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亚洲最长地铁环线多个节点取得突破性进展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2-12-15 10:38: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强郁文 杨启

临近岁末,世界第二长 、亚洲第一长的地铁环线——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施工现场仍是一派繁忙景象。

各个站点,成槽机、挖掘机、吊车、泵车等设备“配合娴熟”,基坑开掘、混凝土浇筑有条不紊;奔涌的江水下,盾构机大军昼夜不歇“啃”硬岩,日均掘进百米以上……

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总承包部总经理安宏斌介绍,当前,武汉地铁12号线项目多个节点取得突破性进展,正向着按时建成投用稳步迈进。

亚洲最长地铁环线多个节点取得突破性进展

创新技法确保基坑周边“零沉降”

中一路站是武汉地铁12号线规模最大、建设难度最高的地下车站。

有多大?车站长度超过500米,宽近50米,深约28米,相当于9层楼高。

有多难?车站地处长江一级阶地,地下管线复杂,施工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基坑缝渗漏水,导致周边道路和建筑沉降。

如何化解难题?施工前,项目部在工地主编布设大量监控点实时监测;施工中,对地下连续墙型钢接头进行超声波检验,监控其状态;施工后,对地下连续墙墙体进行完整性检验,并实施墙底全注浆和接缝全加固。

“站点宽度达到50米左右,施工中极易造成基坑变型。”项目负责人姚海涛说,为此该基坑施工采用“盖挖逆做法”和“人工两点定位法”两项创新技法,有效解决了大跨度基坑开挖过程形变难以控制的问题,经过监测,基坑成形完美,周边构筑物“零沉降”。

创新技法,是为了提升项目建设效率。确保安全施工、加强环境保护,同样是为了让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安宏斌介绍,施工初期,总承包部在中一路站建起安全培训教育中心,采用“理论培训+实体体验+VR体验”模式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对安全事故经验的感知认识。环保方面,中一路站点采用压滤机固化泥浆并外运,最大程度降低污染。

中一路站预计于2024年6月完成施工建设,未来将实现12号线、21号线和8号线三线换乘。

多项专利 “护航”盾构机穿越长江

刀盘缓缓转动,管片拼装机熟练抓起、移位、旋转、拼接,随后撑靴进行顶靠完成拼装,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般顺畅……

亚洲最长地铁环线多个节点取得突破性进展

这是12月12日,记者在12号线丹科区间大盾构施工现场看到的场景。

丹科区间全长4公里,隧道开挖直径超过12米,自二七长江大桥下游570米处穿越长江、穿越江面约2公里。

“穿越长江是项目施工最大的难点。”现场施工负责人任如华介绍,盾构机穿越汉口漫滩段及长江水域段,多为“上软下硬”或“上硬下软”的不均匀地层,一方面难以控制盾构机前进姿态,另一方面角砾土地层对盾构机刀具磨损很大,在江底“换刀”时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大。

为保证盾构机安全、平稳推进,项目部对地质勘探、刀具选型及掘进参数进行了细致研究。

任如华说,根据项目施工特点,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依托“安宏斌创新工作室”,开展了“临江强透水超深风井基坑施工力学响应及安全控制”及“超长越江地铁大直径盾构隧道关键技术”两大创新课题研究,并依据研究成果,申报了《一种预制箱涵钢筋笼加工样架》《无机全硅质光纤光栅基片倾角传感器》《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防拆自毁土压力盒》《一种易启闭且能承受重型荷载的降水井井盖装置》等多项专利,以技术创新赋能高效施工。

统计显示,自8月12日始发以来,丹科区间已完成盾构280环,预计明年1月中旬开启越江之旅。

“跑步进场”赶进度确保全线按期通车

12号线黄海路站位于江岸区发展社区地块内,征收总数近800户,房屋拆迁面积达5.75万平方米,为12号线全线拆迁量最大站点。

“全面清场后,我们‘跑步进场’抓紧施工。”12月12日,黄海路站现场施工负责人余成祥告诉记者,因征地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相对其他站点稍有落后,但项目部上下将在确保安全施工的前提下抢工期赶进度,为12号线按计划开通贡献力量。

据介绍,黄海路站计划明年3月启动主体施工,6月进入盾构施工。

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线路是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环+射线”骨架结构中唯一的环线,全长59.9公里,线路设站37座,经由武昌火车站和汉口火车站并与18条地铁线路实现换乘,换乘站达26座。该条地铁建成后将连接武汉三镇,串联7个行政区,有效缓解武汉市区的交通压力。

武汉轨道交通十二号线建设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地铁12号线全为地下线,区间2次穿越长江、1次穿汉江,2次穿湖(墨水湖、沙湖),22座站点处一级阶地,52处下穿既有的铁路、地铁、市政桥梁,37%的正线区间需要穿越建筑密集区等复杂地块,70%的车站与既有或规划线路换乘。线路地质条件之复杂、施工难度之大堪称全国罕有。

