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军事

冷战中的“暗战”美苏的三次“粮食战争”

类别:军事 发布时间:2024-10-10 04:07:00 来源:锋行天下

20世纪中叶,冷战开启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间的全面较量,其中既有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也包括激烈的外交博弈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相对其他领域的对抗,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粮食战争”鲜为人知,却为美苏争霸时代的终结埋下伏笔。

产量不足 受制于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诞生,双方均拥有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基础,在国际舞台持续对抗。

“发家史”的相异,让两国对粮食安全的认识差别很大。起家于“战争财”的美国,将粮食贸易作为外交手段来控制反美集团,当时的国务卿基辛格曾表示,“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而从战火中走向强大的苏联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耕地资源,却因斯大林将成为超级工业化国家作为发展目标,使农业成为“配套产业”。

为集中优势力量在工业领域与西方竞争,斯大林在农业领域推广工业领域的经验,建立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要求土地、生产工具和牲畜国有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自20世纪40年代起,苏联粮食产量逐年下降。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时,苏联农业产量仅为1940年的40%。新任总书记赫鲁晓夫意识到,粮食已成为苏联国家安全的软肋。

冷战中的“暗战”美苏的三次“粮食战争”

在新领导人推动下,苏联国内展开轰轰烈烈的拓荒农耕运动,粮食产量在5年内增加近6000万吨。因未触及国有化和生产工具公有化等核心问题,农业出现复苏迹象后又陷入低增长率的怪圈。同时,不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大规模垦荒也造成土地肥力下降,1962年起,粮食出现歉收。曾占据世界粮食出口总量45%的苏联,出现了第一次粮食危机。

“牛奶和面包”最终逼迫赫鲁晓夫动用黄金储备进口粮食。美国则趁火打劫,要求苏联低价出口石油以换取1200万吨粮食出口援助。此举从粮食和能源两大领域卡住苏联要害,大量低价抛售的原油致使苏联能源经济遭受重创。

勃列日涅夫掌权后,更加重视重工业,在粮食问题上延用拓荒生产和外购模式。

粮食进口 治标不治本

20世纪70年代,苏联粮食连年歉收,特别是1972年的自然灾害加大其粮食缺口,苏联不得不停止向加盟共和国提供谷物,国内面粉市场也出现断供。

“吃一堑长一智”,为避免重蹈覆辙,苏联动用国家资源开展粮食抢购“暗战”。一方面,外交部对外宣称,苏联将于1972年迎来近20年的最大丰收。另一方面,美情报机构也闹出一个大大的“乌龙”,其搜集的卫星图片显示,苏联各个产粮区“到处都是金灿灿的麦田”,坐实了苏联的宣传。

上述消息引发美国各地粮商抛售囤积的粮食。苏联还暗中通过美大陆谷物公司等商业公司向美农业部发起游说,各路采购员以低价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分批买走大量粮食。资料显示,这段时期,苏联低价采购粮食近3000万吨,苏联粮食紧缺状况得以缓解。

大规模采购的成功让苏联在两国第二轮博弈中赢回一局,让美国政府“吃了大亏”。苏联的大量采买行为间接导致美国内农产品和肉类价格大幅上涨,其中肉价上涨36%以上,国际粮食价格也上涨50%。这让美政府大为光火,随即出台对苏粮食出口限令,要求出口量超过800万吨时,需向华盛顿报备。

这一计划的成功,促使苏联一面继续通过正常渠道购买粮食,一面暗中通过第三方与美国粮商进行大量交易,并加大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进口粮食的力度。有赖于此,苏联又成功度过了1977年的国内粮食危机。

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但同一个策略不会总是奏效。勃列日涅夫政府虽然通过粮食进口度过数次危机,却因此忽视了农业体制改革,外汇储备也被大量动用,其将粮食安全寄托于对手的做法,为美国实施战略反制留下了隐患。

积重难返 危机爆发

20世纪80年代,时任美国农业部长布洛克向总统卡特建议,通过控制粮食“绑架”安全。

借口苏联入侵阿富汗,卡特政府宣布对苏联实行部分粮食禁运,并与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盟结盟。苏联政府被迫大量动用外汇黄金储备,并加大对美商界游说力度。卡特“围困”计划效果不彰,反致美国农场主利益严重受损,在次年的大选中败给里根。

