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襄阳日报
从年级600名“逆袭”到24名,最终被浙大录取,已获爱心市民资助的困难学子李永康说——
认真学习是一种习惯
全媒体记者 徐勇 通讯员 李航
“这个孩子真不容易,家里连生活费都给得吃力,其他支持更是提供不了,他还能从年级600名‘逆袭’到24名,最终被浙江大学录取。他有这份毅力实属难得,我打算按照每年5000元的标准,资助他今后四年的学业,让他尽可能安心学习,将来有机会成为国之栋梁。”8月11日,一位余姓爱心市民在了解了受助学子的详情后,决定资助襄阳四中枣阳籍毕业生李永康。截至发稿时,李永康已收到了大学第一年的资助款。
爱心市民捐资助学
今年7月,本报联合民政、团市委等部门以及民发集团等爱心企业启动助学活动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8月8日,一位市民致电本报表示,他想资助一位品学兼优的困难学子,希望本报推荐。
“其实我一直在关注你们这次的活动。它不仅可以帮到一些困难学子,还能营造助学的社会氛围,汇聚更多的力量。我希望参与进来,通过你们的渠道帮助困难学子。”谈到自己捐助的初衷,该市民如是说。
当记者提出希望对该市民进行报道时,对方笑着说:“那就不用了,其实我以前也捐助过一些孩子,只不过是直接联系的学校,都没有报道。我只是尽一份心意,重点还是要报道这些孩子自强不息的故事,鼓励更多的人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们需要向读者呈现事件的真实性,还希望您再透露一些信息。”在记者的再三说明下,这位市民才告诉记者,他姓余,主要从事的是地产和能源行业。
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住校
8月9日,记者来到枣阳市王城镇李永康的家时,李永康的爷爷、奶奶正坐在门口。爷爷李定山说,坐屋里开电扇费电,门口有棵树,坐这里凉快。记者看到,家里基本没什么家电,堂屋里的旧摩托车是难得的“大件儿”。
李定山告诉记者,孙子六七岁时,儿子和儿媳就离婚了,两人分开后便再无联系。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孙子是他一手带大的。
老爷子有两女一子,家境都不富裕,每年三个孩子都会给他一些生活费。邻居屈大爷说,除了孩子们给一些钱,这二老还有粮食补贴、土地流转费用,加上村里给的帮扶金,这个家庭全年的收入不到一万元。李定山有严重的哮喘,他的老伴儿偏瘫多年,都没有工作能力,生活十分拮据。
李永康的父亲在外以打零工为主,一年只能给孩子寄五六千元生活费,再加上“阳光班”等资助和学费减免政策,才能勉强支撑李永康的学习和生活。
一谈到孙子的成长过程,李定山便很心疼。孙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不得不住校。班上十多个孩子中,大部分是高年级的,李永康只有周末才会回家。至于李永康的学习,老人根本帮不上忙。在家时,李永康的学习全凭他自己。
爱和同学讨论学习
李永康看上去比较内向,采访全程都比较拘谨。但当记者问他高考紧张不紧张时,他笑着说:“不紧张,完全不紧张。”这一细节的背后,也许就是李永康实现“逆袭”的原因。
在李永康的印象里,自己上小学、初中时没有什么学习方法,只是上课认真听讲,放学后及时完成作业,剩下的时间都和小伙伴在一起玩耍。初中毕业时,他在年级中排名前五,获得了进入襄阳四中学习的机会。
刚到襄阳四中时,李永康的成绩并不突出,他记得自己的成绩排在年级600名左右。对此,他并没有觉得焦虑,而是觉得:“这是襄阳四中,自己的这个水平很正常。”一如既往地按照原有的方式学习了一段时间后,他的期中测验成绩排到了班上第6名,这让他有了一些信心,“既然我不比别人差,那么再下一点功夫,看看能学成什么样。”
在班主任杨超的印象里,这是个安静、稳重、自律的学生,看到李永康时,他总是在学习,即使周末也很少出去玩,而是在寝室里看书。
三人行,必有我师。李永康最爱做的事是跟每一科成绩较好的同学讨论学习。“他们对于学习往往都有自己的理解,这些想法能够启发我、激励我。”李永康说。
李永康平时的成绩在年级100到200名之间。杨超说,他没想到李永康在高考时能考到年级第24名,发挥得这么好。李永康说,对自己而言,认真学习只是一种习惯,高考和平时的测验没什么区别,所以自己高考时才会感到不紧张。
在杨超看来,这份坚定和从容也许就是李永康最大的优势。今年高考,李永康考了681分,他选择了浙江大学工学部。他说:“选择浙大工学部,是因为对电气工程感兴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4 08: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