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最新研究:青藏高原中部千万年前历经三阶段植被演替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3-13 15:19:00 来源:缘之心

中新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 孙自法)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其隆升过程不仅塑造了地形,影响了亚洲乃至全球的气候系统和生态系统,并为动植物创造多样化的栖息地。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邓涛研究员团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宇飞研究员团队最新完成的一项合作研究,通过孢粉数据重建模型,揭示青藏高原中部伦坡拉盆地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距今2430万年至1600万年)期间,历经与冷湿、暖干、冷干三个气候转变相对应阶段的植被演替。

最新研究:青藏高原中部千万年前历经三阶段植被演替

青藏高原伦坡拉盆地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的植被分布和演替模式。邓涛 供图

这项重要研究为青藏高原中部的植物组成和植被提供更多原始数据,也加深人们对青藏高原隆升的生态影响的理解,相关成果论文近日在专业学术期刊《植物分类学报》(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发表。

采集99份孢粉样本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邓涛研究员表示,伦波拉盆地现在的平均海拔为4800米,盆地内发育厚度巨大的新生代地层,自下而上分为牛堡组和丁青组。本项研究的重点是位于伦波拉盆地论波日山的丁青组,由泥岩和油页岩组成,夹粉砂岩,共采集99份孢粉样本,在66份样本中发现了丰富的花粉和孢子,其中大多数样本计数超过300粒。

论波日山孢粉植物群包含32科40个孢粉形态,涵盖被子植物(25科)、裸子植物(3科)和蕨类植物(4科),分为三个不同的孢粉带。

最新研究:青藏高原中部千万年前历经三阶段植被演替

本次研究的孢粉样本。邓涛 供图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王宇飞研究员指出,此次研究的孢粉组合显示,在渐新世末期至中新世早期,伦波拉古湖周围生长着温带落叶阔叶和针叶混交林;伦波拉盆地附近存在明显的植被垂直带——高地生长着暗针叶林,低处则生长着喜温灌木。

根据从沉积层序底部到顶部的孢粉形态及其相对丰度分析,揭示出伦波拉盆地渐新世晚期至中新世早期植被演替的三个不同阶段。

三个阶段植被演替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谢淦博士介绍说,第一阶段距今2430万年至2150万年,以松和壳斗科为主的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环绕着伦波拉古湖,蓼科等草本植物和凤尾蕨科等蕨类植物在森林树冠下的潮湿地区茁壮成长;高地被冷杉和云杉组成的暗针叶林所占据,而喜温灌木,包括大戟科和芸香科则生长在低处;菊科和藜科在远离水源的草原上占主导地位,并伴生有麻黄和白刺等喜旱分子。这一时期的区域气候以寒冷潮湿为特征,蕨类植物丰度的增加表明水分水平在距今2290万年左右突然提高。

第二阶段距今2140万年至1940万年,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以松、桦木和壳斗科为主,向高地延伸,而暗针叶林收缩;沿着河流和湖泊,桦木和榆木的种群数量增加;蕨类植物在林下大量繁殖。在远离湖泊的草原上,麻黄、白刺和藜科植物不断扩张,表明当地干旱加剧。与第一阶段相比,第二阶段气候更温暖、更干燥。研究揭示这一阶段经历干湿条件之间的波动:在距今2040万年和2010万年可能发生了两次突然的湿润事件;突然的干旱事件可能发生在距今2130万年和1960万年。

第三阶段距今1920万年至1600万年,以松和栲为主要类群的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从高地退缩,而暗针叶林扩大。在河岸和湖泊环境中,栲树首次出现,桤木种群增加,眼子菜科在浅水区繁衍生息,麻黄和白刺在草原上大量蔓延。与第二阶段相比,第三阶段的气候更凉爽、更干燥,显著的干旱事件发生在距今1840万、1810万、1790万、1730万、1680万、1630万年。同时,桤木、眼子菜和蕨类植物的增加以及栲的出现,表明在此期间局部湿度加剧或伦坡拉古湖扩张。

