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文创产品不是“刺客” 是打开了新空间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6-27 09:36:00 来源:杭州网

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不少浙江人的门窗上都挂起了熟悉的艾草,以驱赶蚊虫并祈福安康。看似不起眼的艾草,却在属于它的节日里又“火”了一把。

这一“火”源于它的形式和价格。在杭州一家花店内,普通的“艾草花束”卖到70到80元一束,私人订制的“艾草花束”甚至可以卖到200到300元一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一般的农贸市场,艾草3元钱一把,5元钱两把。

同样都是以艾草为主角,价格差着几十甚至上百倍,难道我们遇到了艾草的价格“刺客”?不少年轻人也遭遇了同样的疑问,花近百元买到的“艾草花束”,被长辈无情嘲笑“冤大头”。

其实这样的价格差距,并非价格“刺客”,而是文创产品的创意附加值。

包装精致的“艾草花束”受到不少年轻人的追捧。某社交媒体平台上,99元一束的艾草花束显示有1000+人购买。翻看买家评论,大多数都对收到的产品非常满意,尤其赞誉产品的外观和创意,让传统的端午节和艾草有了一丝新意。当传统节日习俗与现代花艺相结合时,赋予了节日新的生命力。有专家指出,将传统商品进行形态上的创新,充分激发了年轻人的消费欲望,也让端午挂艾草的传统习俗得以更好地传承。

今年端午期间,各地的端午文创产品十分走俏,人们在丰富多样的端午文创产品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活力。苏州博物馆新推出的“端阳瓶安粽香”礼盒,灵感源于馆藏文物《端阳墨花轴》。礼盒里的端阳瓶安挂件、小辰光粽子糖零钱包等文创产品,累计销量2万多件。在北京,五彩绳也成为新的时尚饰品,相关的文创产品线上、线下销售火爆,不少市民还专门学习结绳编织技艺。在湖南汨罗江故道,书签、油纸伞、捏面人等各种文创产品都加入了屈原的形象。

有学者提到,传统节日中的文创产品可以让节日里的文化基因“活起来”。中国传统节日里蕴含了太多中国历史、中国智慧、中国快乐,从春节到元宵节、从中秋到重阳节,从四季更替到二十四节气。之前重庆綦江二十四节气盲盒最后一季重磅上线,直播共吸引超过120万人次观看,213万网友在线点赞,多轮抢购上线秒光。

不仅是传统节日,文创产品为所有传统文化传承打开了新空间。作为一个大IP——故宫,早在2017年,凭借着陶器、书画、生活用品、小纪念品等上万种文创产品,把“祖传的美貌”,一年变成15亿元“现银”。通过文创产品,我们能够“品味”故宫的文化魅力。

文创产品无疑扮演了“新瓶”角色,找准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旧酒”的价值,使其不断绽放出时代新韵。

