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6月15日,蔡崇达携全新中短篇集《草民》回到故乡,在福建泉州举办新书发布会。由《皮囊》《命运》《草民》组成的“故乡三部曲”收官。
从2014年到2024年,这三部曲,蔡崇达写了十年。不同于刻骨铭心的散文集《皮囊》,催人泪下的长篇小说《命运》,《草民》以贴近大地的风格,回望闽南东石镇这一充满温情与历史的故土,聚焦如野草般坚韧的人们——“我们为什么生生不息,我们凭什么生生不息”。
由《皮囊》《命运》《草民》组成的“故乡三部曲”。主办方供图
蔡崇达说,“故乡三部曲”收官最后一本只能在家乡发布。他特别感谢他能被这个地方塑造,这个地方构成了他内心的秩序,支撑着他的生长。他想写的是海边斑驳的草地,而不是修剪整齐的草坪。本书采用粗砺、壮硕的叙事质地,人物关系交错,像草根相互纠缠。
蔡崇达。主办方供图
在对谈分享环节,《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施战军评价,《草民》以诗性的哀感记述感恩,以故事的可信积淀信念,日常传奇推涌人生命运的波动,隐现人间情义的光源——《草民》是蔡崇达和笔下心怀善美的小人物们建造的文学山川。
《花城》杂志主编张懿说,《草民》与《皮囊》《命运》一道,勾连起充满温情和烟火气的海边小镇世相地志。三本书名都非常有分量,但是他落笔的时候充满温柔,他与这片土地的精神气质密切相关。
《当代》杂志主编徐晨亮认为,蔡崇达小说标识性的元素很多,把故乡赋予他的生活经验变成一种文学经验,把文学经验用小说的方式成为文学的坐标,这可能是来自他个人更广阔的参照系。
福建省作协副主席林秀美表示,蔡崇达的写作一直以故乡为根源地,他笔下的故乡也不仅仅是童年记忆里那个原生态故乡,而是他站在社会、历史和人物的制高点上深情回望故乡之后,以其独特的美学塑造的文学故乡。这个文学故乡远比记忆里碎片那个真实的故乡更为博大,更为丰富,更具审美价值。【责任编辑:郭韶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7 17: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