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老人账户内2万余元“不翼而飞”,家人本以为是被诈骗了,却发现原来是“熊孩子”充值买了游戏皮肤和零食……
“我父亲卡里的钱被不认识的人转走两万多”“我担心他是被诈骗了,麻烦你们来看看”,5月21日,上城公安接到群众报警称自己父亲卡里的钱被陌生好友转走两万多,疑似遭遇诈骗,紫阳派出所民警俞建洪、辅警邵平立即赶往现场。

“我父亲85岁了,最近手机总是很不流畅,就想着帮忙清理一下不常用的软件,结果发现近半年居然转出去了两万五千多,他都不会操作转账,会不会是被骗了。”报警人茅先生满脸担忧,通过查询转账记录,民警发现多笔转账都是转给一个微信备注为“Y”的人。

茅先生仔细查看具体信息,越看越眼熟,便拿来自己手机进行对比,惊讶发现这个“Y”正好与自己儿子的微信昵称一致,只是在老人的手机内更改了备注。“要真是我儿子转的钱,希望你们帮我教育教育他,”茅先生又气又恨,立刻打电话叫来刚放学的儿子。

正在读初一的“熊孩子”一进家门便猜到是要受教育了,紧张地站在墙角,民警轻轻说道,“小朋友,你过来,叔叔有个问题要问你,是不是在网上充了很多钱啊?”,坦诚的孩子承认是转了爷爷的钱,用于购买零食和游戏装备。
民警耐心地教育“熊孩子”,“游戏是娱乐,要有度,不要在上面花钱花心思,要以读书为主。”“爷爷的养老钱也是来之不易的,需要花钱要与父亲多沟通,但不能擅自用爷爷手机转账。”

经过劝说,男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承诺不会继续往游戏里充值,也不会再随便翻爷爷手机。
上城警方温馨提示
家长除了应当履行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监督引导之外,还要做好自己手机支付账号安全管理,不让孩子知道手机支付密码,避免孩子私自使用家长手机进行支付操作,更不要轻易设置免密支付,以免孩子在网络上产生大额消费或者被骗。

来源:上城警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3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