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过敏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包含鼻炎、哮喘、皮炎、食物过敏 、药物过敏等等。世界过敏组织(WAO)将过敏列为21世纪需要重点防治的慢性疾病,为提高公众对过敏性疾病影响的认识,世界过敏组织发起的全球性公益活动,在每年6月设定世界过敏周,今年是6月18日-24日,主题为“气候变化加剧过敏性疾病:做好防控准备”。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过敏诊疗中心积极响应,开展了系列的“关爱过敏”科普宣教活动,于6月22日上午,在院内举行大型多学科义诊,集结耳鼻咽喉、呼吸、消化、儿科、中医、妇女保健、眼科、护理等多个过敏性疾病相关学科的专家共同参与。
梅雨季节过敏高发,多学科诊治缓解合并症状
近日,江苏多地宣布正式进入梅雨季节,雨水天气明显增多,空气湿度明显加大。梅雨季节为螨虫生存和繁殖提供了适合的环境,由此也导致了过敏性疾病高发。市民李先生既往患有过敏性鼻炎病史多年,近些天因为天气变化,使得鼻炎的严重程度不断加重,先后出现了鼻塞、流涕、喷嚏、伴发喘鸣、咳嗽等症状,已经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负担,李先生患者从网络等途径了解到江苏省人民医院过敏诊疗中心开展相应的诊疗服务,便来到门诊咨询。
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过敏诊疗中心主任程雷教授接诊患者,首先对他进行了过敏原检测、呼气一氧化氮和肺功能检查检查,同时因也请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过敏诊疗中心副主任姚欣教授进行会诊。经过两位专家共同诊察后,建议患者需要在哮喘病情控制后行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据程雷主任介绍,像李先生这样的过敏性鼻炎患者,约40%的可能合并有支气管哮喘,在有鼻部症状的同时,还可伴喘鸣、咳嗽、气急、胸闷等肺部症状。因为过敏性鼻炎与过敏性哮喘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和触发因素,有相同的过敏原,且由于上下气道解剖关系的连续性和病理生理的相关性,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又称为“同一气道,同一疾病”。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多学科会诊,才能给出更为完善的治疗方案。
“脱敏”: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是什么?
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一般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两种方式。药物治疗又称非特异性治疗,主要是使用抗过敏药物,比如局部糖皮质激素、口服抗组胺药和抗白三烯药物等。
过敏原特异性的免疫治疗,又称脱敏治疗,是一种对因治疗的方法,通过给予患者逐步增加剂量的过敏原提取物(治疗性疫苗),诱导机体免疫耐受,使患者再次接触相应过敏原时症状会明显减轻,甚或不产生临床症状。研究证实这种治疗方法对过敏性鼻炎具有近期和远期疗效,且有可能改变疾病的自然进程,预防过敏性鼻炎发展为哮喘,减少产生新的致敏。目前临床常用的过敏原免疫治疗方法有皮下注射法(皮下免疫治疗)和舌下含服法(舌下免疫治疗)。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通常总疗程为 3 年,因此接受此疗法的患者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携手并行,正确防治远离过敏
根据目前的治疗指南和专家共识,过敏性疾病的防治需要通过“四位一体”推进,包括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患者教育四个部分。不仅从临床实践、教学科研还是健康科普等方面,应对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更需要多学科跨专业的力量,加强交流、深化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诊疗成效,实现对过敏性疾病更为有效的管控。
程雷教授同时作为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主任委员,在开展过敏性疾病的健康科普工作中不遗余力。他提到,目前过敏性疾病还没有达到根治的水平,但如果患者能够加强对疾病的认识,医生加强诊断和治疗,将慢病管理落到实处,通过医患共同努力,进行合理管控,科学防治,可以基本不影响患者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世界过敏周”期间,江苏省人民医院过敏诊疗中心团队还将奔赴江宁区麒麟街道,为“关爱过敏”下基层、到社区,给当地群众普及健康知识、发放疾病预防保健资料,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引导群众科学就医,提升群众自觉防病和健康保健意识,有效提高公众的防病治病能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5 13: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