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通州两人采食野生毒蘑菇中毒,这份北京“毒菇档案”收好了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9-21 11:22:00 来源:新京报

近日,北京市通州区疾控接报一起蘑菇中毒事件,两名老人在食用公园采摘的野蘑菇后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前往医院急诊就诊。专家介绍,北方地区虽然不如南方蘑菇种类繁多,但仍有毒蘑菇分布,每年都会发生中毒事件,北京6-9月属蘑菇中毒高发季,城市公园中也曾发现剧毒蘑菇,市民应拒采拒食。

9月16日,通州区疾控中心接报一起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两名老人在周边公园遛弯时采摘了树林中的野蘑菇食用,约3小时后出现不同程度大汗、流涎、手抖等神经精神症状,前往医院急诊对症治疗。经之后的流调与初步鉴别,两人食用的是华北地区常见的一种丝盖伞类神经精神型毒蘑菇。

“见小人儿”“躺板板”,每年蘑菇中毒高发季,网上就会流传诸多云南地区的蘑菇中毒段子,其实毒蘑菇不仅长在南方山区,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北京市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所副所长马晓晨介绍,北京地区的蘑菇中毒事件高发季在6-9月,每年都会有散发病例。野蘑菇一般生长在山区、树林中,因此房山、门头沟、怀柔、密云等郊区较为常见。近年来,随着城市绿化植被增加,城市公园里也会长出蘑菇,在亦庄的一个公园就曾发现过一种剧毒蘑菇。

马晓晨告诉记者,蘑菇喜欢潮湿的环境,可以在腐败的树木中生长,一旦在一个地方生长,之后每年都会出现。网上有不少分辨毒蘑菇的文章,但存在知识误区,野生蘑菇的种类繁杂,很多毒蘑菇在外形上跟可食用的野生菌很相似,即便是专业人员也未必能靠肉眼辨认,有时需要借助仪器。民间流传辨别毒蘑菇的方法,如看颜色和形状、看生长环境、用银器辨毒、看分泌物、看有无生蛆生虫等均不可靠,如不仔细辨别、鉴定,容易发生误采误食的中毒事件。

北京地区蘑菇中毒事件相对较少,一是因为蘑菇种类较少,二是因为本地人没有食用野蘑菇的习惯。从中毒案例看,有部分人是对蘑菇心存好奇,一部分人向往回归自然的饮食方式,还有一些老人原先就有采食野蘑菇的习惯,跟着孩子来到北京,看着路边蘑菇眼熟就吃了,结果不幸中毒。

“最保险的方法就是不要采,一旦采就有可能错认。”马晓晨说,蘑菇中毒的症状五花八门,一般短时间内就能发病,有些剧毒蘑菇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而肝功能损害最初的症状可能只是拉肚子,不容易发现,因此,一旦食用野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拉肚子、出汗、视力模糊等症状,无论轻重,要立即去医院就诊,最好保存有食用蘑菇的照片,提供给医生及专业人员鉴别。

■小贴士:北京地区的毒蘑菇

肉褐鳞环柄菇

危险程度:★★★★★

致病类型:急性肝损害型

通州两人采食野生毒蘑菇中毒,这份北京“毒菇档案”收好了

肉褐鳞环柄菇。北京市疾控中心供图

肉褐鳞环柄菇是北京市中毒危害最为严重的剧毒蘑菇,菌盖上有褐色至暗褐色的鳞片呈近同心环状排列,菌柄与菌盖同色,菌柄中空且下部也有同色鳞片。长得跟一些可食用的蘑菇相似,体内却含有鹅膏肽类毒素,可以造成急性肝损害型中毒,严重者可以导致急性肝损害、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黄盖鹅膏

危险程度:★★★★★

致病类型:急性肝损害型

通州两人采食野生毒蘑菇中毒,这份北京“毒菇档案”收好了

黄盖鹅膏。北京市疾控中心供图

黄盖鹅膏是北京市最危险的毒蘑菇,它“头戴金盔(黄色菌盖),身披金甲(黄白色菌柄),腰系白裙(菌环),足蹬战靴(菌托)”。作为剧毒鹅膏中唯一一个黄色的物种,黄盖鹅膏长得“金光闪闪”,但却含有鹅膏肽类毒素,与剧毒的肉褐鳞环柄菇一样可以造成急性肝损害型中毒,严重者可以引起死亡。

欧氏鹅膏

危险程度:★★★★★

致病类型:急性肾衰竭型

通州两人采食野生毒蘑菇中毒,这份北京“毒菇档案”收好了

欧氏鹅膏。北京市疾控中心供图

欧氏鹅膏是北京市最主要的肾衰竭型毒蘑菇。它通体白色,菌柄近顶部生有白色菌环,基部生有腹鼓状至萝卜状白色菌托。它与可以造成急性肝损害型的剧毒鹅膏宏观形态上极为相似,也具有典型的菌环和菌托,中毒后潜伏期大于6小时,主要造成肾衰竭,是名副其实的“肾脏杀手”。