里根执政后推出“逆向石油冲击”战略。一方面以“粮食贸易自由化”麻痹苏联,强化其对美粮食依赖,另一方面不断打压石油价格,国际原油5个月内由每桶30美元跌至12美元。苏联外汇空缺,贷款额积压严重。20世纪90年代初,全球粮食歉收诱发粮价高涨,负债670亿美元的苏联陷入无款可贷、无处购粮的窘境。

面包和食盐的紧缺打乱了正常生活秩序,时任戈尔巴乔夫助手的切尔尼亚耶夫表示,他曾驱车到莫斯科大大小小的面包店察看,但货架全是空的。民众不满情绪加重,美国和西方则趁机煽动“政治变革”,动摇了苏联的根基。(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0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1968年中苏剑拔弩张,苏联百万大军压境,为何最终不敢南下?
...械化部队在复杂地形中的劣势。三、美国“黄雀在后”:冷战格局的致命博弈苏联最大的顾虑,还是来自冷战对手美国。当时美苏全球争霸正酣,欧洲、中东等地的对峙已让苏联分身乏术。若贸然与
2025-04-23 15:13:00
1961年中国为何婉拒苏联借出的百万吨粮食?翻译错了一个字
...在国际上也少了一个支持他的国家,而苏联当时和美国正冷战,美国的实力不可小觑,世界上的资本主义国家又众多,综合考虑,苏联决定再次拉拢中国。对于苏联的主动拉拢中国并没有明显地表示
2022-12-25 19:34:00
俄乌冲突两周年,土耳其批准,瑞典即将加入北约,旧柴点新火?
...瓦伦堡家族仍免于被追究,至今仍是瑞典最富有的家族。冷战时期,瑞典恪守中立,没有向美国或者苏联两大阵营靠拢,比瑞典更靠近苏联的邻国芬兰也在冷战期间做到了坚守中立,因而北欧地区被
2024-02-20 09:35:00
苏联解体与俄乌冲击后,俄国在欧亚地区还剩几分影响力?
...刊于《区域与全球发展》,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后冷战”时代欧亚大陆空间:利益重组与治理挑战文|罗仪馥、徐秀军来源|《区域与全球发展》▲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近期展开访问中亚五
2023-03-02 10:35:00
俄罗斯一地开印“粮票”,西方制裁和战争放血,让俄一夜回到苏联
...在克里米亚引入“食品券”。2008年,世界各国应对全球粮食危机,俄罗斯粮食协会曾建议俄政府实行粮食票证制度,抑制不断飞升的粮价。到了去年,俄联邦议会上院议员安德烈·库特波夫也
2022-12-11 19:20:00
美俄军机在叙利亚上空“打太极拳”,普京回应
...拜登政府中担任重要职位。斯通接着说:“拜登是一个老冷战战士,他真的很讨厌旧苏联,他又把旧苏联和不是共产主义的俄罗斯联邦混为一谈。”“看来他是在愚蠢地把我们拖进一场与一个不会让
2023-08-01 12:03:00
二战结束后,走向冷战时期的苏联,得到了怎样的发展?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了空前的破坏,付出了巨大牺牲,但也提高了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苏联迅速恢复了被战争严重破坏的国际经济,保持了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推行和平外交政策
2024-10-17 20:47:00
高层住宅,未来将是大麻烦
...知里,把房子层层叠叠建立来,可以“省下”很多耕地种粮食,保证粮食安全。守卫耕地红线的目的,是提高粮食自给率,保证粮食安全。这是国家大事,没有商榷余地。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无非
2024-12-31 05:28:00
美方没想到,中方不再纠结巴拿马的同时,在美国后院拿下31个港口
...权。因此,港口之争可以称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年冷战,美苏在加勒比海“你来我往”。比如苏联秘密在古巴部署核导弹;向尼加拉瓜、格林纳达等左翼政权提供武器援助;与圭亚那、牙买加
2025-06-29 17:11:00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救助船、直升机齐出动!北部海区最大规模海上救助演练在烟台举行
大众网记者 陈晓 实习生 董玉 烟台报道5月27日上午,交通运输部在山东省烟台市组织开展2025年度救捞系统海上救助暨防汛排险综合演训
2025-05-30 11:32:00
