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月十九日,此时距离清世宗雍正皇帝去世仅两个多月,雍正的儿子乾隆皇帝在登基尚未改元的情况下,就公然宣布将雍正亲自撰写来驳斥民间流传的有关他弑父、逼母、诛戮兄弟等十大罪状的《大义觉迷录》一书列为禁书,并下旨停止刊印。
随即乾隆还违背雍正遗愿,将试图游说川陕总督岳钟琪反清复明的书生曾静和张熙师徒二人凌迟处死。
当初曾静给岳钟琪写书信并派学生张熙送了过去,劝其反清复明,在信中曾静对雍正是极尽诋毁,并且罗列了民间盛传的雍正弑父、逼母、诛戮兄弟等十大罪状,岳钟琪随即将曾静和张熙师徒二人诱捕,并交给了雍正处置。
雍正出人意外的没有诛杀曾静和张熙,并亲自撰写了《大义觉迷录》来驳斥民间流传的关于他身上所谓的十大罪状,他还让曾静和张熙写出认罪悔过书,并将这些收录进《大义觉迷录》中,为此他特意赦免了曾静和张熙,还让二人在全国巡回讲解《大义觉迷录》来回应民间对他的不利传言。
后来雍正在临终时还特意交代:即朕之子孙,将来亦不得以其(指曾静和张熙)诋毁朕躬,而追究诛戮之。
雍正这意思就是他后世的子孙任何人都不能追究曾静和张熙师徒二人当初诋毁他的罪名,雍正是想把曾静和张熙师徒二人当作反面教材经典案例来向世人解释他没有所谓的弑父、逼母、诛戮兄弟等十大罪状。
结果乾隆登基后龙椅还没坐热,就先把雍正亲自撰写的《大义觉迷录》列为禁书,又违背雍正遗愿诛杀了曾静和张熙,这样一来乾隆可谓是彻底把老爹雍正坑死了,彻底坐实了民间当初流传的关于雍正弑父、逼母、诛戮兄弟等十大罪状,也让雍正在历史上留下了恶名。
其实这件事只是乾隆这一生中“坑爹”的诸多操作之一,仔细看看清朝的历史资料会发现,乾隆是一个专门喜欢和老爹雍正对着干的人。当然,乾隆在没登基之前对老爹雍正还是极为顺从的,只不过他在登基之后就开始全盘否定雍正时期的人和事了。
雍正与乾隆父子二人的行事风格截然不同
在清朝历史上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是非常有作为的杰出皇帝,祖孙三代把清朝推向了鼎盛巅峰。
但是祖孙三代人行事风格却完全不同,康熙属于颇为宽仁的皇帝,施政宽仁,对待朝臣也相对宽容,主要对待文臣比较宽容礼遇,所以康熙比较受文人吹捧。
雍正与康熙截然不同,雍正偏于刻薄寡恩,对待朝臣要求极为严苛,不过他极为勤政且事必躬亲,因此虽然他刻薄寡恩,但他本身也能以身作则。
乾隆则是二者兼备,乾隆在整体施政路线上偏于康熙那样的宽仁,可是他又善于运用权术,他对待朝臣是既有祖父康熙的宽仁又有父亲雍正的严苛,他最善于用的就是扇一个巴掌给一块糖的手段。
乾隆继位之后,改变了一些雍正新政的政策,又把雍正曾经喜爱和器重的一些重臣收拾了一遍,同时乾隆又把雍正时期定罪的人赦免,乾隆这意思就是想告诉天下人,自己与严苛的雍正不一样,这一套大方针就是典型的打一个巴掌给块糖的方式。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乾隆对待雍正留下来的四位顾命大臣。雍正临终时,命十六弟庄亲王胤禄、十七弟果亲王胤礼、大学士张廷玉和鄂尔泰接受临终顾命辅佐青年乾隆登基。实际上乾隆登基时已经25岁,他有自己的想法,他不希望受到雍正留下来的四位顾命大臣约束,所以,乾隆虽然没有公开反对四位顾命大臣,但实际上他是很反感的。
因此继位之后的乾隆就玩起了权术的平衡之道,他在两位皇叔中扶持小一点十七叔胤礼,想通过胤礼来制衡胤禄,在张廷玉和鄂尔泰二人中,乾隆选择了扶持资历比张廷玉浅的鄂尔泰,他通过鄂尔泰来制衡张廷玉,使得张、鄂二人互相倾轧党争,就足以互相制衡了。
但是这个局面只维持到了乾隆三年(1738年),在这一年胤礼因过度操劳导致英年早逝,胤礼去世后,胤禄身为辅政王叔身份地位最为尊崇,这让乾隆很是敏感,毕竟胤禄是康熙的儿子,对乾隆的皇位比较有威胁。