卷边桩菇

危险程度:★★★★

致病类型:溶血型

通州两人采食野生毒蘑菇中毒,这份北京“毒菇档案”收好了

卷边桩菇。北京市疾控中心供图

卷边桩菇是可引起溶血型中毒的剧毒蘑菇,它子实体中型至大型,黄褐色至橄榄褐色,初期半球形至扁半球形,后渐平展,中部下凹呈漏斗状,边缘内卷,湿时稍黏,成熟后具少量绒毛至近光滑。菌褶黄绿色至青褐色,伤后变暗褐色,实密,有横脉,靠近菌柄部分的菌褶间连接成网状。它造成溶血型中毒,近年来在我国多地引起中毒事件甚至死亡。

丝盖伞属毒蘑菇

危险程度:★★★

致病类型:神经精神型

通州两人采食野生毒蘑菇中毒,这份北京“毒菇档案”收好了

丝盖伞属毒蘑菇。北京市疾控中心供图

北京市常见的主要有裂丝盖伞、变红丝盖伞、星孢丝盖伞和拟华丽丝盖伞等。它们的主要特征为子实体浅褐色、黄褐色、褐色,小型,菌盖被多纵向纤毛,中部有的有凸起,菌柄基部与菌柄等粗或膨大。它们含有毒蕈碱,临床表现为典型的副交感神经刺激症状,如出汗、流涎、流泪、瞳孔缩小等症状,还经常伴有心搏过缓、呼吸急促,视力模糊,甚至出现幻觉等。中毒程度与毒蘑菇食用量呈正比,偶尔发生严重的中毒事件,极少造成死亡。

鬼伞类毒蘑菇

危险程度:★★★

致病类型:胃肠炎型

通州两人采食野生毒蘑菇中毒,这份北京“毒菇档案”收好了

鬼伞类毒蘑菇。北京市疾控中心供图

北京市鬼伞类常见的有墨汁拟鬼伞、毛头鬼伞、晶粒小鬼伞和白小鬼伞等。该类蘑菇菌褶成熟时为黑色并且有自溶现象。该类群含有鬼伞素,可引起胃肠炎型中毒。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毒蘑菇,野外还可能存在其他类型毒蘑菇。目前,在我国已报道的毒蘑菇有500多种,其中华北地区常见的毒蘑菇如下图所示:

通州两人采食野生毒蘑菇中毒,这份北京“毒菇档案”收好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1 1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北京通州通报一起中毒事件,这种风险正在高发期
2023年9月16日,北京市通州区疾控中心接潞河医院疾控科报告,该院急诊接诊一家两名老人疑似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通州区疾控中心接报后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经调查,两名病例
2023-09-19 22:49:00
各位,这野蘑菇可不兴随便采了吃啊……
...这不是前几天,就发生了这样一起案例:9月16日,北京市通州区疾控中心接潞河医院疾控科报告,该院急诊接诊一家两名老人疑似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通州区疾控中心接报后立即开展流行
2023-09-25 11:40:00
多人中毒!武汉疾控提醒“菇勇者”们,这些千万别吃
...孙红丽)武汉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14日发文提醒,对于毒蘑菇要“不采、不买、不吃”,毒蘑菇中毒以后请及时、尽快就医、遵从医嘱。随着梅雨季来临,各种野生蘑菇旺盛地生长起来,误采误食
2023-06-15 10:53:00
专家:降雨过后警惕毒蘑菇
... 侠克)近期,全国多地出现降雨天气,降雨过后,野生蘑菇生长进入旺盛期。专家表示,9月仍是蘑菇中毒的高发期,提醒外出游玩者勿采勿食勿买野生菌,谨防蘑菇中毒。北京市疾控中心营养与
2023-09-14 07:18:00
女子吃“云南小菌子”持续中毒一个月?专家:大概率吃了其他杂菌
...介绍,6月19日,小彭的母亲和弟弟到离家不远的山上去摘蘑菇,“误将有毒的鹅膏菌带回”;当天中午,小彭的外公来走亲戚,大家一起吃的饭食中,就有从山上摘的蘑菇。“谁也不会想到,外
2024-07-08 13:32:00
每天吃18克蘑菇 有助于延缓大脑衰老、防癌~但这些别吃 有毒!
春天一到家里的老人喜欢采摘野菜、野蘑菇自己也分不清能不能吃心里总是害怕确实,野生蘑菇有一定中毒风险但日常食用的蘑菇则不用太担心每天只需吃18克蘑菇就能帮助减缓认知衰老、防癌01蘑
2024-03-27 10:18:00
...容易引起食物中毒5月28日海南省食品安全办发布预防野生蘑菇中毒消费提示提醒广大群众不要采摘、食用野生蘑菇避免发生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故↓↓↓据介绍,我国野生蘑菇广泛分布于森林、
2023-05-29 01:32:00
两少女误食毒蘑菇生命垂危 白衣天使全力抢救守护平安
...,北京儿童医院新疆医院重症医学科成功救治两名误食毒蘑菇生命垂危的患儿,一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见证了这场白衣天使守护生命奇迹的过程。9月17日,北京儿童医院新疆医院重症医学科(
2024-10-09 22:01:00
桑植县组织开展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宣传活动
“毒蘑菇种类繁多,仅靠肉眼是没有办法辨别有毒无毒的,大家千万不要随意采摘、食用。”今日,桑植县卫生健康局会同县疾病控制中心、上洞街乡政府、乡卫生院,利用上洞街乡赶集日,举行野生蘑
2023-06-27 16:5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