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曲靖日报
夏学军
我喜欢看年代剧,每当镜头里出现老相框的时候,就会想到儿时家里墙上挂的那些照片,那些久远的黑白照片啊,永远是我最温馨的回忆。
那时爷爷奶奶还健在,大伯一家在北京工作生活,父母和我们仨,还有未成家的小叔,一大家人生活在一起。基于生活条件有限,照相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去照相馆,比如节日、生日、纪念日,相聚或离别,即使这样,屋里的墙上也挂满了相框。所以那时候谁家的照片挂得多,意味着生活好,有闲钱的才舍得照相。
一个相框里不止有一张照片,小点的十张八张甚至更多挂在一起,也有单张照片在一个相框里的,基本是全家福,放大后挂在最醒目的位置。
爷爷是退伍老兵,有一个专属相框,相片不多,大概七八张,都是爷爷在部队期间拍的照,穿军装的,带着光荣花的,威风凛凛,每一位来访的客人都赞叹不已。
那时镜头里的奶奶还没那么老,母亲还梳着麻花辫,父亲也是意气风发的样子,而我们仨灿烂的笑脸流露出成长的快乐与幸福。
没有彩照,黑白胶片照就是好看,微微的颗粒感,充满质感与传奇的味道。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照片无一例外,都有着漂亮的花边儿,简直就是锦上添花般的美。
奶奶勤快爱干净,将家里收拾得干净整齐,每天早晨,奶奶都要仔细把家里擦一遍,连墙上的相框也要擦,擦完还要端详一下,看看是否摆正了,一脸幸福的表情。
大伯一个月写一封家书,常常在信中夹寄照片,小叔给爷爷奶奶读完信,便张罗着把最新的照片换上去。全家人坐在炕头上,讨论着大伯的信,喜悦地看着照片,父亲执笔写回信,奶奶在一旁提示,那些时刻真是温馨又美好。
那时候交通不发达,经济也不宽裕,大伯一家一两年才能回老家一次,都选在春节时分,于是这个春节便有了加倍的快乐。临走时必要照一张全家福,穿上新衣服,全家人浩浩荡荡去往照相馆,几天以后相框又更新了。
每当家里来客人,这些照片就成了不可或缺的话题。客人饶有兴趣地细看,奶奶在旁一张张地介绍,“这是我大儿子一家,在北京呢。”“这是我二儿子一家,儿女双全,多好啊。”客人说着吉祥话,奶奶乐得合不拢嘴。反之我们去别人家做客也一样啊,看见喜欢的照片,或者不熟悉的人,总是要问一问的,“这个人是谁呀?”“这是在哪拍的?”然后同样说些好听的话。在同学家里,第一次看见照片里的人不是端端正正地站着或者坐着,而是摄影师取对角线,斜着拍的,我好惊奇哟,居然还可以这么拍!
直到家里搬迁,住上了楼房之后,相框才退出视野与生活,老照片被我放在了相册里,而相框却不知所踪。
相框,是每家每户最好的装饰物,传递出来的是健康和睦的家风,温馨向上的氛围。
翻开相册,每一次重温,都仿佛是一次时光穿越,蕴含其中的家庭故事,沧桑又深远。尽管屋老人去,相片里的人很多已离开了我,但无论是睹物还是思念,往昔都会铭记在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4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