于是在第二年也就是乾隆四年(1739年)时,乾隆借着康熙的废太子胤礽长子弘晳谋逆之案,把胤禄牵扯进来,罢免了他的一切职务。
弘晳是康熙次子废太子胤礽的长子,也是康熙的嫡长孙,自幼就深受康熙喜爱,一直被康熙养育在宫廷中二十多年,康熙去世时还在遗诏中叮嘱雍正要善待弘晳,将他册封为王爵。
雍正继位之后确实也很喜欢弘晳,对他很不错,先是册封他为理郡王,又晋升为理亲王,弘晳是康熙孙子辈中第一位封王的人,他被雍正封为理亲王时,乾隆还都没有封爵呢。
乾隆继位之后,对身份敏感的堂兄弘晳很是猜忌,因此他就在没有实质性证据的情况下以弘晳和胤禄来往诡秘为罪名炮制出了弘晳逆案,这场逆案中他一箭双雕,不仅把堂兄弘晳收拾了,还将皇叔胤禄也一并收拾了。
弘晳被乾隆褫夺爵位、削除宗籍,并且乾隆还效仿老爹雍正收拾政敌弟弟胤禩等人的方式,给弘晳改名为四十六(当年弘晳46岁),圈禁于景山东菓园,三年后弘晳抑郁而亡。
而胤禄结局就比较好一些,他被乾隆罢免了一切职务,被勒令居家闭门思过,从此胤禄彻底失去了政治影响力。
这就能看出乾隆打一巴掌给块糖的手段,他严厉处置了身份敏感的弘晳,用弘晳警告了那些对他刚继位抱有异心的皇室宗亲,这就算是打了一个巴掌,但是紧接着乾隆又得给一块糖,这个糖就是乾隆没有严惩胤禄,毕竟胤禄是雍正留下来的辅佐他的皇叔,所以乾隆只是借着弘晳逆案把胤禄手中的权力收了回来,没有深究胤禄,也能对外展现他的宽仁,因此这就是典型的打一巴掌给块糖的套路。
胤禄被收拾掉之后,乾隆就把矛头转向了张廷玉和鄂尔泰,不过他们俩不算是太让乾隆烦心,早在雍正时期张廷玉与鄂尔泰就不和,到了乾隆时期二人的党争愈演愈烈,不过这也正合了乾隆心意,乾隆一面乐于坐看二人争斗,一面只是稍加控制避免二人党争扩大化,与此同时,乾隆正好提拔自己的心腹讷亲和班第等人进入军机处掌权。
乾隆十年(1745年)时鄂尔泰病逝,这样一来乾隆只需要再把张廷玉收拾下去就基本把老爹雍正昔日留下的重臣全都清理掉。
于是乾隆借着鄂尔泰去世的机会,提拔心腹重臣讷亲为军机大臣,并明确要求讷亲排名在张廷玉前面,要知道讷亲是乾隆一手提拔起来的满洲权贵,论资历和威望远不如历仕康雍乾三朝的张廷玉,因此这让张廷玉十分不满意,他认为乾隆故意在羞辱自己,就这样张廷玉开始罢工,以年老多病为由想辞职还乡。
而乾隆的目的只是希望张廷玉能识趣的交出权力,但并不想让他主动告老还乡,那样会让乾隆落得一个刻薄老臣之名,乾隆希望的是张廷玉既挂名留下来,又不要再来管事了,这样乾隆就不会落得刻薄对待老臣之名。
可是张廷玉很不给乾隆面子,几次三番要求告老还乡,最终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时,张廷玉彻底激怒了乾隆,被乾隆下旨罢官抄家,乾隆不仅把雍正赏赐给张廷玉的财宝都追缴回来,还取消了雍正遗诏中命张廷玉死后配享太庙的待遇。最终张廷玉一穷二白的回到了老家安徽桐城,晚年十分凄凉的在桐城去世。
乾隆对待张廷玉又用了打一巴掌给块糖的手段,张廷玉被他罢官抄家,这算是打了一巴掌,但是在张廷玉去世后,乾隆又恢复了之前取消了他的配享太庙待遇,这就算是又给了一块糖。
从乾隆收拾雍正喜爱器重的胤禄、弘晳、张廷玉等人来看,这充分说明了他的风格与雍正完全不同,他兼备了祖父康熙的宽仁和父亲雍正的严苛,当然,他收拾这些人更多的还是为了巩固皇权。
其实乾隆内心中也并不认同老爹雍正
其实在乾隆的内心深处他并不是很认同老爹雍正,从乾隆登基后立刻下旨赦免三哥弘时就能看出来他对老爹雍正的不认同。
弘时是雍正第三子也是实际的长子,弘时生性率直,与雍正颇有城府的性格不合,因此雍正对他不是很满意,所以在继位之后直接跳过他,选择秘密册立乾隆成为皇位继承人。
雍正的政敌弟弟老八胤禩为人斯文儒雅,待人亲和细腻,因此生性直率的弘时与八叔胤禩关系比较亲近,雍正在收拾胤禩时,弘时站出来替胤禩求情,并指责雍正残酷对待兄弟,触怒了雍正。
盛怒之下的雍正就把弘时过继给了胤禩为子嗣,胤禩被褫夺爵位和削除宗籍并囚禁起来,于是弘时也跟着被削除宗籍囚禁起来,在被囚禁一年多之后,弘时抑郁而亡。