“新瓶装旧酒”,酒香愈醇厚。借助文创产品这一载体,我们将讲好更多的中国故事,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7 11: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显示了人们更愿意为那些具有文化内涵、富有创新意味的产品和服务买单。泰州具有丰富的历史遗存、民俗文化、乡土风情,如何有效开发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推动传统文化“潮”起来,在守正创新
2024-06-14 01:28:00
“仪式感消费”解锁端午节新玩法
...民众只是买一把艾草挂在门口,但现代年轻人对传统节庆产品的期待更高,更加注重颜值和趣味性,在年轻群体的消费需求催生下,端午节的相关产品愈加潮流别致。不仅是端午节,李荣虎说,今年
2024-06-10 14:14:00
年轻人解锁了传统民俗许多“新玩法”
...步找准文旅产业融合的契合点,运用现代美学为传统民俗产品注入新活力,瞄准年轻消费群体打造更多“小而美”的文旅精品,让传统节日焕发新生机。创意迭出,传统民俗产品火爆“出圈”传统艾
2024-06-12 01:55:00
...生活,本质上契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丰富的文化产品与更加走心的服务不断涌现,显示着中国文化特色,体现着东方审美韵味,也是国人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的生动证明。新式艾草花束的走红
2024-06-06 05:01:00
端午将至,相关节日产品销售火爆。记者采访发现,今年市场上的粽子有了更多“新味道”,就连香囊、艾草、五彩绳等也融入了诸多新元素,使得传统佳节焕发出新的活力。口味上新端午未到,粽香已
2025-05-25 18:46:00
“时尚艾草挂饰”有的卖到上百元
...、艾草“门挂”在售,每束价格从70元至149元不等。每款产品都有不同主题,如“虎版三件套”,除了搭配艾草、菖蒲、黄金球、樟果、喷泉草、袋鼠爪等叶材,还装饰了“虎镇五毒卡”、虎
2024-05-31 08:14:00
雪糕刺客走了,酸奶刺客又来了
...涨价而道歉,后来又有钟薛高因为价格问题被称为“雪糕刺客”。但是有趣的是,不断有新品牌在价格问题上来试探消费者的承受力,现在年轻人又被现制酸奶刺了一刀。现制酸奶成为刺客到底合理
2023-07-21 08:36:00
创意花束、香囊、洗浴包……艾草走俏 端午节消费“产业范儿”涌动热潮
...的艾草种植面积约30万亩,原料产量占全国85%。艾草相关产品的热销也带动了当地从艾草种植到产品加工的全产业链。走进南阳市唐河县的艾草种植基地,一株株艾草青翠浓密,长势旺盛。农
2024-06-11 13:39:00
今年端午节“粽”风来袭
...可在常温下保质期达到30天,既保留了粽子的传统味道和产品品质,又满足了生产效率和规模化的要求,在网络上和线下门店都热卖。相比较老字号名牌,浙江悠享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则是近年来
2024-06-11 17:2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第九届中华诗词吟诵大会在南京成功举办
11月15日,由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文化传播创新合作基地·上海中心、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南京图书馆和上海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中华诗词吟诵大会在“文学之都”南京顺利举办
2025-11-15 20:43:00
2025年黄山书会|千万粉丝大V陈磊边画边讲安徽文化
大皖新闻讯 黑白线条勾勒出马头墙,几笔之间,墙下头戴长翅帽、身着圆领官袍、额上弯月牙的包拯形象跃然纸上。这幅仅用两分钟画出的漫画
2025-11-15 21:07:00
《年度散文50篇》品读会举办 作者编者读者共同感受文字芬芳
大皖新闻讯 文墨生香,缘聚合肥。11月15日,众多《年度散文50篇》的作者、编者、读者相聚在2025黄山书会,一同感受过去三年汉语散文的思想星光与文字芬芳
2025-11-15 20:33:00
北京平谷:用翰墨丹青绘就乡村新画卷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1月1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第十三届“大美平谷·水墨周庄”书画展今日在北京市平谷区大兴庄镇开幕
2025-11-15 20:00:00
“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黄山书会与新安小记者面对面 解锁创作与阅读密码
大皖新闻讯 11月15日,2025中国黄山书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温情启幕。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亮相,瞬间点燃现场氛围——书架上珍藏的无数读者来信
2025-11-15 19:58:00
“百所高校校博联展计划”走进甘肃农业大学认知馆——甘肃农业大学:黄河岸边的“稼穑”长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钱君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梅从政)一条长1.75米的恐龙腿骨、一页发黄的《大公报》……诉说着甘肃农业大学近80年的办学史和农业文明5000年的演进史
2025-11-15 18:00:00
百万票选燃动吉林 理论宣讲潮起振兴
当理论宣讲遇上创意表达,当红色热土邂逅全民参与,一场理论传播的“吉林热潮”强势来袭!2025年“筑梦讲理”吉林省理论宣讲创意创业大赛“梦想宣讲家”单元的关注热度
2025-11-15 19:32:00
深圳发布加快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深圳新闻网2025年11月15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詹裕敏)近日,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印发《深圳市加快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2025-11-15 19:13:00
济南市莱芜区凤城街道新甫社区:楼顶漏水居民急 网格入户解难题
鲁网11月15日讯近日,济南市莱芜区新甫社区网格员在入户走访时,接到西煤机上区14号楼一位大爷的求助,反映因天气变化,楼顶出现漏水问题
2025-11-15 17:23:00
98岁老人意外摔倒出血 福州“的哥”紧急送医后悄然离开
福州新闻网11月15日讯(记者 杨玉娟 李琪)11月11日下午,福州街头发生暖心一幕:一名98岁高龄的老奶奶在养老中心意外摔倒急需打车前往医院
2025-11-15 12:41:00
舞剧《天工开物》即将第三次登陆羊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12月5至6日,舞剧《天工开物》即将在广州白云会议中心・世纪大会堂连演两场
2025-11-15 12:29:00
近日,由中信出版集团、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联合主办,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承办的《秦腔》新书发布会在西安举行。这部历时五个月精心打磨的著作
2025-11-15 07:31:00
因为对开发商退面积差价的方式不满,一部分业主拖欠物业费;供暖在即,这些业主去交暖气费时,物业要求必须结清物业费欠费才能收暖气费……11月15日供暖日到来前
2025-11-15 07:31:00
佛山一中学通报“学生表演误伤事件”:受伤学生情况平稳
华商网讯 佛山市三水区三水中学11月15日凌晨发布情况通报:来源:华商网 相关热词搜索:
2025-11-15 07:32:00
呼和浩特警方通报“村民哄抢向日葵”:已累计行拘8人
华商网讯 内蒙古呼和浩特新城区公安分局11月14日发布警情通报:据@潇湘晨报 此前报道,11月13日,呼和浩特市的李先生反映
2025-11-15 0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