降水的季节性加剧

王宇飞认为,在远离伦波拉古湖的地方观察到的干旱趋势,加上湖泊周围湿度的增加,可能与这一时期降水的季节性加剧有关。

孢粉数据的共存分析显示,伦波拉盆地的降雨在夏季逐渐集中,流入伦波拉古湖,可能导致湖周围局部湿度升高;相反,其他季节降水量的减少导致了远离湖泊地区的干旱。

最新研究:青藏高原中部千万年前历经三阶段植被演替

青藏高原伦坡拉盆地渐新世/中新世之交的生态环境重建。吴飞翔 绘

邓涛总结称,这项合作研究表明,在渐新世晚期至中新世早期,青藏高原中部的伦波拉盆地维持着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经历从冷湿到暖干、最终到冷干的气候转变。在论波日山的丁青组地层中发现近裂腹鱼和近无角犀等脊椎动物化石,其重建的生态环境也得到新的孢粉数据的支持。(完)【编辑:曹子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13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记者从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该所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团队罗天祥研究员等在青藏高原中部念青唐古拉山北坡的西藏纳木错高寒湖泊与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立了红外增温和自动增雨控制
2023-02-28 10:33:00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碳封存能力年增114万吨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近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气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马耀明研究员等联合北京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和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等科研同行,最新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在
2023-07-05 11:01:00
...平均海拔3000米,常年植被稀疏,含氧量更低。”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成员、青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马永贵说。“海拔不是影响高原缺氧的唯一因素。”我国自然地理学专家
2022-12-26 19:50:00
中国加大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物多样性和物种密度下降趋势更加明显,这些科学监测为青藏高原植物生态系统保护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他说。筑牢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一直是中国政府的关切。中国长期积极致力推动全球气
2023-09-02 16:56:00
多支科考队正在青藏高原开展科考 一起探秘地球“第三极”
来源:极目新闻2017年8月,我国正式启动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这段时间,多支中国科学院科考团队仍在青藏高原开展科学考察。创新之源、启航新篇,今天我们就跟着青藏科考来
2023-07-19 14:40:00
首次突破400米!我国大湖钻探探寻青藏高原自然密码
从青藏高原湖底沉积物取岩芯,看百万年来气候变幻。这场纳木错湖泊科考是突破,亦是见证。7月12日18时35分,水上钻探平台钻机轰鸣,卷扬机拉紧钢绳,高达14.3米的钻塔,将层层包裹
2024-07-13 14:00:00
...川、冻土、水文等领域的生态变化。本次科考依托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任务“亚洲水塔动态变化与影响”的子专题项目,由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牵头组织,中国科学院青藏高
2023-08-19 21:53:00
喜马拉雅山区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支撑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发展
...峰站”)位于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围绕我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科技需求,致力于地球“第三极”复杂地形山地大气过程和环境变化
2023-12-14 16:08:00
人类诞生的时间又提前啦?!
...是,美国、欧洲的国际科考队纷至沓来,在东亚和南亚的青藏高原周围地区,寻找更古老的人类遗骸。1932年,美国耶鲁大学刘易斯在印度与巴基斯坦交界的西瓦立克山区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
2023-06-16 13:4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滨州市人民医院孙新国:生命禁区的守护者,与时间赛跑的铅衣卫士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甜田 通讯员 郭庆花近日,滨州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公布了2025年“滨州好医生
2025-10-12 07:56:00
特需儿童背后的“影子老师”,让每一颗星星都闪闪发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临沂市沂河新区一所公办幼儿园的园区内,孩子们追逐嬉戏,笑声清脆。人群中,5岁的小远正小心翼翼地拉着玩具小车
2025-10-12 07:56:00
在中山陵景区游玩时晕倒得到及时救助离宁后,河南游客发来千余字感谢信□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我是一名来自河南的游客
2025-10-12 08:38:00
第十五届全运会江苏省体育代表团成立南京“省队市办”优秀运动队56人代表江苏出征南报网讯(记者程锦欣)10月11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江苏省体育代表团成立
2025-10-12 08:39:00
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10月11日,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南京市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联合编纂的《南京地区新四军活动亲历者说》出版座谈会在南京召开
2025-10-12 08:40:00
桐华里邻里中心·邻阅轩社区书苑开展“书香浸润童年,阅读点亮成长”主题阅读活动
鲁网10月11日讯秋意渐浓,书香正暖。10月7日,在临沂沂河新区相公街道桐华里邻里中心·邻阅轩社区书苑,一场以“阅读点亮成长”为主题的青少年阅读推广活动圆满落幕
2025-10-12 08:44: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为进一步增强外贸发展内生动力,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2025-10-12 09:04: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今年9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威海市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2400元。根据失业保险金标准与最低工资挂钩联动机制规定
2025-10-12 10:47:00
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就“学生下跪事件”发布情况说明
大皖新闻讯 10月11日,大皖新闻报道了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发生学生下跪事件。12日上午,校方就该事件发布情况说明。全文如下
2025-10-12 10:51:00
福耀科技大学学生获赠电脑是国产品牌 匿名爱心人士来自教师家庭
大皖新闻讯 记者10月12日从福耀科技大学获悉,国庆中秋假期后,有爱心人士匿名向福耀科技大学50名本科新生每人捐赠一台崭新的笔记本电脑
2025-10-12 10:52:00
中南民大首办校友返校日 校友学子共溯青春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袁愉雯 王钰涵)10月1日至3日,中南民族大学以“溯青春记忆 汇校友同心 谱写‘双一流’建设新篇章”为主题
2025-10-12 10:58:00
东城逸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孙付军传承工作室获赠锦旗
近日,一位患者在家属的陪同下,将一面锦旗送至济南市民族医院东城逸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郭文璐手中,借此表达诚挚谢意,对东城逸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孙付军传承工作室负责人
2025-10-12 11:21:00
遵义市委党校:“一封家书”打开党性教育新方式
多彩贵州网讯 10月11日,遵义市委党校2025年秋季基本培训班原创的《国之本在家 一封家书》情景教学在遵义融媒集团演播厅上演
2025-10-12 11:24:00
31岁小伙康复后,向烟台毓璜顶医院东区ICU赠锦旗表谢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李成修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东区重症医学科(ICU)上演了温馨感人的一幕:31岁的张先生在经过ICU内28个昼夜的生死搏斗
2025-10-12 11:53:00
山东海阳,凭啥能频频给全国网友“刷”火箭?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钟建军 王琳 吕奇火箭尾焰划破海天,轰鸣声响彻云霄,10月11日上午10点20分03秒,由海阳总装出厂的引力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发射成功
2025-10-12 1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