四美” 万商云集“会”金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甜甜第1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糖酒会”)将于
2025-10-10 07:32:00
南报网讯(记者王怀艳)“南京是我旅游过的所有城市里最有人文关怀、最温暖的城市”“去完南京,后劲太大了”……南京不仅有好山好水
2025-10-10 07:32:00
央媒看太原10月9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大范围降雨降温 多部门积极应对》为题,报道了太原从10月8日开始出现大范围的降水天气
2025-10-10 07:40:00
央媒看太原10月8日,央视新闻频道《团结奋斗向复兴》栏目以《“一区一景”主题式高速服务区花式引客》为题,报道了太原市清徐高速服务区经过升级改造
2025-10-10 07:40:00
积极应对连阴雨天气 我省多措并举抢收秋粮河北日报讯(记者郝东伟)10月9日,在魏县爱耕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玉米地里,农机手操作着履带式收获机来回穿梭
2025-10-10 07: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