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深读德州丨11年的“字变”与“质变” 德州天衢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筑链成势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10-17 07:17:00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张小璐 高志玟 通讯员 韩哲 叶龙庭 唐颖 德州报道

《道德经》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喻指事物发展规律。德州天衢新区的新一代信息产业亦是如此。11年间,德州天衢新区的新一代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产值增速创造“70倍奇迹”。

半导体、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一次次名称的“字变”体现的是产业集群的“质变”,彰显了新质生产力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深读德州丨11年的“字变”与“质变” 德州天衢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筑链成势

10月16日,2024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合作大会在德州天衢新区召开,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如约而至,共话产业未来发展。这已是天衢新区第三年承办国家级产业盛会,培植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的契机,让天衢新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从巨变到破茧成蝶,成就了如今发展的气势如宏。

量变:产值之变 10年70倍

大会现场干货满满,主旨演讲环节,专家学者研究分析最新成果;产业融链固链对接会,企业家们预测未来趋势,探寻合作契机。

开幕式上,华威世通、明智超精密等总投资55亿元的16个重点项目签约。其中,天衢新区签约9个项目,占全市总数“半壁江山”。

深读德州丨11年的“字变”与“质变” 德州天衢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筑链成势

智能电子产品延链注塑项目是此次签约项目之一,项目投资方为深圳市立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主营智能穿戴设备、移动终端设备,以及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天衢新区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基础雄厚,区位交通、营商环境、基础配套等方面优势明显,与我们主营方向、发展思路不谋而合。”公司总经理易娟称,他们计划在这里布局年产1200万套(件)的塑胶产品生产线,主要生产智能手机、智能蓝牙音响、耳机等电子产品的配套塑胶制品,达产年可实现营收10亿元。作为全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关键零部件的延链补链项目,将助力产业链更加完备、更具韧性,为全国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增添更多“天衢元素”。

从“芯”出发,向“新”而行,外引项目是关键,它是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的根与魂。

深读德州丨11年的“字变”与“质变” 德州天衢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筑链成势

市区联动的链长推进机制令人耳目一新,也为优质项目源源不断涌入保驾护航。近年来,德州与天衢新区整合力量组建产业链办公室,绘制了产业发展全景图、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出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等一揽子配套文件,借助实体化运作,持续加码产业招引和培育力度。

项目招来了,更要留得住、发展好。天衢新区超前实施产业布局,规划打造“两区+四园”,其中两区指3000亩的集成电路和电子信息产业;四园即76万平方米的电子信息产业园、手机制造产业园、智能终端产业园、京津冀创新转化中心。全市有90%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规上企业在此集聚,实现了“引来一家企业、带来一片产业、兴起一个园区、激活一座城市”的规模效应。

时下,天衢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向上向好、效益明显提升,产业规模由2013年的1.27亿元增至2024年的90.6亿元,11年间增长了70倍。

质变:名称之变 产业扩容

11年,天衢新区抢抓机遇、开创未来,在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途中,坚定路在脚下的果敢,保持行稳致远的定力,终将迎来“生万物”的蜕变时刻。

回望来时路,起初2013年,威讯联合半导体落户,成为德州乃至天衢新区进军半导体行业的先导。威讯主要为手机及其他通讯产品生产射频芯片,处于产业链上的封装测试环节。由于发展良好,今年世界500强企业立讯精密公司完成对威讯德州工厂的收购,后续预计建设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项目,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

深读德州丨11年的“字变”与“质变” 德州天衢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筑链成势

2018年,德州与有研集团牵手,合作建设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规划面积近千亩,新区由半导体产业向集成电路产业延伸拓展,发展驶入快车道。此后,有研系的12英寸硅片、高纯溅射靶材、刻蚀设备用硅材料及硅片扩产等6大项目相继落地,总投资近百亿元。全部达产后,8英寸硅片占国内市场份额10%、12英寸硅片占20%,高端靶材占全球20%以上。“将这些高端项目集聚在一个基地,放眼全国也不多。”天衢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涛说。

今年,总投资50亿元的激光雷达及传感器件产业化项目落户新区、开工建设。作为第二代半导体领域的链主,项目具备垂直一体化生产能力,可为现有威讯、英望手机、恒芯电子等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建成后,不仅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激光雷达核心芯片的自主可控,还将助力德州打造全国半导体行业一线城市。

深读德州丨11年的“字变”与“质变” 德州天衢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筑链成势

至此,天衢新区形成了从衬底外延、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器件模组到终端应用的完善产业生态,凭借长且丰富的产业链,进军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一名“优等生”。

从半导体、集成电路到新一代信息技术,天衢新区把握产业深层逻辑之变,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加速突围,以天生的敏锐性和行动力,加快产业扩容升级,“字变”最终成“质变”。

今年1至8月,全区46家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企业实现营收90.6亿元,同比增长32.5%,正是这一变化的生动演绎。

跃变:格局之变 生态共荣

长远来看,如何绘制一幅产业兴旺的宏图画卷?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是起笔的底色,而要拥有这份底色,仅靠量变和质变的积累远远不够,更需要高瞻远瞩的谋划,形成生态共荣的“格局之变”。