而乾隆登基之后下的第一道圣旨就是代替老爹雍正宽恕并赦免了弘时,将他的身份重新收录回宗籍。
从乾隆这番操作来看,这就能看出来,实际上他对当年老爹雍正收拾胤禩等皇室宗亲也是不太认可,只不过他比较有城府,没有像弘时那样在雍正面前表现出来。清史学家孟森先生就对此作出过论证:世宗(雍正)处兄弟之酷,诸子皆不谓然。弘时不谨而有所流露,高宗(乾隆)谨而待时始发也。
孟森先生的意思就是说雍正收拾胤禩等兄弟时,他的儿子们包括乾隆在内其实都不太认同,毕竟胤禩还是深得人心,弘时只不过是不够谨慎表现出来不满,乾隆就属于是隐忍起来,直到自己执政后才来否定老爹雍正。
除了赦免弘时,乾隆登基后还赦免了胤禩的党羽康熙第十子胤誐和第十四子胤禵,这二人都是胤禩亲密的党羽,尤其是胤禵虽然是雍正同母弟,但是在康熙晚年,胤禵对于皇位的竞争力非常大,胤禩在明知自己不能继位的情况下,转而全力支持胤禵争位。因此胤禵曾经对雍正的皇位威胁很大,如果他不是雍正的同母弟弟,恐怕结局也就和胤禩一样会被雍正折磨致死了。
而乾隆继位之后立刻赦免了胤誐和胤禵,还将二人册封为辅国公,后来胤禵更是被册封为恂郡王。
后来乾隆还下旨以雍正的名义宽恕了被折磨致死的康熙第八子胤禩和第九子胤禟,恢复了胤禩和胤禟的后人宗籍身份,并释放了被囚禁的胤禟长子弘晟。
从乾隆这些操作就能看出他的内心中对于老爹雍正是非常不认可的。当然,乾隆除了对老爹雍正的不认同之外,还有就是他这些举动是颇有收买宗室人心之意。
乾隆赦免胤誐和胤禵就是向皇室宗亲们传达自己和雍正不一样的意思,连胤禵这样对皇位有很大威胁的人他都能释放出来,证明了他比老爹雍正更加宽仁。
但是实际上是这个道理吗?并不是,乾隆此举还有收买宗室人心之意,要知道胤誐和胤禵被雍正圈禁了十多年,他们早已经失去了当初的政治影响力,尤其是胤禵在政治上对乾隆几乎造不成任何威胁,所以乾隆才把他释放出来,既能展现自己的宽仁,又能收买宗室人心,这简直是一箭双雕的好手段。
同样赦免弘时、胤禩、胤禟这些死人更是没本钱的好买卖,人都死了,政治影响力早就烟消云散了,如果说乾隆释放胤誐和胤禵之后还得给他们俩册封爵位需要有些花费,那么赦免弘时、胤禩、胤禟这些死人简直就是零成本,既彰显乾隆的宽仁,又收买了宗室人心,这笔买卖比赦免胤誐和胤禵还划算。
尤其是乾隆在赦免胤禩和胤禟时,已经处于乾隆盛世的巅峰时期,乾隆自认为功绩已经远超老爹雍正,乾隆当时就说过,如果他不站出来替胤禩和胤禟说话,恐怕后世就没有人敢再赦免胤禩和胤禟了。
所以乾隆赦免胤禩和胤禟是既为自己的乾隆盛世增辉添彩,还体现了他的宽仁,收买了宗室人心,也凸显出了乾隆的魄力。
因此乾隆内心并不认同老爹雍正,然后借着把老爹雍正讨厌的人全部赦免收买人心,还彰显了自己的宽仁。
写在最后
乾隆在继位之初还曾经公开指责过雍正的心腹重臣河南总督田文镜,而田文镜早在雍正去世前就已经先去世了,也就是说乾隆公开指责一个死人,称其为酷吏。
当然,田文镜确实是有些为了政绩不顾百姓死活的官员,但是田文镜对雍正新政贡献极大,乾隆之所以在继位之初就揪着田文镜这个死人不放,主要就在于他想向天下人表达,他与老爹雍正不同,如果田文镜还在世,他绝不会像雍正一样重用像田文镜这样的酷吏,这说明了乾隆继位之后就想效仿康熙行仁政。
确实,乾隆这一生都自诩标榜爷爷康熙,只不过他在爷爷康熙的基础上又添加了老爹雍正的严苛,但他内心中又不认可雍正,所以处处用老爹雍正来衬托自己的宽仁,可以说他是踩着老爹雍正来展现自己都毫不为过。
因此乾隆是真的“坑爹”,一系列操作使得老爹雍正在历史上留下了恶名,而成全了他宽仁厚义之君的名声,只不过乾隆的宽仁比他爷爷康熙的宽仁更加虚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6 20: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