“我们将紧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堵点,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大干快上,全力以赴为按期通车作出贡献。”安宏斌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5 11:05:3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理安宏斌介绍,当前,武汉地铁12号线项目多个节点取得突破性进展。中一路站是武汉地铁12号线规模最大、建设难度最高的地下车站。有多大?车站长度超过500米,宽近50米,深约28
2022-12-20 09:18:00
...了桥梁的稳固,桥桩需要植入数十米深的岩石中,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下一步要把新建16根桥桩联系在一起,形成桩基础,也就是承台的浇筑,春节期间要完成4个承台施工及桥梁顶推支架安装。
2024-02-15 20:59:00
开局起跑!亚洲最长地铁环线地下施工正酣
...高了碎石土地层盾构掘进效率。截至目前,世界第二长、亚洲第一长的地铁环线武汉地铁12号线全线已有14台盾构机进场。12号线开局即起跑、开工就实干,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长
2023-01-30 15:20:00
4号环线首通段换乘攻略来了
本文转自:福州晚报□福州地铁“环线通”系列报道?4号环线首通段换乘攻略来了5个换乘站可与在运营线网换乘今日至25日,福州地铁4号环线首通段凭乘车码免费试乘。4号环线被誉为福州地铁
2023-08-23 02:44:00
...过7个中心城区,与18条线路可实现换乘,是世界第二长、亚洲第一长的地铁环线,线路两次穿越长江、一次穿越汉江。武汉地铁股份公司二级项目经理王斌介绍,截至目前,全线地下有15台盾
2023-08-03 04:56:00
4个角度看地铁4号环线:快酷美暖
本文转自:福州晚报□福州地铁“环线通”系列报道?首通段试乘首日收获无数点赞4个角度看地铁4号环线:快酷美暖地铁4号环线试乘首日,许多市民“尝鲜”。福州晚报讯 昨日,福州地铁4号环
2023-08-24 07:44:00
...其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白色家电生产国。中国位于亚洲东端,而土耳其在从大西洋海岸到中国西部的广阔区域中具备最强的生产能力。“我相信,(土耳其和中国)这两个国家通过合作而非竞
2024-12-18 18:35:00
近日,西安地铁8号环线、10号线一期工程进度不断刷新,两条地铁按计划将在今年与市民相会。今年三期收官推进四期建设规划报批近年来,西安市轨道集团按照西安“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
2024-05-12 07:50:00
合肥“大外环”北环线最新进展 合滁高速主线桥面系铺装全部施工完成
大皖新闻讯 备受关注的合肥“大外环”北环线正在逐步“长成”。9月28日,由安徽水利开发有限公司承建的合滁高速合肥段路基02标项目主线桥面系铺装全部施工完成,为“大外环”北环线向
2024-09-28 13:0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瑞梅铁路江西段站房全面开工
本报讯 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谢梦丽报道:25日凌晨,在瑞梅铁路江西段建设一线,近200名施工人员连续奋战230分钟,顺利完成首组道岔换铺
2025-08-26 06:38:00
江西粮食产量连续12年超430亿斤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十四五”时期,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江西是传统农业大省、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
2025-08-26 06:38:00
江西直飞马来西亚航线复航 每周一、六执行两趟往返航班
本报讯 原晋、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左阳天报道:记者从昌北机场海关获悉,8月25日10时20分,江西航空RY6607航班从南昌昌北国际机场顺利起飞
2025-08-26 06:38:00
交融创新 文化自强
聚焦第七届文博会8月25日,第七届山西文博会最后一天,热度不减,观众络绎不绝。邓寅明 摄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8月25日落幕
2025-08-26 06:46:00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田宏炜)8月24日,第十七届两岸大学校园歌手邀请赛决赛暨风采展在福建厦门举办。来自北京大学
2025-08-26 07:06:00
针对市民提出献血人员免费乘坐地铁较为烦琐的问题,我市日前回复,正采取技术手段,以进一步便捷相关人员乘车。市民提出,我市自今年起实行献血人员“三免”政策
2025-08-26 07:18:00
8月25日,都市奇幻爱情微短剧《她似软糖甜》在太原市数商大厦正式开机。微短剧作为新兴文艺形态,凭借其快节奏、题材丰富的内容优势
2025-08-26 07:18:00
8月25日市司法局消息,为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日前印发行政执法投诉举报规定,整合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提升行政执法公信力
2025-08-26 07:18:00
当川流人潮走过城市的大美中轴迎泽大街,当带着丝丝凉意的清风掠过迎泽公园的湖面,当四方游客沉醉于钟楼街古韵今风的美景,当诱人的香气从街巷餐馆飘散弥漫……这一刻
2025-08-26 07:18:00
城市更新推动工业厂房蝶变变身非遗产业园 老印刷厂破茧重生南报网讯(记者何钢通讯员宁建轩)从老印刷厂到非遗产业园,从封闭厂房到开放空间
2025-08-26 07:37:00
【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蓝毓钟,1914年出生。1934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电机系。1936年参加南京学生界救国会(南京秘密学联)
2025-08-26 07:37: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娇通讯员薛晶晖练红宁)8月21日,第二届“边海防亲子团南京行”活动结束。根据全国双拥办、省双拥办关于“城连共建”“城舰共建”的工作部署
2025-08-26 07:37:00
暑期旅游旺季即将收官,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各大景区、旅行社等处了解到,今年游客的出行偏好正悄然发生转变,从传统的“到此一游”式观光
2025-08-26 07:41:00
8月23日,“晋擎低空·链动未来——2025山西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学术交流会”在太原市数商大厦举行。本次会议由省通用航空协会主办
2025-08-26 07:48:00
编者按:为进一步弘扬文明新风,助力建设城市文明,我市启动了“城市文明我来说”主题征文活动。活动启动以来,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
2025-08-26 07: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