央视新闻讯 近日,海军航空大学在渤海湾畔组织大场次、高强度对地实弹射击训练,在复杂多变的气象条件下,参训飞行员使用火箭弹、航炮弹等武器对地面目标进行实弹攻击,锤炼飞行员实战能力。
2025-05-30 15:58:00
空军首次在院校组织实施空中加油专项训练
近日,空军首次在院校组织实施空中加油专项训练。空中加油专项训练顺利完成,遂行任务能力有效提升近日,空军石家庄飞行学院某机场
2025-05-30 16:10:00
东营海警局积极探索科技管海新模式
近年来,东营海警局在探索海域管理新模式、向科技要战斗力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通过引接公用平台、与涉海单位共享等方式整合多种科技力量实现科技管海
2025-05-30 19:31:00
据媒体报道,我国外销型战机歼-10CE首次取得了实战战果,在空战中一举击落多架战机,自己无一损失。对此,国防部发言人作出了回应
2025-05-30 07:47:00
唐山海运职业学院建校5周年|商海宽:从资深海员到海院教师,为海上安全筑牢“生命线”
“直升机重心在顶部,一旦迫降坠入水中,将发生180度翻转。大家有个心理准备,要沉着冷静,别太害怕……”5月26日,河北唐山曹妃甸
2025-05-29 23:42:00
首都航空青岛中队安全员参观青岛民航博物馆: 传承航空精神 铸安全之魂
在碧空如洗的日子里,首都航空青岛中队的安全员们怀着无比崇敬与求知的心情,踏入了青岛民航博物馆的大门。这座承载着厚重民航历史的殿堂
2025-05-29 16:20:00
圆满成功!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在海阳东方航天港顺利实施海上发射回收试验
鲁网5月29日讯(记者 魏萱)2025年5月29日4时40分,海阳东方航天港园区企业箭元科技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在东方航天港液体火箭动力试车基地进行了首次海上飞行回收试验
2025-05-29 16:22:00
接连两起,军机客机均出事故!韩国一架军机坠落,已致3人死亡,另有一架客机冲出跑道,机上载有183名乘客。最新消息:军机上4名人员全部遇难。
2025-05-29 18:59:00
铸安全盾牌,造服务口碑——青岛市景福源通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开展2025年度保安队员春训
鲁网5月29日讯(记者 于胜涛 通讯员 刘子航)为进一步强化保安队伍实战能力,筑牢安全防线,日前,青岛市景福源通保安服务有限公司组织骨干安保队员开展专项技能强化训练
2025-05-29 16:56:00
海阳“问天”再获突破,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飞行回收试验成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钟建军 通讯员 高圆圆2025年5月29日4时40分,海阳东方航天港园区企业箭元科技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在东方航天港液体火箭动力试车基地进行了首次飞行回收试验
2025-05-29 13:13:00
歼-10C总师:签不完,根本签不完……
歼-10C总设计师王海峰一回母校西北工业大学就被“包围”了大家排长队找总师签名网友: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近日西北工业大学举办航空论坛歼-10C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海峰来到现
2025-05-29 08:14:00
无人驾驶收割机 麦田“大显身手”
5月28日,六合区春华家庭农场1600亩小麦开镰收割。今年六合区组建10支农机应急队,以机械化力量筑牢“三夏”生产安全防线。图为一台无人驾驶收割机正在智能作业收割小麦。南京日报/
2025-05-29 08:18:00
比亚迪欧洲首超特斯拉,中国制造改写全球格局,美国不再是领头羊
x 中国车企在欧洲干了件大事!最新数据一曝光,整个汽车圈都炸锅了,4 月份比亚迪在欧洲卖出 7231 辆电动车,同比暴增 169%
2025-05-29 00:06:00
人民币又扩圈,重要邻国送上厚礼,总统说了一句掏心窝子的话
当下,中美博弈,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地缘政治事件。小国夹在中间很难受,尤其是美国动不动就搞胁迫的把戏。逼迫一些小国选美国,否则有我无他
2025-05-29 00: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