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西晋开国有八公,是开国功臣中官位最高的八个人,同列公位:
安平王司马孚为太宰、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
义阳王司马望为太尉、何曾(zēng)为司徒、荀顗(yǐ)为司空、
石苞为大司马、陈骞(qiān)为大将军。
司马孚和司马望,一个是司马懿的亲弟弟,一个是司马懿的亲侄子,宗室这里就不讨论了,咱们今天就说说这些外臣。1
近代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曾说:“晋初元老,如石苞、郑冲、王祥、荀顗、何曾、陈骞之徒,非乡原之徒,则苟合之士。此等人而可以托孤寄命哉?”
这是把这六位开国功臣都批评了一遍,苟合之士很好理解,就是立场不坚定的妥协派,可以称之为软骨头。
△司马氏专权
需要稍加解释的是乡原之徒,乡原一词出自《论语》:“乡原,德之贼也。”指乡中言行不一、伪善欺世的人,简单来说就是伪君子的代称。
所以说,吕先生抨击西晋初老都是一群伪君子和软骨头,国家托付给这些人是不靠谱的。
那么,西晋的短寿和他们有没有关系,吕先生有没有冤枉他们呢?2
我们按顺序分别来看,先说太傅郑冲。
郑冲出身寒门,早期受魏文帝曹丕提拔,后来还曾任大将军曹爽的佐官。
他是一位比较纯粹的大儒,学识深厚,专心致学,秉性率真,德行清高。
司马氏篡魏后,朝廷将他捧成一个标杆、供奉,矗在那儿好听、好看。
尽管官位较高,但他回避政治,明哲保身,沉默寡言,所以不论是曹魏还是西晋,一旦出现危机,他也只会装聋作哑,一身德操全然不见,俨然是一名苟合之士。
再看太保王祥。
王祥出身琅琊王氏,是有名的大孝子,政治才能也很出色,算是一名德才兼备的能臣。
他也是魏文帝时期简拔上来的人才,在曹魏累迁至大司农。
你说他心怀旧主吧,不能说一点没有,曹髦被害死的时候,他边哭边喊“都是臣的罪过”。
不过他帮着司马氏改立曹髦、征讨叛逆,早已投靠司马氏更是事实,所以这个人其实有点虚伪,说他是乡原之徒并没有委屈他。
第三看司徒何曾。
何曾出身陈郡何氏,父亲何夔官至曹魏太仆,这是典型的世家官二代。
起初他是跟着魏明帝曹睿混的,历任典农中郎将、黄门郎、河内太守、侍中。
高平陵之变后,曹爽被诛,何曾投靠司马氏,从此开始为其出谋划策,协助其篡夺政权。
何曾也是乡原之徒的典型代表,他奢侈无度,沉溺美食,表面装得很宽和,实际内心刻薄严厉,对批评自己的臣属往往进行狠辣的报复。
对于曹魏旧主更是没有半分眷顾,一头扎进司马氏的怀抱,在西晋时期碌碌无为,党附奸臣贾充。
显而易见,这种人冷漠寡情、贪图享乐,王朝如有困难需要克服,那可千万不能指望他。
第四看司空荀顗。
荀顗出身颍川荀氏,是曹魏名臣荀彧的第六子。
要说荀氏不站曹魏这边,还有点情由,毕竟曹操当初逼死了荀彧,荀顗作为儿子心里肯定有恨。
△曹操逼死荀彧
在篡位的历程中,荀氏显然是司马氏的重要合作伙伴,荀顗作为其中的代表深受司马氏器重。
不过,荀顗报复曹魏也就罢了,对司马氏的基业也不上心,空有一身才能,却只知道阿附贾充,包括立傻子皇帝司马衷为太子和立贾南风为太子妃,这两件事都是西晋大乱的重要导火索。
所以说荀顗算是一位苟合之士。
第五看大司马石苞。
石苞是寒门出身,早年困窘得被迫卖铁为生,后来被司马懿发现提拔,从而成了司马氏的附庸。
像石苞这种既没有世家背景,又不是官二代的人,没有骄纵的资本,更是对司马氏全力效忠。
石苞长期替司马氏掌管青州军务,协助镇压叛乱、抵御东吴,功绩卓著。在淮南三叛平息后,负责坐镇淮南军区。
不过任他如何才名远播、标榜品行,他也曾是曹魏的官员,背叛得如此心安理得,也算是一位理直气壮的乡原之徒了。
第六看大将军陈骞。
陈骞不是世家出身,却是妥妥的官二代,他的父亲陈矫是曹魏重臣,官至司徒。
虽然家族深受旧主之恩,但他和石苞一样,都坚定地站在司马氏一边,并且都不断地劝司马炎称帝,以博劝进之功。
陈骞虽有智计高超、城府深厚之才,但为人过于精明自私,一旦牵涉利害,哪怕国家有倾覆之危,他也只会明哲保身,算是地道的乡原之徒。
总之,吕先生对这六位开国功臣的评价不虚,朝廷高层充满了苟合、乡原之辈,他们会因为利害关系对各种弊端置之不理,国家的谬误自然就无法及时纠正过来。3
说完西晋八公,不禁让我联想到魏文帝曹丕让贾诩任太尉时,孙权那不屑的一笑。
这里固然有贾诩德行不够的缘故,但我认为原因还有贾诩的处世方式。
贾诩有感于自己是降臣叛将,害怕在曹魏朝廷被人打压报复,于是在晚年沉默寡言、装聋作哑,身处高位的人如此做派,不是苟合之士又是什么?
△贾诩
在我看来,贾诩肯定能预见到曹丕安排的不妥之处,但他不说,甚至他看到的一切隐患都不会说,他自己是安稳了,但国家完了。
司马氏最后篡位成功,与曹氏不断犯错有很大的关系,偏偏没人有效提醒,不得不说这与曹魏的朝风日益败坏不无关系。
总之,风气这个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是社会良好运行的重要因素,而主导风气的正是人,尤其是身居高位的人,他们是一个王朝的底蕴,底子烂了,就不要怪恶果长得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2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