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这台成都造“人体照相机”让肿瘤无处遁形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8-09 09:51:00 来源:封面新闻

打破核医学设备国外垄断局面

这台成都造“人体照相机”让肿瘤无处遁形

这台成都造“人体照相机”让肿瘤无处遁形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实验室。图据川观新闻

2023年,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了国内首份《中国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报告(2023)》,预计2025年我国核技术应用市场可达万亿规模。

作为现代医学的新兴学科,核医学利用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能全面反映病变基因、分子、代谢及功能状态,更早期洞察疾病分子层面的信息,辅助临床研究攻克神经病学、肿瘤学和心脏病学的重大疾病。

放眼全国,成都在核技术应用领域具有优势。特别是在关键医用“核素”方面,全国80%以上“核素”都是“四川造”。而在研发端,成都已然是全国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新高地。聚焦到研发个体,日前,成都永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单光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Insight四维定量SPECT/ CT正式发布。据了解。该设备可实现光子信号的高效采集与处理,在肿瘤临床诊断、心血管、内分泌的疗效评估、跟踪随诊和形成机理研究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

核医学显威让检测治疗更加精准

钇-90治疗肝癌,镭-223治疗前列腺癌、碘-131用于治疗甲状腺疾病……核医学的发展,关乎老百姓的生命健康需求。

我国核医学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在核医学成像出现以前,很难精确定位隐藏于患者体内的肿瘤块位置及大小。如今,医生利用核技术“人体照相机”,就能做到“早一点、再早一点”发现病灶,通过影像指导下的精准治疗,最终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如何看得更清、看得更细、准?作为高端核医学显像设备的杰出代表,SPECT/CT采用单光子核药作为示踪剂,能在体外无创探测到脏器或组织对示踪剂的摄取信息,从而反映其生理、病理特征,结合CT解剖信息,通过影像融合技术,实现“1+1>2”的效应,为临床精准诊断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据了解,Insight四维定量SPECT/ CT,能大幅缩短扫描时间,满足多样化临床采集需求,在心血管、内分泌、泌尿、神经、呼吸等系统相关疾病诊断中,特别是在肿瘤临床诊断、疗效评估、跟踪随诊和形成机理研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永新医疗董事长刘迈表示,这款全新的国产SPECT/CT产品将为中国核医学事业发展贡献重要力量,助力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为医疗机构的设备更新和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勇闯蓝海四川布局国内领先的产业集群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核医学事业起步相对较晚,部分关键组件未能完全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SPECT/CT市场也长期被国际品牌垄断,国内医疗机构在采购设备时面临高昂的购置费用和维护成本。据了解,该类型进口设备价格大都在百万元甚至千万元人民币,如果坏了一个零部件,从运输到最后安装需要数月时间,维护成本极高。同时,核医学分子影像设备,属核医学高端影像设备,市场长期为国外巨头所垄断。

统计表明,2017-2021年,我国核医学设备市场被美国GE、飞利浦、西门子三家公司占据超过95%的份额。目前,随着永新医疗取得SPECT、SPECT/CT两个产品的Ⅲ类医疗注册证,实现了国产设备的突破,其性能指标优异,打破了进口品牌长期垄断的局面。

2021年,国家八部委出台的《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将核医学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而核医学设备作为核医学的重要基础,加大高端分子影像诊疗设备的自主研发及创新力度再次成为重中之重。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国家相关规划连续出台,加上核医学赛道还不算拥挤,面对这片前景广阔的蓝海,参与者的热情在持续高涨。

如何勇闯“蓝海”?四川亦有新动作。日前,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核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四川到2027年要实现10种以上主要医用同位素国产化自主供应,5个以上放射性药物和高端核医疗装备完成或进入临床试验,形成医用同位素、放射性药物、核医疗装备的标准体系以及完善的核医学临床转化及研学诊疗体系,建成国内领先的核医疗产业集群。

