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蔡崇达:文学这片土壤,太缺好编辑了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08 20:39:00 来源:新周刊

蔡崇达:文学这片土壤,太缺好编辑了

蔡崇达:文学这片土壤,太缺好编辑了

2023年12月4日,蔡崇达出版工作室正式挂牌。(图/花城出版社提供)

作者 | 苦苦编辑 | 谭山山

“其实抵达人心深处的内容有很大缺口,这种时候,该出现好编辑了。”

在成为“厚重的生活”的写作者之前,蔡崇达做了将近10年的媒体主编,抓取选题、审视文字、判断段落、处理结构,如同故乡的养分一样,特稿记者与编辑的经历同样历历在目。

2023年12月4日,由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出版集团指导,花城出版社、花城文学院主办的蔡崇达出版工作室挂牌仪式在花城文学院举行。

这意味着,蔡崇达要挖掘新的可能性了:“我来广东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记者、编辑,如今只是重拾了这个身份。广东曾是中国最重要的媒体圣地,我有很多非虚构写作方法论是从这里生长出来的。从文学地位上来讲,我觉得广东本来就应该往上走到更好的位置。”

“蔡崇达除了花城文学院签约作家的身份,他还是国内非虚构写作新一代领军人物 、‘南方国际文学周’联合发起人、‘读懂中国’文学院执行院长,可以说是我们文化领域非常年轻又多元的一个代表人物。”花城出版社社长张懿在致辞中表示。

在人群中寻找“刀锋”

如何观察这个世界不断涌动的人心,又如何用作品去回应人心当中的命题,蔡崇达试图重新拿出编辑的老本领,在人群中找到谁是下一把锋利的文学的剑。

过去,蔡崇达被媒体称为“天才编辑”,而编辑的优势是目睹文学如何长成、别人如何破土。

在撰写《皮囊》与《命运》时,他总感冒,甚至大病住院一个月。沉到乡土的记忆里,抽丝剥茧地描摹闽南社会里他不得不讲出来的命题,神明、死亡、家族,像紧迫的秒针,悬在他脑海里——以作家的身份活着,就是要“死磕我的命题”。

可是,这个社会要抵达的命题如此繁多,不光他的“阿太”“黑狗达”“阿小”和“张美丽”在沉浮,还有很多个缺口敞开着,仍旧未被文学填补,而编辑就是站在这个缺口上的人。

编辑负责挖掘一条河道,让文学缺口处的流水涌进来,甚至,他需要亲自跳进河道里去。

蔡崇达:文学这片土壤,太缺好编辑了

《皮囊》(2014年12月版)封面。

蔡崇达清晰地记得,过去在杂志社当特稿记者时,总要去靠近“坠落”的人与事,两三百次的深度报道使他形成一个奇异的习惯,每到陌生环境,他都会触电般想起“这里哪一年发生了哪个案子,我跟哪个杀人犯讲了哪几句话”,从2003年到2014年,他都浸泡在远方的伤口里。

《皮囊》《命运》中反复描摹的“灵魂”,早在他做记者、编辑的那段时间就不断触碰了。目睹他人的复杂性,甚至采访到痛哭流涕,他的媒体生涯是在“黑狗达”以外的世界里度过的。

成为非虚构作品、长篇小说写作者之后,蔡崇达愈发熟悉一个执笔者长途跋涉的孤独,老天给了他一个领域的命题,必然给了其他写作者另一个领域的陌生命题,如同芜杂的线头,等待被伸进各自小小的针孔。

蔡崇达认为,是时候给拼了命的文学线头们一点帮助了,就像编辑站在作者的身后,轻轻照一下、推一把。眼看着《皮囊》发行了500万册、《命运》销售了70万册,他觉得“该回馈了”。

此外,蔡崇达出版工作室将策划推出反映大湾区壮阔历史的长篇小说新作《大湾》等作品。今年8月,蔡崇达黄埔工作室在广州落成,这也是他扎根广州、书写大湾区的一个重要举措。

蔡崇达:文学这片土壤,太缺好编辑了

《命运》(2022年9月版)封面。

是时候出现好的编辑了

硬核读书会 :从编辑的视角去看一个作品和从作者的视角去审视文字,有哪些区别?

蔡崇达 :以前我做杂志主编的时候,带出来的记者没有一个跟我的写作方法一样。如果一个编辑把所有记者的文章改成同一种腔调,那么这个编辑其实是失败的,他用了一套强制性的秩序,想套到每个人身上。

好的写作,特别是文学写作,需要根据每个人的特质去生长出他心里的模样。举个例子,我以前挑选记者时,会让他们提交随笔,而不是看他们专业的报道作品,因为我想看他的感受特质、思考特质,然后再看他对这个世界的哪一部分最敏感。

所以好的编辑是不会要求记者写成什么样的,而是要他们写出自己的样子,这才是一个编辑该做的工作。

硬核读书会 :有没有你比较关注的新生代写作者?

