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吕锐通讯员黄子珅许豹赵旭11月3日,经过158天的不懈奋斗,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武汉双柳长江大桥北锚碇基坑开挖暨内衬施工全部完成,标志着北锚碇即将进入基础主体施工阶段。
施工现场武汉双柳长江大桥北锚碇为重力式锚碇,是大桥的重要受力构件,该锚碇由下部锚碇基础和上部锚体组成,锚碇基础为圆形地下连续墙加环形钢筋混凝土内衬支护结构,直径为85米,深46米,土方开挖总量约25万立方米,共分为15层,采用“盆岛结合”工艺,保留开挖当层10米宽度边缘土层与中心直径20米土层,以此保证基坑稳定。由于北锚碇开挖深度、直径较大,施工过程中有流砂、地下水渗漏等风险,为此项目部按照设计方案,设置了1-3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内衬结构,将每层施工区域分成8块,土方开挖过程中同步进行内衬施工,直至该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继续开挖。
施工现场同时,为防止地下水涌入、长江汛期等影响,项目部多次召开专题研究会,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密监测频率、验证地连墙止水效果、提高薄弱区域止水性能、降水井连续作业、增设地表水泵等方法,减少土层表面积水及降低地下水位,保证了基坑开挖过程中良好的干施工条件。“开挖施工过程中,各项监测数据均未超限,地连墙变形低至‘毫米’级,未发现任何渗漏现象,围护结构达到‘滴水不漏’的效果。”项目技术负责人陈诚表示。武汉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是规划中武汉新港高速(新洲至华容)跨越长江的过江通道,为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起于武汉市新洲区S111汉新线,终点与S31黄鄂高速公路相接,路线全长约35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增强过江通道供给能力,有效推动武汉都市圈一体化进程,为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对武汉都市圈乃至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图片由通讯员提供)(来源:极目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5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