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口述 吴建梅
记录 邓亚玲
我也是后来才慢慢知道了茅盾这个人,知道他写小说很厉害,是一个大文学家。
我是桐乡民合(今属乌镇)人,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民合靠近江苏吴江和嘉兴地区,那个年代,在桐乡属于比较偏僻和闭塞的一个乡镇。小时候,我读书很好,学习成绩优异,但由于家境贫寒,初三没上就辍学了。之后,我在民合乡民合村的幼儿园任教。那个时候,乡下普遍没有幼儿园,我所在幼儿园算是桐乡市农村第一批试点幼儿园。1985年,初中的教导主任推荐我去桐乡的进修学校读幼儿教师专业,学期一年。
来年五六月份,幼师毕业前夕,我们乌镇片的同学被安排去乌镇幼儿园实习。当时的乌镇幼儿园就设在东栅的一个院子里,并且正好与茅盾家相邻,茅盾的家里有一部分空间是与幼儿园共用的。于是,我和我的同学总共七八个人,在实习期间,就住在茅盾家里。
桐乡以前的房子不像现在都是齐头并进的,木质结构的房子前前后后弯进去、凸出来,错落参差。茅盾家里跟其他乌镇人家里的布局差不多,有前院和后院,房子都是一小间一小间这样的。我和同学住在茅盾家的后院房子里,记得其他房间里基本上没放什么东西,从窗缝看进去,里面乌漆嘛黑的。
我住在茅盾家期间,家里的前门一般都是关闭的,进出走后门,因为后门与幼儿园连通。我和同学在幼儿园实习了一个月左右时间,也就在茅盾家里住了这么久,实习结束便离开了。
在那期间,我和我的同学,还有身边的人都不知道茅盾这个人,没听人谈论起他,也并不知道自己住的地方就是茅盾的家。后来东栅开发成景区,前期乌镇居民可以免费进入,我去里面参观的时候,才发现茅盾故居就是原来我实习时住的地方。跟我实习居住时相比,房子结构没什么变化,要说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各间房子里充实进去了跟茅盾相关的各种纪念展示物品。我也是后来才慢慢知道了茅盾这个人,知道他写小说很厉害,是一个大文学家。
今年十一月茅盾文学奖在乌镇举办活动,我偶然间就想起自己曾在茅盾家里住过的这段经历。
关于茅盾,我还想起另外一件事。我堂姐夫家的奶奶,年轻的时候就在茅盾乌镇的家里当住家阿姨,后来跟着茅盾一家到了北京,再后来年纪大了回到桐乡民合。那个时候,我还是个小孩子,我们都叫她“北京奶奶”。关于这些尘封旧事,我特意询问了我的父亲,但他年岁已高,很多事也都记不清楚了。
(口述者系退休企业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5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