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市场机制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起积极作用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1-13 08:4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环境报

直击·中国碳市场大会2023

市场机制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起积极作用

编者按

以“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的“中国碳市场大会2023·上海”近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大会全面展示了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成效,打造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交流合作“新名片”,彰显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

会场上,围绕不同主题,多位与会嘉宾发表了精彩讲话与演讲。本版特刊发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本报记者徐卫星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

新能源将从补充能源走向主体能源

“我国88%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化石能源利用过程。面向碳中和目标,我们正面临一场史无前例的由化石能源向新能源的能源绿色转型。”

在主会场的主旨发言环节,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黄震教授分享了他对碳中和目标下能源绿色转型与碳市场发展的思考。

黄震认为,碳中和目标下,化石能源将从主体能源向保障性能源过渡,新能源将从补充能源走向主体能源,逐步构建起以新能源为主体、以化石能源+CCUS及核能为保障的零碳电力。

为加速零碳电力供给,他认为,应该“能电气化尽电气化”,如“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加快电炉钢、电锅炉、电窑炉、电加热等技术应用,加快工业、建筑、交通领域的再电气化,实现各行各业的脱碳和零碳。同时,基于零碳电力,电制燃料将在新能源存储与燃料脱碳上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进行化学储能,制取可再生燃料氢、氨和合成燃料, 助力难以电气化的行业脱碳。

他建议,从法律法规层面,要加快“双碳”法律体系建构,推进“应对气候变化法”“碳中和促进法”的立法,对“双碳”目标的基本原则、战略规划、机构设置、减缓与适应制度措施、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内容予以明确,将碳排放标准、碳排放核算、碳排放监测、碳排放权交易等关键制度纳入其中,为碳排放权交易提供强有力法律支撑,向社会和企业传递清晰且明确的未来绿色发展预期。

在基础性工作层面,黄震建议,要加快我国重要行业和产品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与基础数据库建设,完善碳排放核算方法学,建设碳排放因子库,不断提高其科学性与系统性,加强国际碳核算标准互认。此外,加快对碳市场、碳核算、碳审计人才的培养,在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设立碳管理本科和研究生专业,建立注册碳审计师、碳资产管理师制度,为我国碳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中电联安洪光:

确保能源电力安全前提下低成本减碳

“碳市场是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机制之一,新形势下,需要统筹发展,充分认识煤电在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价值和作用,在第三履约周期配额分配方案中,进一步体现煤电基础保障与系统调节并重的功能定位,确保在能源电力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低成本减碳。”在主题为“市场机制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积极作用”的分会场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党委委员、专职副理事长安洪光如是说。

据安洪光介绍,近年来,我国电力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一是非化石能源占比快速提升。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达13.9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51.5%。2022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为3.1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36.2%。二是电力降碳减污协同推进。2022年,我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300.7克/千瓦时,比2012年降低24.3克/千瓦时。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为824克/千瓦时,比2012年降低8.4%;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为541克/千瓦时,比2012年降低23.6%。三是率先参加全国碳市场。电力行业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自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运行启动上线交易以来,整体运行平稳。

安洪光表示,能源转型对完善碳市场机制提出新要求,中电联愿在监理工作机制、服务政府决策、引导标准先行、持续开展能力建设、开展碳市场与电力市场协调机制研究等方面为全国碳市场建设运行提供服务。

中国华电邵国勇:

经济“含碳量”显著降低

“作为全球特大型能源企业,中国华电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通过绿色发展、节能降碳、管理提升有力推动碳减排。2016年至2022年,集团碳减排8.53亿吨;2022年,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15年下降17.91%,经济‘含碳量’显著降低。”分会场上,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电)副总经理邵国勇介绍说。

近年来,中国华电以可再生能源为发展主攻方向,坚持风光水火储氢协同发展,创造了国内多项“第一”。

在全国碳市场履约方面,中国华电提前完成首个履约期100%履约,完成首笔CCER抵销配额清缴。中国华电奉贤热电成为第二个履约期首家履约单位。同时,中国华电不断探索碳资产价值化,科学制定交易策略,累计交易配额超9亿元,约占全国交易额的5%。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3 12: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重启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将带来哪些影响?
...动各项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今年年内尽早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维护市场诚信、公平、透明。一方面,社会各界对启动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高度期待,另一方面,建设自愿减排交
2023-07-10 08:06:00
CCER及降碳政策密集推进
2024年1月19日,国家认监委发布开展第一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机构资质审批的公告;1月22日,CCER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启动。从2023年3月生态环境部
2024-01-24 16:49:00
...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低碳意识,通过碳市场进行温室气体减排、促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市场化导向作用更加明显,对撬动全社会绿色低碳投资发挥了关键作用。碳市场是我国碳定价机制的
2024-03-02 17:46:00
生态环境部发布《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进展评估报告》
...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制定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的政策、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建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制、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等五个方面落实试点任务,并在低
2023-07-15 00:25:00
...工作,有望成为首批扩容行业。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不仅是推动全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和制度安排,也是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我国碳市场于20
2024-02-05 07:27:00
龙江森工获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席位
...排量。目前,国内碳市场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组成。其中,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指通过市场机制推动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024-03-20 09:43:00
本文转自:央视网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以下简称《核算报告指南》),用于指导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电行业2023年度及以后的碳排放核算与
2022-12-28 14:15:00
全国碳市场列出扩围计划表
...围的专项研究。今年上半年,生态环境部接连发布《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铝冶炼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 铝冶炼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水泥熟
2024-09-26 13:01:00
...,并且采购成本低于市场价格。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不仅是推动全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和制度安排,也是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我国碳市场于20
2023-07-17 07:1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