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蹲点浙企看智造 | 跨进新能源市场 看驰骋万里背后的微米级攻关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1-13 21:00:00 来源:杭州网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展现各地对标新要求新课题的先行探索突破,浙江在线推出特别策划报道,深入各地基层蹲点采访。连日来,采编人员进企业,到工厂,入车间,现场捕捉迸发于生产的创新火花,亲眼见证打磨于一线的奋进精神,看浙江如何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

浙江在线11月13日讯(记者 翁宇君 董沈涛)转动方向盘,车轮在柏油路上驶出圆弧,一个丝滑的转弯背后,转向系统是一辆汽车的灵魂。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一个为汽车创造“方向感”的企业如何迭代升级、向智而行?11月中旬,浙江在线记者来到位于诸暨经济开发区的全兴精工集团,在厂房与车间之中寻找答案。

蹲点浙企看智造 | 跨进新能源市场 看驰骋万里背后的微米级攻关

工作人员演示转向系统 记者 翁宇君 摄

向微米精进

11月10日上午9时许,走进全兴精工集团的三号厂房,细密的器械运转声立即充盈耳际。在这里,汽车转向泵的零部件们正经历分选,在被组装前,许多零部件要接受微米级的精度考验。

循环上料、表面瑕疵检测、调整零件状态、激光点云阵列扫描……经历一系列质检,最终一片片叶片按精度等级被自动分拣至不同的料盒中。

“这个约莫指腹大小的叶片虽然微小,但是汽车转向泵中一个关键部件。”全兴精工集团技术中心主管工程师裘杭锋告诉记者,这个零部件的精度误差要求是微米级的,“差不多要控制在1/10头发丝的误差范围内。”

蹲点浙企看智造 | 跨进新能源市场 看驰骋万里背后的微米级攻关

裘杭锋讲述叶片、转子、定子结构 记者 董沈涛 摄

如此细微的检测,如何高效完成?站在裘杭锋身边的中国移动浙江创新研究院AI研发工程师戚靓亮道出玄机。“2秒左右就能完成一个零部件检测,传统人工质检耗时大约5秒。”

戚靓亮解释,效率的提升要归功于5G、AI等技术“加盟”的工业互联网。“融合了高清视频AI识别等技术,以高速、低时延的5G网络作为通信底座,工厂就可以利用算法和云上算力实现大规模零部件的高效质检。”

向智慧转型

一整天,浙江在线记者往返穿行于厂房间,邂逅一个个智慧化设备,全兴精工的创新故事逐渐在冷色的金属设备中有了更多细节。

蹲点浙企看智造 | 跨进新能源市场 看驰骋万里背后的微米级攻关

2012年,刚毕业的裘杭锋懵懂迈入这个家乡的龙头企业,令他意外的是,迈入企业后迅速席卷而来的创新之潮。

那一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刚过万辆大关,新能源市场萌动。当时,全兴精工的产品布局于传统燃油车,面对来自于市场新讯号,全兴精工意识到要从燃油车的优势领域尽早迈出新的一步。变化随之而来,裘杭锋被调入了新成立的研发团队,参与研发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这也是当时国内外面临的一个待突破的行业难点。没有现成技术参考,研发团队一路摸着石头过河,“为验证一个关键参数,整个团队扑在实验室,每人连续盯16小时。”

此后,为了紧紧抓住市场,这一产品经历6次迭代,全兴的生产线也经历一次次智慧化升级——2019年,上线SPC系统,可自动监测产品精度;2020年,上线全生命周期管理,凭产品二维码可全过程溯源;2021年,升级视觉识别辅助设备,自动判别微小零部件安装准确性,以智能视觉赋能传统行业……经过一次次锻炼,裘杭锋也逐渐成为独挡一面的“浙江省青年工匠”,“只有创新才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深植在了他的心里。

蹲点浙企看智造 | 跨进新能源市场 看驰骋万里背后的微米级攻关

产品赋码 记者 翁宇君 摄

向创新前行

向新而行、向智而行,从传统制造业走来的全兴,23年前还是湄池大桥下一家仅21人的工厂,如今已创成省级数字车间、首批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并启动未来工厂建设。在这之中,企业深切感受着工业物联网所撬动的转型升级。

蹲点浙企看智造 | 跨进新能源市场 看驰骋万里背后的微米级攻关

傅虹讲述公司历史 记者 董沈涛 摄

“以戴姆勒的这条生产线为例,以前各道工序差不多100人左右;而形成流水线生产并智慧化升级后,这条生产线上目前大约20人左右,产值却能翻番,这个效率是一目了然的。”全兴精工集团副总经理傅虹介绍,如今,国内每五台新能源商用车的电动转向油泵,有两台是全兴精工制造的。近年来,全兴精工的年营业总收入在16-18亿之间,年增长率约10%。