蔡崇达 :其实有很多。但目前读者认为抵达人心深处的作品不够多,那我就觉得是时候出现好的编辑了。

人们渴求好的深度内容,可是这个缺口很大,而且倒回来讲,语言也在不断生长,时代的行文方式也在变化,现在就是要找到新的表达方式,催生新的作家,或者让原有的作者滋养出新的东西。

我关注了很多人,看到他们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我也发现,人心的很多表达并没有抵达。我会希望自己作为一个合适的协作者去陪同他们抵达目标。

蔡崇达:文学这片土壤,太缺好编辑了

《新闻记者》剧照。

硬核读书会 :影响你的文学观、语言风格的人是谁?

蔡崇达 :事实上,每一个文学青年都受过很多作家的影响,而且看过巨量的文学作品。

如果要讲我自己的语言,且不论有没有人喜欢,起码读过我的读者一看就知道什么样的文字是我写的,因为我的方法论、感受、能够抵达的命题,已经融合成一个体系了。

再回过头看我高中或者大学刚毕业时的文字,有时候像川端康成,有时候像博尔赫斯,有时候像马尔克斯,那时候我在拼命地学习各种表达工具,只有当我学习、占有之后,才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工具和方法,这时候才笃定下来,忘记其他工具。

我以前做记者,最夸张的时候,每周要写一篇大概7000字的深度报道,一年要写四五十万字,写到将近400万字的时候,我才慢慢觉得,哦,好像知道自己是谁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不是特别有天分的写作者,真的是写了很多年之后,才慢慢知道自己是谁。现在我处于知道自己是谁,但必须要往更深的命题走,再次展开、推翻我这套方法论的状态中。

蔡崇达:文学这片土壤,太缺好编辑了

《新闻记者》截图。

硬核读书会 :工作室成立之后,一方面要挖掘新人,另一方面,你的写作方向是否有变化呢?

蔡崇达 :我做出版工作室的一个原因是,有很多耿耿于怀却又表达不出来的命题,能够抵达的作品太稀缺了,作为一个内容工作者,我觉得自己该承担责任,干干编辑的活了。而且它与我的写作不冲突,那些我能够抵达的命题,我还是会用尽一切去抵达。

过去的一整个月,我都在日夜颠倒地写作,“家乡三部曲”的最后一本书很快就写完了。等“家乡三部曲”结束之后,我会启动一个全新的系列,往这个国家的深处走去。时间特别紧迫,需要抵达的命题太多了。

我曾经以记者的身份两三百次地走到这个社会的伤口深处去,那些积淀的东西还没被表达。比如有一篇写药家鑫的特稿,我当时试图去贴近这个灵魂,挡在它坠落之前。但新闻事件有一个缺点是,它已经坠落了,我们才知道。

蔡崇达:文学这片土壤,太缺好编辑了

蔡崇达正在接受采访。(图/花城出版社提供)

在我的媒体生涯里,哪里发生巨大的悲剧和创伤,我就跑到哪里去,走进那个伤口的深处。这是我下一步要推进的地方,新闻事件之所以成为那么多人关心的点,就在于它触及社会、时代某个结构性的冲突,只不过恰好在那个人身上爆发而已。

