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顺日报
山川跨越千里行 劳务协作谱新曲
——紫云自治县优岗转化专项行动工作小分队赴江浙考察小记
□本报记者 李伟
4月7日至4月13日,紫云自治县组建优岗转化专项行动小分队赴江苏省、浙江省考察交流。从江苏省溧阳市到浙江省东阳市、兰溪市、台州市,走访30余家企业,与各地人社部门召开3次“优岗转化”劳务协作对接座谈会,与紫云籍务工人员开展4次交流会……本报记者跟随采访。
“头雁”引领“群雁”飞
作为劳务输出大县的紫云自治县,每年有近10万外出务工人员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江浙地区就有近4万人。
“头雁效应”激发“雁群活力”。何为“头雁”?在紫云自治县,组织劳动力外出务工中有能力、有经验、号召力强,能引领带动20人以上到省外务工的人员被认定为“头雁”。正是“头雁”的作用,为家乡外出务工人员打开了新大门。
4月8日,在溧阳市,小分队和紫云籍“头雁”和务工人员开展了一次交流会,交流会上,“娘家人”和务工人员话家常,聊生活,谈工作,深入了解务工人员的薪资收入、回流和优岗转化意愿等。
“在外务工十五六年,从一开始的独自闯荡,到现在全家人都出来,加上亲戚朋友,有二十多人,我们共同扶持,勤劳工作,这两年我还成立了劳务外包公司,也算小有成就。”家住紫云自治县坝羊镇的刘小林讲述了自己这些年在溧阳市务工的经历。“我从事过很多行业,工资有高有低,走了许多打工弯路,所以,我希望通过我的经历,让老乡少走弯路,帮助他们找到满意的、安心的工作。”刘小林说,这两年,每逢过年回家,都会有许多老乡主动联系他,希望帮忙介绍工作,他也总是热心帮助。
2020年紫云自治县成立送雁劳务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由县政府批准并出资设立的国有公益性劳务公司。公司成立以来,与“头雁”签订协议,实行奖补机制,对他们无法外出务工的家人给予帮助,提高他们引领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积极性。通过“头雁引领”,带动更多脱贫劳动力外出就业,以一人就业带动多人就业,促进群众稳定增收。
此次小分队跨省考察,通过实地走访,精准掌握紫云自治县外出务工人员的详细情况。既要送“雁”走,还要把服务送到,让在外务工人员知道“娘家人”时刻关心、惦记着他们。
当好“娘家人”架起“连心桥”
从江苏到浙江,从溧阳到东阳,距离310公里。小分队马不停蹄开启第二段行程。
4月9日,小分队在东阳市举行“紫云自治县浙江地区流动党员和务工人员服务站”现场挂牌仪式。紫云籍务工人员代表们满脸笑容,他们知道“娘家人”来了,为他们增添了“底气”。
交流会上,该县副县长王丰华表示,挂牌成立的“紫云自治县浙江地区流动党员和务工服务站”,是紫云自治县首次创新尝试,旨在为务工人员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提供帮助,权益得到保障,让当地的紫云籍务工人员能够通过服务站感受到家乡的关怀和温暖。
火花镇务工人员杨建在外务工七八年,经过几年的努力,手上有了点积蓄,前两年承包土地发展养殖业。由于多种原因创业失败,几年的努力付之东流。但杨建并没有放弃,目前他带着20余人在东阳市从事装修行业。“太感谢你们了。我们在外务工的人就希望被关心……”交流会上,杨建很是激动,在发言中几度哽咽。
同为紫云籍务工人员的杨创目前在东阳经营着一家塑料加工厂,年收入可观。刚创业的时候,他和妻子两人经营小作坊,后来订单多了,慢慢开始招聘员工,同时拓宽业务,丰富产品类型,这几年生意越做越大。说起务工经历,杨创感慨颇多,他希望有一天能回到家乡反哺家乡。小分队了解到杨创有返乡创业的意愿,专门为他提供了返乡创业相关政策指导。紫云自治县农商银行副行长吴恩广当即表示,将在创业贷款上给予帮助。现场,吴恩广还为外出务工人员介绍了紫云自治县金融政策。
优岗转化“安心干”
4月10日至4月12日,小分队从东阳市到兰溪市再到台州市。在台州湾新区,小分队先后走访了浙江文信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浙江俱进汽摩有限公司、新天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立马车业集团、浙江钻豹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台州市春丰机械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不仅实地调研考察了员工工作生活环境,最主要的是学习了这些企业先进的管理和发展模式。
“我们公司有十几名紫云籍务工人员,工作最久的紫云员工已经干了18年,月薪过万。”浙江文信机电制造有限公司人事行政经理杜鹃表示,紫云籍员工工作踏实,他们真诚朴实,做事认真负责,公司对每个努力的员工都看在眼里,公司将加强对紫云籍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提高薪资水平。
“我们公司的‘安心干’平台,采用‘政府授权+数据主体授权”的双授权模式,平台的开发,是应用大数据促进保障改善民生,是安顺市创新服务的成果,在全国尚属首例。”座谈中,小分队组成成员之一的安顺市安心人力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2022年春节前后,利用东西部劳务协作契机,我两次前往紫云招聘员工,每次都能找到合适的、满意的员工。通过对‘安心干’平台的了解,下一步,我们将尝试建立合作,把薪资5000元以上的岗位推送至‘安心干’平台,不断为劳务协作工作注入新活力。”座谈会上,台州湾新区三甲街道人大工委主任王大军表示。
“2020年初,我外出务工,第一份工作是在浙江永康找到的,一干就是三年”。紫云籍务工人员吴元艳说:“今年回家过年,村里面摸排务工收入4000元以下人员,说是要推荐岗位,我就前往登记。几天后,就接到县就业局打来的电话,向我推荐了几个岗位,并告诉我县里要组织招聘会,可以直接到现场咨询企业。在招聘会上我找到了中意的岗位,之前在永康的工资是每月4000多元,现在在兰溪的工资是6000多元。”
在紫云,像吴元艳一样通过政府推荐转岗提升薪资的务工群众还有许多,今年以来,紫云自治县始终坚持“人人有活干、户户有增收”的根本目标,聚焦高质量就业增收导向,精准开展外出务工群众优岗转化工作,通过宣传引导、走访动员、协调培训、优岗推荐等方式,全力以赴促进劳动力就业增收,确保有转岗意愿的务工群众应转尽转,有薪资提升空间的务工群众能升尽升,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3 05: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