蹲点浙企看智造 | 跨进新能源市场 看驰骋万里背后的微米级攻关

初代产品 图片源自全兴精工集团

在全兴精工集团的企业展厅中,我们看到了裘杭锋和团队成员们研发的第一代产品。而在它的身边不远处,是一个体积仅有其三分之一的控制器,这代表着全兴的新方向。

“我们研发了智能电液循环球转向器i-RCB还有电动循环球转向器X-EPS,可以实现智能驾驶,包括车道保持、车道偏离预警、自动泊车等。”全兴精工集团技术中心项目经理俞文彬表示,无人驾驶是企业瞄准的未来方向。

日暮时分,我们的采访车行驶于经济开发区,记者不禁按下方向盘后的怀挡,开启自动驾驶模式。全兴精工、华纬科技……道路两侧,一个个企业Logo闪过,这是诸暨汽车产业最蓬勃的新面貌。

向智而行,创新依旧是不变的旋律,也将是持续的旋律。

车间采访手记:

11年前,浙江在线记者曾走进全兴精工采访,“心无旁骛”是他们对这个企业的高度评价,全兴精工小方向盘转动大市场是他们所看到的格局。

时隔11年后,当我们再次迈入这家企业的时候,看到了初入职场的新人“羽化成蝶”,成为了栖枝于智慧生产线上的优秀工程师;看到了这只方向盘的创新、转型与升级,并不断向更深远处前行。

在车间与工程师、管理人员交流时,话题总绕不开“创新”这个词,它总会以不同形式出现:可能是面对市场空白时的果敢,可能是面对行业难点时的攻关,也可能是面对新锐科技的握手。“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这句嘱托,早就生长于企业发展的脉络,也终将赋能企业发展的未来。

蹲点浙企看智造 | 跨进新能源市场 看驰骋万里背后的微米级攻关

2012年浙江在线记者走进全兴精工集团时发布的稿件(左2为傅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4 00:45:3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微米级舞台竞技 产销量大幅增长
...发成功、走向市场。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如今,路上跑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而锂电池的能效直接关乎汽车的续航里程、使用寿命、充电速率及安全性。隔膜是生产锂离子电池的“四大组件”之一
2024-05-06 06:59:00
3.5微米厚积“箔”发
...一根头发的三十五分之一。”在位于兰州新区的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甘肃海亮新材”),新能源材料研究员冯涛这样打比方。铜箔是电子领域的重要材料,主要用于集成电路板
2024-02-19 04:01:00
...电池的重要性堪比瓣膜之于人体心脏。从手机、电脑再到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早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隔膜曾一度是我国锂电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块“短板”。近年来,从10微米以上到5微米
2023-05-22 08:13:00
这里的玻璃满是“科技范儿”(小商品 大产业⒄)
...大产业;玻璃成为一种新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信息显示、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疗和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一片玻璃怎样“创”一片新天地?蚌埠如何将玻璃产业“玩”出高端“科技范儿”?本报
2024-01-26 04:43:00
...市场机会。“我们的订单比疫情前有大幅增加,主要用于新能源、半导体和机床行业。”南京工艺副总经理何宇负责市场销售,他判断随着全球供应链的调整,加上动力电池、光伏产业持续走旺以及
2023-09-08 06:28:00
解锁“福建精度”:“毫厘”间练就“独门绝技”
...是线性发展,而是技术集成的思维创新。 厦门金龙汽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龙新能源)是一家商用车电驱动企业。在这家企业的核心生产车间,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电机电控集成系统
2024-12-17 09:44:00
努力实现科技和产业“双向奔赴”(科技视点·走近优秀创新团队)
...链、产业链“三链融合”新模式,有效支撑了信息显示、新能源、半导体和高端装备等领域对先进玻璃材料的需求。在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科研人员既可以选择从事应用基础研究,也可以承
2024-06-03 06:01:00
新一代铜复合集流体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可有效防止新能源汽车电池爆炸起火新一代铜复合集流体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重庆金美生产的6微米铜复合铜膜。本报记者 雍黎摄科技日报讯 (记者雍黎)1月9日,记者获悉,
2024-01-11 01:26:00
在全球产业链一些关键节点 这些“小巨人”企业大显身手
...位更是无法撼动。这里少发一吨铝箔,下游就可能有30辆新能源汽车无法交付。这就是世界最大的新能源电池铝箔供应商给全球产业链带来的影响。 每天都有三四拨客人来工厂催货,厂房内机
2023-07-10 15:2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