“家乡三部曲”还有第三部,是因为在原先这个命题里,我还有必须抵达的灵魂,等抵达之后,我才会往下一个方向走。我不会为了出书而出书、为了写作而写作。

作者丨苦苦

编辑丨谭山山

校对丨杨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8 23: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湾》《人间信》《不舍昼夜》……广东多部作品入选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
...目入选。值得一提的是,广东有多部作品入选,分别为蔡崇达《大湾》、麦家《人间信》和王十月《不舍昼夜》。《大湾》是著名作家蔡崇达完成“故乡三部曲”之后所创作的全新小说。力图用文学
2024-03-29 17:16:00
蔡崇达《草民》在泉州发布,“故乡三部曲”收官
...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6月15日,蔡崇达携全新中短篇集《草民》回到故乡,在福建泉州举办新书发布会。由《皮囊》《命运》《草民》组成的“故乡三部曲”收官。从2
2024-06-17 14:09:00
蔡崇达携《命运》现身南国书香节,从贴近根系的写作中读懂中国
2023年8月,作家蔡崇达受邀参加广州南国书香节主会场,带来“从贴近根系的写作里读懂中国”《命运》分享暨签售会,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申霞艳担任对谈嘉宾。广
2023-08-30 11:26:00
广州塔为“金色故乡三部曲”亮灯,“蔡崇达现象”引发专家热议
来源:扬子晚报7月21日下午,蔡崇达“金色故乡三部曲”粤港澳大湾区首发式暨研讨会在广东文学馆举行,该活动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东省作家协会指导,广州新华出版发行集团主办,广州出
2024-07-23 14:07:00
花城文学院成立1周年 成大湾区文化新地标
...晓明担任首届联席院长,魏微、葛亮、李娟、陈楸帆、蔡崇达、笛安、杨庆祥、陈培浩为首批签约作家、评论家。成立以来,密切跟进签约作家、评论家创作活动进展,麦家专栏“弹棉花”反响热烈
2024-03-25 12:31:00
...学奖获奖名单公布,福建作协副主席、晋江东石籍作家蔡崇达的《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摘得殊荣。这是他首部儿童文学作品,却像一封穿越时光的家书,在闽南小镇的烟火气里,写透了陪伴与成
2025-07-30 23:33:00
《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好的作家应该为孩子写作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蔡崇达儿童文学长篇小说《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举办。《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书封。主办方供图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
2025-03-07 00:34:00
蔡崇达:我写的不是故乡是人心
...《皮囊》称得上“横空出世”,让来自福建沿海小镇的蔡崇达进入文学的视野。后来,长篇小说《命运》和小说集《草民》陆续出版,与《皮囊》合称为“故乡三部曲”。蔡崇达与东石镇,为文学地
2025-01-27 22:59:00
...记者吴丽娇)正在福州参加省两会的泉州市省政协委员蔡崇达建议,挖掘福建文矿,把握行业重构期,打造疫情后中国内容产业高地。蔡崇达认为,疫情加速了中国出版、影视行业的洗牌。当下,我
2023-01-13 10:3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最近,出了个新职业——陪爬,陪爬小哥们陪爬山,帮背包,甚至在客人累的时候背一下。可就是这些背背抱抱,引发了大家的热议。“陪爬”男子不仅背女游客
2025-09-04 15:11:00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吉林出版界推出系列精品主题图书
吉刻新闻记者 李易书制图 王丽华
2025-09-04 15:14:00
警方通报:58岁男子驾车操作不当撞入餐饮店 数人受伤均无大碍
华商网讯 9月4日,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浦东”发布警情通报:9月3日21时09分许,浦东公安分局接报警称
2025-09-04 15:17:00
“山东新纺织”亮相2025中国纺联秋季联展
9月2日,“山东新纺织”主题展区亮相2025中国纺联秋季联展。该展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纺织服装行业盛会
2025-09-04 15:40: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伊情情建行蒙阴支行始终将特殊群体的服务需求放在心上,尤其在适老化金融服务上,用细致举措让温暖直抵人心
2025-09-04 15:42:00
女子被同伴误留高速服务区 交警暖心护送助其归队
近日,吉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高速公路吉林支队巡逻一大队民警在珲乌高速蛟河服务区巡逻时,接到一名女士紧急求助。据了解,该女士与朋友分乘两辆车从吉林市前往延吉游玩
2025-09-04 16:18:00
鲁网9月4日讯近期,主要从事食品进出口业务的A公司,通过海运及船务公司承运一批保鲜蔬菜。海运公司接受了A公司订舱后向A公司签发了提单
2025-09-04 16:19:00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郑红梅)“看着宝宝呼吸越来越困难,小脸憋得发紫,我们觉得天都要塌了……他才来到这个世界五天啊!”近日
2025-09-04 16:21: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新生入学纪实
鲁网9月4日讯8月31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初一新生们带着对初中生活的憧憬踏入校园,班主任们以一间间精心布置的教室为礼,用一场场温暖的初见
2025-09-04 16:55:00
普定县人民医院儿童康复中心倾情守护 助力患儿重获“声”机
“你们用精湛的医术、温暖的关怀和坚定的责任担当,为我们点亮了希望的灯,为孩子铺就了健康的道路……”近日,普定县人民医院儿童康复中心暖意融融——患儿的父亲杨某某将一封饱含真挚情感的感谢信送到医护团队手中
2025-09-04 17:04:00
高速途中车胎破损 收费员秒变“修理工”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耿吉国 通讯员 金伟忠 胡宁波)车辆在高速公路行驶途中车胎破损,收费员秒变“修理工”。日前,在G59呼北高速郧十段白桑关管理所
2025-09-04 17:14:00
龙口市人民医院:医者仁心暖人心 用责任与担当书写生命赞歌
大众网通讯员 张思博 烟台报道近日,龙口市人民医院再次收到患者家属的锦旗:仁心仁术 德艺双馨——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赵飞及团体医护人员
2025-09-04 17:25:00
患者子宫被肌瘤“侵占”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与城阳人民医院妇科医生团队联合手术顺利治愈
大众网记者 葛悦 通讯员 李春燕 青岛报道“虽然是第二次手术,反而让我更安心了。”近日,在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妇科住院即将手术的矫女士(化名)如是说
2025-09-04 17:31:00
中元节|物联网祈福灯,照亮家族传承的千年脉络
又是一年中元节,暮色里的烛火与河灯,承载着中国人对祖辈最深的思念。古往今时,我们总在寻找与先辈对话、与家族联络的方式——从案前的三炷香
2025-09-04 17:31:00
宁夏重伤女童千里来菏保肢成功 家人六面锦旗致谢博爱好医生
鲁网9月4日讯近日,一则跨越千里的生命救援故事在鲁、宁两地传为佳话。8岁宁夏女孩小靳遭遇严重车祸濒临截肢,在菏泽博爱医院显微外科团队的全力救治下
2025-09-04 17: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