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活财神”、“聚宝盆”、“点金指”......都是和明初富商沈万三的故事相关的说法。当然,不少人也听过沈万三和朱元璋的故事,对影视剧中塑造的沈万三和朱元璋留下深刻的印象。

沈万三的财富堆积如山,富可敌国,令人羡慕,可他最终下场凄惨,家道衰落。
有人说沈万三因为过于富有而得意忘形,屡屡炫富,最终惹来朱元璋的妒忌,导致悲惨的命运。
一个商界天才,凭借自己的智慧攒下偌大家业,沈万三会是一个浅薄的人吗?
一个抽到出身的烂牌,却从底层一路披荆斩棘走向权势巅峰的皇帝,会仅仅因为一个商人炫富而杀掉对方吗?
十多岁时,家乡接连发生旱灾、蝗灾、瘟疫,父母兄长先后去世,朱元璋既没有钱给父母兄长买棺材,也没有地埋葬亲人,可见生活艰难到何种境地,后来实在没有活路了,只好去了寺庙。
乱世让朱元璋家破人亡,也给了他奋发努力并成就千秋大业的机会。朱元璋就这样,从一个最底层的农民的孩子,随着命运的推攘,一步步走向帝王之位,开启了一个新的朝代。

朱元璋的成功之路必然不是一条简单的直径,而是经历了我们难以想象的,无法具体知晓的各种艰辛。在这里,我们就简单的一笔带过。
回到朱元璋和沈万三的故事,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思考,朱元璋出生底层,却能一步步蜕变身份,成为九五至尊的皇帝,正应了陈胜吴广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
那么,在朱元璋心里:“我朱元璋这样的小民,在那么糟糕的条件下,都能扭转身份,成功逆袭,他沈万三如今富可敌国,满天下都有他的财富,这还得了?
有钱能使鬼推磨,万一沈万三有别的不该有的心思,以这么雄厚的财力为后盾,可比我朱元璋当年的条件好多了,真能干出什么来,不敢想象。
农民能逆袭成帝王,商人难道就不可以吗?

所以,朱元璋不得不警惕这样具有商业天才智慧的沈万三,不得不警惕沈万三身后不可估量的财富。
关于沈万三的经商天赋,可以从“陆氏赠财”侧面看出。
有史料提到,沈万三因为经商才华突出,被一位名叫陆德源的老先生喜爱。这位老先生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当时的苏州首富,惊喜于沈万三的经商才能,产生了高手之间的相惜之情。
陆德源老先生是个性情通达的人,想到自己年事已高,不想折腾了,就把自己的财富送给沈万三,让这位后生去创造商界传奇。

同时,沈万三不仅有经商的才华,还有非同一般的胆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沈万三过人的能力本身已经令人瞩目,他的财富更是令人乍舌。
沈万山到底有多少财富?
《云焦馆纪谈》里提到,沈万三家“有田数十顷,凿渠引水以供酒需”。是说沈万三家酿酒时引水,就要用到田地数十倾。沈万三的财富可见一斑。

传说朱元璋想要修筑南京城墙,沈万三二话不说就拿出大把银子。在足够的资金支持下,南京城墙很快就修好了。
修筑城墙可是大工程,不是修个院墙那么简单。沈万三这通大手笔,不免让朱元璋产生了想法:“修城墙那么多的银子,你沈万三随便就拿出来了,你是得多有钱啊?你还有多少财富是我这个皇帝不知道的?”
有道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天下都是皇帝的,你沈万三却在自己的“兜里”装了皇帝都猜测不准数量的财富,朱元璋能开心吗?
更致命的是,据说一次沈万三醉酒后,忘乎所以,大呼要出资犒赏三军,这一举动直接刺激了朱元璋。

在不少故事和影视剧中,沈万三和朱元璋的关系比较复杂,他们有时候像朋友,有时候是敌人,相互欣赏又相互防备。我们难以考证沈万山想犒赏三军的说法是否属实,若是真的,那简直太放肆了,可以说是对帝王尊严赤裸裸的挑衅了,皇帝不杀他杀谁?
即便没有这样的事,单凭他太过于有钱这点,朱元璋也不能对他“等闲视之”。
追溯沈万三的发家史,躬耕起家并非只是天赋带来的财富,还有脚踏实地、勤奋努力、卓识远见等因素因素。
尤其是卓识远见,对一个家族的兴旺至关重要,因此,沈家发迹大富之后,并没有放松对孩子们的教育,没有让孩子们像不少富豪之家的子弟,仗着自家的财富变成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沈万三自身创造了巨额财富后,还要往长远计划,希望子孙后代后继有人,能够守护家业,一代代发展得更好。
沈万三的想法是好的,规划的方向也不错。但他忽略了一点,一个家族锋芒太过,也会为自身的锋芒所伤,不论什么领域,站得太高的人,都该知道高处不胜寒的道理。更遑论王权时代,一个商人岂敢在帝王眼皮子下带着家族,明目张胆地干大事业?
这也是后来,朱元璋干掉沈万三后,又一一干掉沈万三儿子们的原因,彻底让一个兴旺的家族败落。
当朱元璋还在四处战斗,需要沈万三供给资金时,沈万三就是被需要的,他的才能在朱元璋的眼里就是有用的。
当朱元璋坐稳帝位后,就开始梳理身边的人和事了,哪些有益,哪些有害,梳理清楚就开始清理。显然,沈万三这样突出的人,一不小心就成了帝王的“眼中钉”。
朱元璋想杀沈万三,其实是一件容易的事,只看想不想杀。

沈万三躬耕起家,并没有坚实的背景支撑,到沈万三一家巨富的时候,也不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家史。根据史料记载,沈万三虽然通过各种关系打点,关系网慢慢地渗入官场,但毕竟只是和部分官员的合作关系,沈氏家族并没有真正的人才立足官场。
权势和财富融为一体,才能铸就真正的实力。朱元璋干掉沈氏家族时,沈氏还没有来得及打造一面大家族坚实的背景墙。
既然皇帝感觉到,沈万三这样的人和家族可能会给自己的江山带来危害,那就趁早解决掉算了。
历史亦如秘境,我们知晓的,不过是漫漫时光中留下的蛛丝马迹,根据这些痕迹探寻当世人,当时事,进行思考,也是和古人联系的一种方式。
[2]李蒙.民企教父沈万三.3,富贵险中求[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5.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09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