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
杨早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有意思的是,我对于清末的初认知,既不是关于近代史的纪录片(每集后面都有“勿忘历史 警钟长鸣”的大白字),也不是《阿Q正传》这样经典名著改编的电影,而是源于上海电影制片厂1981年拍摄的《革命军中马前卒》(又名《邹容》)。
影片表现的是清末志士邹容从1901年赴日留学,到1905年因《苏报》案在上海租界狱中病逝的时段。这是一部献给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的影片。而当时只有八岁的我,根本不知道辛亥革命为何物,就觉得银幕上的人物场景很奇特,比如东京的街景与人力车,比如那些老头子的大背头(后来才知道那是章太炎与吴稚晖剪发后的样子)。
读《电影画报》上编剧叶元的讲述,才发现这部剧本是196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上影厂特约创作的。据说还是夏衍点的题。次年剧本完成,夏衍还提了不少修改意见,又修改了一年才发表。发表后要开一次大型研讨会,再投入拍摄,突然就被叫停了。原来,对于“夏(衍)陈(荒煤)黑线”的批判开始了。于是一切停滞,直到二十年后。
从封建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是电影《革命军中马前卒》所要表现的主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5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