繁荣背后还有诸多难题待解

不过,核医学繁荣发展背后,仍然面临显著的现实困境。有业内人士表示,只有产业链各环节形成合力,构建起生态系统,共同做大规模,才能把价格打下来。“体现在应用上,就是力争2025年底,实现三级综合医院核医学科全覆盖。”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汪静指出,首要的是建立学科建设标准,“核医学科有自身的特色,因为处于放射性工作环境,包括患者、放射性药物以及工作人员的管理,都有一套流程,但在建设标准上,目前仍缺乏国家层面的一个规范,让诸多想建设核医学科的科研院所没有范本参照。”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是一个大问题,核医学设备作为高科技产品,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缺乏足够的人才和技术支持,从而导致设备无法得到充分利用。”有行业人士指出,其次,由于相关的设备投资较大,对一些小型医院或诊所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该人士认为,在核医学发展过程中,当前还存在核医学诊疗价值宣传普及力度不够、公众知之甚少的问题。同时还需要改变以往“谈核色变”的观念。此外,核医学技术的研发推广也需要更多资金及政策支持,需要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合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9 12: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用高精尖设备和技术精准诊治
...志物检查帮助不少患者及早发现肿瘤、及时诊治。“人体照相机”精准定位、评估及治疗核技术被称为“人体照相机”,能打开微观世界,洞察多种疾病。2018年,总医院斥资2000多万元引
2024-03-20 03:39:00
新一代分子影像技术平台落地,中国核医学发展再进一步 | 行业观察
...内的肿瘤块的位置及大小。如今,医生利用核技术“人体照相机”,就能打开微观世界、洞察多种疾病。1995年,我国首台PET投入使用,20多年来,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所使用的放射性核
2023-02-27 17:20:00
如何读懂眼底的“健康密码”?专家有话说
...与视力健康息息相关卢宁介绍,如果将眼球形象地类比为照相机,眼底则扮演着照相机底片的关键角色。一旦底片受损,拍摄出的照片自然模糊不清。同理,当眼底发生病变时,视觉功能也会受到严
2024-09-30 08:53:00
探秘中子世界 创新核能科技
...,探访位于该地的“凤麟核中子科学国际研究院”。中子照相机(全名为“紧凑型高分辨率中子照相机”)是该研究院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是中科院院士吴宜灿“凤麟核”科研团队聚焦中子科技创
2023-06-15 05:46:00
这座华西医院综合大楼将于今年年底竣工
...疗设备研发于一体的肿瘤医疗全产业链园区;同时将延伸核医学上下游、统筹构建“核-研-工-医”产业闭环,助力成都打造国家级核医学产业基地。不仅如此,依托于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
2023-09-06 14:11:00
医用“核武器”让肿瘤无处遁形
本文转自:周口日报本报讯 谈及核医学检查,不少人担心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因而心生疑虑,望而却步。近日,记者采访了周口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郭富强。郭富强现身说“法”,揭开了核医
2023-10-18 05:55:00
医院、科研机构、产业界协同开展原创性、前瞻性创新探索
...描PET-CT uEXPLORER探索者(简称:uEXPLORER),多中心合作,开展核医学临床与前瞻科研探索,推动解决肿瘤
2023-08-07 20:06:00
硬“核”技术开启精准诊疗新时代
...大连日报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硬“核”技术开启精准诊疗新时代PET/CTSPECT/CT 核医学科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且充满着神秘感的科室。
2024-04-18 00:37:00
透视人体的“眼睛”
...肿瘤等疾病的检查,可以为临床提供多种信息。除了ECT,核医学领域另外一项非常重要的成像技术就是PET-CT。PET-CT是由PET和CT两部分组成
