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快科技4月7日消息,据报道,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建设,中交二航局、中铁大桥局联合承建的武汉双柳长江大桥近日取得重大进展——这座跨江通道的核心"生命线"主缆系统已完成高精度架设,标志着我国悬索桥建设技术再获突破。随着主缆工程收官,项目即将转入钢箱梁吊装新阶段。
作为悬索桥的核心受力结构,主缆系统承载着整座桥梁的荷载。双柳长江大桥创新采用"锌铝合金镀层+双循环除湿"双重防护体系:每根主缆由169根索股构成,单根索股含127根直径6毫米的高强度钢丝,整体直径达1米、重达1.2万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项目团队在主缆中央创新设置了通风除湿管道,成为全球首座实现主缆内外双循环除湿系统的特大型桥梁。
据了解,“智慧主缆”系统能及时掌握主缆各项性能并加以调控,实现对主缆应力及温湿度的实时监测,减小自然环境对主缆的腐蚀,延长主缆使用寿命。
主缆作为大桥的“生命线”,其架设精度要求极高。为攻克技术难题,中铁大桥局项目部运用一系列先进技术与创新工艺。采用自主研发的智能牵引系统,该系统在索股牵引过程中,运用机器视觉目标检测与语义分割结合技术,精准定位索股边界与托滚边界之间的关系,实时判断索股是否跑偏以及脱轨。
同时,依据监测的索股边界变化,及时判断索股是否发生“散丝”现象,实现索股智能牵引。在架设精度控制方面,项目技术团队在南北两岸设置4台高精度仪器,同时对索股垂度进行观测,并根据观测数据动态调整,成功将架设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作为国家高速公路网G9906关键节点,双柳长江大桥建成后将实现新洲至鄂州车程从90分钟缩短至5分钟,直接促进武汉"1小时都市圈"交通体系成型。该项目不仅是我国桥梁建设技术的又一次飞跃,更将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鹿角
文章内容举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07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