瞄准主要赛道后,天衢新区按照“先中端、后高端,先模组、后器件”的路径目标,做大上游、做精中游、做细下游,保障了供应链,提升了价值链,延伸了产业链。目前,全区集聚了100余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形成了以有研公司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威讯公司射频芯片封测为核心,鲲程电子公司芯片模组、英望科技整机生产为补充的“一核多元”产业布局。

深读德州丨11年的“字变”与“质变” 德州天衢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筑链成势

山东有研艾斯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位于天衢新区布局的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内。在这里,一根根单晶硅棒被切割成1毫米厚的硅片,经过倒角、研磨、抛光等40余道工序后,就形成了出厂成品,待统一检查包装后发往全国各地。此前,企业攻克了单晶微缺陷、硅片平整度、表面玷污等关键技术难题,成为了当前省内唯一能生产12英寸大硅片的企业。

山东有研、有研艾斯、有研亿金……德州是中国有研科技集团在全国投资布局规模最大、业务领域最广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目前,有研集团已投资近百亿元,共布局了7个产业链项目,天衢新区涵盖主要6个项目,可年产各类硅片900余万片、靶材4.3万块、12至18英寸硅单晶400余吨。投产后,新区顺理成章成为全国最大的刻蚀设备用硅材料生产基地。

11年间,除了有研、先导、威讯等中上游龙头骨干企业落户投产,还有华威手机、英望科技、恒芯电子、越海通信等一批手机整机、人工智能、光学透镜、光隔离器领域的下游头部企业纷纷落子天衢新区,全部达产后,年产手机和平板等终端产品4000万台,全省重要的智能手机整机出口基地呼之欲出。

深读德州丨11年的“字变”与“质变” 德州天衢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筑链成势

“聚能”产业光环,可窥探共生共荣的产业生态,背后是天衢新区全要素保障的优渥营商环境。

创新驱动上,借势有研集团科研优势,与10余所高校、20余个专家团队合作,成立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应用研究院,通过“企业出题、政府接题、院所解题”方式,增强核心技术攻关能力。

人才支撑上,成立全市首个产教联合体,探索引企入教、引教入企,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德州学院与有研集团共建半导体产业学院,每年培养实用性人才3000余人。

资本赋能上,组建全省首个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金联盟,设立总规模40亿元的8支产业投资基金,专项扶持龙头企业,成为重大项目落地的关键因素。

产品链、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四链齐驱、共同发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我们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一号产业链’来抓,出台配套支持政策,设立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成立专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天衢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大山介绍。眼下,新区正通过实施“稳链强基”“强芯提质”“集群筑峰”三大行动,推动德州融入新一代信息技术全球产业链,努力跻身国内第一方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7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件产业化项目投资协议,标志着继有研、立讯之后,德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市委书记田卫东,先导科技集团董事长朱世会,市委常委、天衢新区党工委书记祁小青,副市长陈海
2024-06-02 14:18:00
集成电路峰会落户德州背后:十年磨一剑,锻造电子信息产业新地标
...讯联合半导体芯片封装企业开始,十年的时间里,德州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成电路)作为“一号产业链”,集中精力加大项目招引,壮大产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经从无到有发展到多
2023-10-15 08:41:00
2023中国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德州)峰会将于10月16日举行
...及峰会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近年来,德州市把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产业作为“一号产业链”,由市委主要领导同志任“链长”,顶格统筹推进,强化要素保障,半导体产业从无到
2023-10-14 11:00:00
中国式现代化的德州实践丨高质高效创新驱动 天衢新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新招
...问题,加快推进主导产业全链条、集群式发展。一是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一号产业链”。推动有研8英寸硅片、硅材料刻蚀零部件两个上市募投项目落地开工,加速有研艾斯、有研亿
2023-06-27 20:17:00
...联网等领域芯片制造的关键基础材料。德州市委书记、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链长田卫东说,德州是中国有研科技集团在全国投资布局规模最大、业务领域最广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自2018年
2024-01-22 07:13:00
...焕然一新,宽敞明亮的大厅里科技感十足。一进门,工行新一代金融服务智能机器人“工小智”主动迎接,引导客户刷身份证排队预约,并现场根据客户需求办理业务……在二楼科创企业专属服务区
2024-09-19 13:42:00
一线产业何以在三线城市加快崛起!德州紧盯京津冀招来“有研系”
...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蔡润说,接下来,德州将继续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走出去、请进来”,拓展高质量招商引资。来源:大众新闻
2024-02-27 12:39:00
“一线产业”为何青睐德州?
...转出的区域之一,距离北京研发中心近,交通便利;德州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基础雄厚,他们可以为德州现有的英望科技、恒芯电子等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德州办事高效,营商环境优良,项目从
2024-12-17 16:33:00
【高质量充分就业“德州实践”案例展播】①丨山东安澜人才服务有限公司——创新举措构建全方位就业服务体系
...公共服务平台暨职业教育产业中心项目,将依托天衢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的产业集聚效应,开展半导体产业专业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及检验检测业务。这一项目的建设将深化产教融合,扩大就业
2024-06-23 21:45: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