2024-04-01 07:0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中新经纬10月24日电 题:“十五五”时期AI+机器人融合将成产业创新主线作者 张凌燕 赛迪顾问业务总监、先进制造业研究中心总经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
2025-10-24 18:04:00
豫见开放强音丨洛轴集团:持续拓展国际化进程 建设世界强企
大河网讯 “期待与更多客商积极合作,拓展国际化进程,共同建设世界强企。”10月23日,在国际产业投资合作对接活动·河南站举办期间
2025-10-24 18:57:00
“你好,顺丰快递,来送‘国补’数码产品。”10月21日,市民陈洁收到了网购的手机。这款手机享受“国补”和以旧换新后,比市场价便宜了不少
2025-10-24 08:05:00
集美加快布局新能源商用车赛道
“集链聚能 智驭未来”——2025厦门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四链融合”对接会吸引资源对接。(本组图/集美区 提供)企业展示的各类新能源商用车
2025-10-24 08:58:00
第三届“苏颂杯”未来产业技术创新赛圆满收官
大赛组委会为一等奖项目颁奖。台下,选手们仔细聆听台上评委点评。 海外嘉宾发来视频点评本届“苏颂杯”大赛。(本组图/市科技局 提供)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 通讯员 庄佩贞)经过激烈角逐
2025-10-24 08:58:00
珍爱网受邀参与“清朗网络守护者”启动大会 筑牢网络安全坚实屏障
在数字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由政府相关部门指导,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主办的以“聚焦网络空间治理 护航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清朗网络守护者”启动大会在深圳正式举行
2025-10-24 08:59:00
90 载科学传承:GNC 以城市环游诠释运动营养真谛
以骑行运动为突破口,GNC加速深耕中国运动健康市场2025年10月23日,首届环贵州公园省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圆满落幕。GNC健安喜作为铂金赞助商及官方唯一指定营养补充剂品牌
2025-10-24 08:59:00
“微米”社交APP以线下实名社交破局
近日,一款名为“微米(WEMET)”的创新型社交应用正式面世,其以“地图社交+线下实体联动”为核心模式,围绕“真实、附近
2025-10-24 08:59:00
全国首例!吉大中日联谊医院成功植入超百通道侵入式柔性脑机接口
10月22日,记者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获悉,神经外科高宇飞、张金男团队与北京智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手,在全国率先成功完成首例超百通道侵入式柔性脑机接口的临床植入手术
2025-10-24 11:08:00
客如云AI碰碰贴“商业增长引擎”,让营销触手可及
在数字经济深度融入实体经济的当下,实体门店正面临“营销落地难、用户互动低效、场景覆盖有限”的共性挑战——传统推广依赖人工操作与分散物料
2025-10-24 11:20:00
继感知位置后!海尔空调将发布可感知呼吸的新品,可自适应送风
曾经,手动调节、躲避直吹是使用空调时的日常烦恼;如今,随着“主动感知”成为可能,空调正变得真正“懂你”。继10月21日首发可感知人体位置的海尔麦浪舒适风空调后
2025-10-24 11:22:00
“今天查,明天做”ICL晶体云柜正式落户福州普瑞眼科 高清视界无需等待
廿载耕耘,瞩目焕新!在普瑞眼科成立20周年之际,福州普瑞眼科迎来又一重大技术升级——正式启用EVOICL官方授权“云柜系统”
2025-10-24 11:29:00
厦门新能源商用车应用场景清单发布东南网10月2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康泽辉)厦门市新能源商用车应用场景清单发布,聚焦5类道路场景43个应用场景项目
2025-10-24 11:30:00
全球首个百亿级人类基因组基础模型Genos发布!
在生命科学的前沿探索中,我们早已能高效“读出”生命的序列,但如何从30亿碱基对中“读懂”生命奥秘,长期以来都是一项巨大挑战
2025-10-24 13:21:00
鲁网10月24日讯作为支撑信息通信网络稳定运行的“核心枢纽”,通信机房承载着海量高功耗数据设备,其温度精准控制直接关系到网络畅通与服务质量
2025-10-24 13: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