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法治时报□本报记者张冲
□本报通讯员 赵跃
2022年6月,老周等6人受雇于黑龙江省鹤岗市某建设公司,在一项加固围栏工程中完成了人工作业,项目完工后却迟迟拿不到工资。在多次协商未果又错过了仲裁时效的情况下,周某等人将某建设公司诉至鹤岗市萝北县人民法院名山法庭。
法院认为,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老周等6人提交的证据有记工明细表、对账欠款单,可认定欠薪事实成立。但由于该项目的发包方始终未支付作为承包方的被告尾款,被告也有自己的实际困难。该案如果通过诉讼程序解决,可能导致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影响工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建设公司也将承担被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名单、纳入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的风险。
2024年3月,按照鹤岗市中级人民法院府院联动工作机制相关程序要求,主审法官对接市中院行政庭,与鹤岗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联合商讨出有针对性的调解方案并联合开展庭前调解工作。通过沟通交流和释法明理,双方当事人同意一起到鹤岗市劳动监察保障支队接受调解。
调解现场,主审法官和劳动监察保障支队工作人员从不同角度向双方当事人释明法律规定,分析利害关系,被告同意支付4万余元的劳动报酬,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鹤岗中院院长赵亮表示,法院与劳动监察部门加强协调联动,双管齐下,为劳动监察部门处理欠薪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从源头上减少了劳务合同纠纷案件的产生,真正实现了把“调”再向前延伸,让“解”更深入民心,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4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