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玄奘奔波一生,死后遗骨也历尽劫难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4 20:34:00 来源:戏说三国

唐僧,法号玄奘。公元627年,他离开长安,开始西域之行。17年后,行程5万里,从印度取回厂经卷。回国后,又用20年的时间进行翻译,直到去世。而奔波一生的唐僧,在其死后,遗骨也是历尽劫难,部分甚至下落不明。

玄奘奔波一生,死后遗骨也历尽劫难

唐朝末年,大军阀朱温为了把政治中心转移到洛阳,下令拆除长安所有建筑物,保存唐僧尸骨的兴教寺也未能幸免。由于有僧人抢出了唐僧的部分遗骨,才使这位高僧的遗物没有在世界上彻底消失。

宋朝仁宗年间,南京天禧寺有位叫可政的和尚去陕西终南山紫阁寺,得到了唐僧的头顶骨,迎回南京。他在天禧寺建了一座石塔,把唐僧的头顶骨安葬在塔下。

玄奘奔波一生,死后遗骨也历尽劫难

到了明朝,又在后山土堆上修了座三藏墓塔。

到清朝末年,寺和塔一起被毁。而在风雨飘摇满清政府,内忧外患的人们也都无心过问唐僧的遗骨了。

玄奘奔波一生,死后遗骨也历尽劫难

1942年,《申报》突然登载了一条消息:“日本高森部队于南京中华门外建筑稻垣神社时,发现报恩寺旧址内埋有玄奘法师遗骨及佛像铜匣等,并有宋天圣五年和明洪武十九年两部葬志。”

事实上,唐僧的头顶骨确实落到了日本人领军稻田大佐手里,并且打算运到日本。南京市民因为《申报》了解到了这一情况,立时群情激愤地要求汗精卫“政府”出面干预此事。而此时,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屡屡失利,汪精卫正在为自己的前途惴喘不安,于是想利用此事笼络国内人士。于是派人和日军交涉。

最后,日本人勉强答应把头骨分给汗伪政府一半,汪精卫随后在南京九华山上建了一座三藏塔,把半块头顶骨安葬在塔下。而对另外半块头骨的下落仍是众多纷纭。

玄奘奔波一生,死后遗骨也历尽劫难

有人认为,一说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接收了那半块头骨,解放后收藏在灵谷寺玄奘法师纪念堂里。也有人说,半块头顶骨被运到日本,1956年送到台湾,如今供奉在台湾日月潭玄奘寺三藏塔。至于那种说法才是真实的,也许只有玄奘本人才能了解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4 23: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往天竺取经。那么历史上的唐僧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玄奘是东汉名臣陈寔(shí)的后代,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曾祖父陈钦,曾任后魏上党太守;祖父陈康,以学优出仕北齐,任
2023-09-02 15:02:00
高僧玄奘眼中的西域世界
...(今印度西北境与阿富汗喀布尔地方间的拉古蒙地区),玄奘赶到那揭罗曷国(今阿富汗的南格哈尔省)。这个国家的境内有释迦牟尼遗骨、佛顶骨、袈裟等法器,以及佛祖生前的用度器皿。这些圣
2024-04-08 20:13:00
聊聊玄奘大师的3个弟子,各有各的特殊性
提起玄奘法师,估计你第一时间会想起那个在取经路上磨磨唧唧、肉眼凡胎且处处需要保护的唐僧。《西游记》中的唐僧在真实历史上确有其人,他的原型就是唐朝高僧玄奘。玄奘在历史上德高望重,他
2023-06-06 05:36:00
玄奘的御兄并非唐太宗,那是谁呢
...忠心贤德,不畏长途跋涉,跋山涉水,愿拜您为兄弟。”玄奘顿了顿,谢了。唐王非常有德,就到了寺庙里,在佛像前向玄奘四拜。佛陀称他为“我弟弟圣僧”。然而,真正的玄奘并没有与唐太宗结
2024-04-24 19:41:00
历史上的唐僧立志求经的原因是什么
...郑善果,于是被破格录取。就这样,陈祎入了佛门,法名玄奘。02立志求经剃度后,玄奘便来到洛阳净土寺研习佛经。或许是与佛有缘,他悟性极高,每当听完高僧讲座之后,便能用自己的话把经
2023-05-18 06:56:00
...次派人到印度取经,却均无功而返。当他得知,佛学大师玄奘要经过时,立即派使臣连夜赶路,一定要请玄奘到高昌来。玄奘接受了麹文泰的一番盛情,前往高昌国。那天,已是深夜,麹文泰和他的
2023-08-17 13:49:00
...通过翻阅史料,我们不难发现,作为唐三藏的原型实际是玄奘和尚。可以说,《西游记》里描写的唐僧与历史上的玄奘和尚存在很多不同。就笔者分析对比,他们之间的不同既有出身经历的不同,也
2023-08-19 16:20:00
敦煌壁画中的唐僧师徒,都长什么样?
...在两代中国人的记忆里。1986版《西游记》剧照历史上,玄奘法师西行取经的故事,无疑是古代重大事件之一。对于西游人物、故事的“神奇”描述,早在唐代便已陆续展开,只不过有唐一代,
2023-05-09 11:30:00
《西游记》中的历史误会:揭秘唐僧与唐太宗的真实关系
...贤,不怕程途遥远,跋涉山川,朕情愿与你拜为兄弟。'玄奘顿首谢恩。唐王果是十分贤德,就去那寺里佛前,与玄奘拜了四拜,口称"御弟圣僧"。但是,真实的玄奘并没有与唐太宗结拜为兄弟,
2024-04-19 11:2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