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金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微创医疗(00853)“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下调49.5%至10.6港元。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5%(剔除汇率影响,全文同口径);净亏损不超过5.80亿美元(2022年5.88亿美元);剔除一次性及/(或)非现金性拨备及损失的亏损不超过4.36亿美元(2022年5.03亿美元),同比减亏超过13%。2023年收入增长和亏损收窄均低于市场预期,该行判断主要是国内医疗行业整顿和部分产品全球供应量问题所致。
报告主要观点如下:
收入整体增长但低于1H23业绩指引,减亏亦仍待兑现。
公司预告2023年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5%,低于2023年中期管理层给出的25%指引。公司也预告大动脉和外周收入同比+32%,神经介入收入同比+22%,心脏瓣膜收入同比+31-36%,手术机器人(12.640, 0.04, 0.32%)收入同比+350%。该行判断收入端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是国内2H23医疗行业整顿影响冠脉、神经介入、心脏瓣膜等标外产品使用和新品推广,同时海外供应链问题可能拖累心律管理和骨科业务增长。而亏损端,公司2023年全口径减亏幅度有限,剔除一次性及/(或)非现金性拨备及损失口径减亏也略低于市场预期,该行判断主要原因是降本增效措施仍需时间逐步兑现。创新管线方面,2023年下半年以来血管介入机器人、左心耳封堵器、MRI全身兼容起搏器等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棘突球囊、TIPS覆膜支架、外周机械血栓切除导管、冲击波球囊等完成上市前临床入组;栓塞微球、压电导丝、膝下药球启动上市前临床试验。
等待可转债问题落地。
公司2021年6月发行约7亿美元可转债(旧债),转股价对应约92港元,期间公司曾进行部分回购,并在2023年12月公告部分借新还旧,发行2.2亿美元2028年到期5.75%可换股债券(新债),并仍有4.48亿美元旧债待还。根据2021年旧债发行时的约定,债权人可在2024年6月要求公司提前赎回,因此该行判断公司须在未来2-3个月内敲定还债方案。该行预计未来可转债的落地可能有利于缓解市场对公司现金流压力的担心,或将带来市值修复机会。
风险提示:医疗行业整顿影响手术开展,集采对价格影响超预期,竞争格局恶化,国际化不及预期,研发失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9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