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北京通州通报一起中毒事件,这种风险正在高发期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9-19 22:49:00 来源:科普社会

2023年9月16日,北京市通州区疾控中心接潞河医院疾控科报告,该院急诊接诊一家两名老人疑似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通州区疾控中心接报后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北京通州通报一起中毒事件,这种风险正在高发期

经调查,两名病例均在通州区本地居住,9月15日前往所在村周边公园遛弯,发现公园杨树林间地上冒出不少野蘑菇,随后二人采摘回家,并于当日19时晚餐期间烹煮食用。食用约3小时后,二人均出现不同程度大汗、流涎、手抖等神经精神症状,随后至潞河医院急诊就诊,医院给予对症治疗,截至报告时,二人病情相对稳定,暂无生命危险。

北京通州通报一起中毒事件,这种风险正在高发期

据通州区疾控中心应急队员现场勘查,该公园种植较多杨树,树间地面覆盖较厚一层腐烂树枝树叶,在树荫下区域,常见一些小型浅黄色蘑菇,呈散在分布,高度在6-10厘米间,伞盖有裂纹, 经与患者家属核实,基本锁定该类型野蘑菇就是病例采食品种。据北京市疾控中心及中国疾控中心相关专家初步判断,该类型毒蘑菇为华北地区常见的一种丝盖伞类神经精神型毒蘑菇。

北京通州通报一起中毒事件,这种风险正在高发期

北京常见毒蘑菇汇总近年来,我国毒蘑菇中毒事件呈上升趋势,由于气候变化,除西南、华中地区等传统高发区外,北方地区毒蘑菇中毒事件也呈现多发态势,北京地区蘑菇中毒事件发生风险增高。据北京市疾控中心介绍,野生蘑菇的种类很多,其中有毒的有500多种,剧毒40余种。蘑菇中毒常发生在6-9月份,9月份仍是蘑菇中毒的高发期。毒蘑菇的毒素成分各异,中毒后出现的症状也不相同。常见的可分为胃肠炎型、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横纹肌溶解型、光敏皮炎型7种类型。中毒后,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及视力模糊、精神亢奋、错乱、幻觉 等精神症状,严重的可出现溶血、肝脏和肾脏损害 ,甚至导致死亡 。在中毒事件中最常见的是胃肠炎型和神经精神型,而主要引起死亡的是急性肝损害型和横纹肌溶解型。以下是北京地区部分常见的有毒蘑菇↓↓↓

北京通州通报一起中毒事件,这种风险正在高发期

美编:杨盼怀疑蘑菇中毒尽快就医目前,对蘑菇中毒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旦发生中毒发病急、症状重、病死率高。预防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菇。怀疑蘑菇中毒了,怎么办?切记——尽快就医蘑菇中毒的潜伏期较短,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出现不适,无论症状轻重,都应尽快就医。如意识清醒可立即催吐,若中毒者出现昏迷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以免引起窒息。一起食用过毒蘑菇的人,无论是否出现中毒症状,都应该就医,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留存野生蘑菇样本就医时,及时告知医生野生蘑菇食用史。最好携带未食用的野生蘑菇或者野生蘑菇的照片,以便确定野生菌的种类,判断预后。警惕“假愈期”肝损害型蘑菇中毒在临床上存在“假愈期”。患者在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期过后,自我感觉已“康复”,这时候特别容易忽视而不愿意就诊,而此时体内已经出现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 救治不及时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对于超过6小时以上潜伏期的中毒患者要及时转诊到有诊疗能力的综合医院进行治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0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各位,这野蘑菇可不兴随便采了吃啊……
...40余种。蘑菇中毒常发生在6-9月份,9月份仍是蘑菇中毒的高发期。毒蘑菇的毒素成分各异,中毒后出现的症状也不相同。常见的可分为胃肠炎型、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神经精神型
2023-09-25 11:40:00
...谨小慎微才能确保平安。冬季天干物燥,也是全年的火灾高发期。11月22日,国家消防救援局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披露,冬季火灾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居住场所“小火亡人”现象比较突出。近五
2024-12-06 10:34:00
春节期间是“食物中毒”高发期,食用加工,警惕食源性疾病
在春节期间,一家人围坐在满是佳肴的餐桌旁,本应是欢声笑语的时刻,却因一顿看似平常的团圆饭变得阴云密布。张大爷家的故事,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那年春节,他们家因为食用了事先准备好的半
2024-04-07 10:57:00
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目前流感病毒99%以上为甲流,阳性率持续上升
...至次年3月是北方地区流感高发季节。以北京为例,今年高发期来得较晚,12月才开始逐渐进入流行季节。监测结果显示,本次流行的主要毒株为甲型流感H1N1型。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
2025-01-04 07:55:00
...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期,易引起聚集性疫情。 防控措施:1、防止“病从口入”,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牡蛎和
2024-12-03 14:24:00
冬季危险的浪漫…多地出现中毒案例!这个新晋网红项目暗藏风险
...控中心的监测数据,冬季是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发生的高发期,且近年来由于炭火饮食所导致的中毒病例数呈较为显著的波动上升趋势,不得不防!围炉煮茶的正确打开方式围炉煮茶,古已有之,
2023-01-14 22:21:00
通州两人采食野生毒蘑菇中毒,这份北京“毒菇档案”收好了
近日,北京市通州区疾控接报一起蘑菇中毒事件,两名老人在食用公园采摘的野蘑菇后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前往医院急诊就诊。专家介绍,北方地区虽然不如南方蘑菇种类繁多,但仍有毒蘑菇分布,每年
2023-09-21 11:22: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每年4至5月,是杨柳飞絮高发期。近日,北京市通州区消防救援支队进行杨柳絮消防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杨柳絮遇到明火后引起轰燃,迅速蔓延,极易造成“火烧连营”。北京
2024-04-17 14:58:00
健康中国  |  食物中毒高发期来了  国家卫健委提示
...记者雷妍)夏季高温高湿,食品容易腐败,是食物中毒的高发期,如何处理食物、选择食物,避免食物中毒,保障食品安全?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评估中心副主任刘兆平在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2024-06-21 18:5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