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公安报
□讲述:张 辉(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金海派出所社区民警)
整理:本报记者 吴 艺
通讯员 林 静
现在,为了应对年均破百万的游客量以及几十场大型商展活动,我们实行了24小时立体巡防的警务新模式,我跟着这片土地一起经历着打磨。
“饭煮得软一点,荤素要搭配,让老人们吃得更健康。”每次来到金海街道的老年助餐点,我总会叮嘱几句。
去年,金海街道南北两个社区老年助餐点正式启用。这不仅让老年人享受到爱心午餐服务,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平台,这里也成为我工作的重要一站。老人有难事愁事,帮着一起开解,有喜事乐事,大家跟着分享。前不久,一位老街坊告诉我,清早有对老夫妇在景区附近到处打听“石家村”,像是在找什么人。
石家村已不复存在。在我管段中那个2.53平方公里大,被人称之为“网红景点”的城市景区——“上海之鱼”正是石家村原址所在地。
正如所料,在我赶到上海之鱼警务室时,遇到了这对风尘仆仆的老夫妇前来求助。老先生告诉我,他姓刘,带着老伴儿从重庆赶来,只为找寻在外打工20年都未回家的儿子。老人手持一个陈旧信封,淡淡字迹依稀可见“石家村512号”这样一个地址。
“16年前,石家村就全部动迁了。”
那一年,我在这里正式开启从警生涯。流年似水16载,“上海之鱼”初显规模,一草一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石家村这个不复存在的地址让两位年逾七旬的老人思念了整整20年。
如今,辖区内的技防、物防、人防设施完善,派出所民警辅警对基础信息逐一采集核查,确保“一标三实”采集信息完整、准确、有效。在此基础上,寻人对我们来说比过去便捷了很多。获悉情况后,我根据老人提供的信息进行了查询,发现他们的儿子20年前确实来到过这里。由于多年一直在打零工,居住地经常变化,给查找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放心,只要人在上海,就一定能找到。”我对老人说。
通过多方查找,我获得了小刘最近一次登记在浦东新区三林镇西林村的信息。于是,我带着他们驱车30多公里赶往西林村。可赶到西林村时,房东告诉我们,小刘搬走已经一年多了。我们从租房合同上找到了小刘的电话号码。
“你是谁?”电话中传出的声音,令老刘的表情瞬间兴奋,老伴紧紧抓着他的手,甚至流下了眼泪。可意外的是,当我向他确定身份时,电话那头的声音迟疑了,之后进行否认。
“算了张警官,既然找不到就不麻烦了,明天我们就回家去。”老人的反应让我意识到,接电话的男子就是我们要找的人。看着两位老人下车离开,我悄悄用手机拍下了他们的背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晚,我再次拨通了小刘的电话,希望能够让他回心转意。
三个多小时的耐心劝导,小刘的语气慢慢由强硬转为柔和,逐渐敞开心扉。离家20年,在外打拼并没有当初想象的容易,远大的志向也还未实现,无颜面对父母成为他不愿回家的心结。
结束通话前,我将手机里小刘父母背影的照片发给他,并告诉他第二天上午10点,两位老人将离开上海。
第二天上午,那个期盼已久的身影出现了。这场充满辛酸与感动的千里寻亲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社区警务工作是日复一日的平凡坚守,就像马天民一样,走到群众中去,将老百姓当做自己的亲人。只有好好涵养这份“鱼水情”,才能让社区工作真正“如鱼得水”。
流年似水16载,我的足迹踏遍了辖区的各个角落。现在,为了应对年均破百万的游客量以及几十场大型商展活动,我们实行了24小时立体巡防的警务新模式,我跟着这片土地一起经历着打磨。人口管理、调解纠纷、入户反诈、景区寻人……在我随身携带的小本里,记载着辖区群众关心关注的点点滴滴。走在灯火璀璨、流光溢彩的景致中,我还是时常会想起一只手电、星光为伴的来时路,因为路上的一草一木、一枝一叶无不刻着我对这片土地的深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31 05: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