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的徐元文状元及第,被赐冠带蟒袍、裘靴,自此宦海沉浮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24 19:53:00 来源:戏说三国

徐元文出生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字公肃,号立斋,江苏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人。

清朝的徐元文状元及第,被赐冠带蟒袍、裘靴,自此宦海沉浮

小时候便“端重有大志”,喜好读书,所读书籍以六经为主,其他诸子百家的著作进行选择性的阅读。

清顺治四年(1647年)为诸生。当时吴中地区文社尤为盛行,徐元文与徐乾学、徐秉义两位兄长常常参加慎文社,提倡古学,主张文学根柢六经,明理致用。

顺治十二年(1655年)为贡士,顺治十六年(1659年)状元,当时他才二十六岁。徐元文被顺治帝宣召于乾清门外,被赏予冠带、蟒袍、裘靴,并让他担任翰林院修撰一职。

清朝的徐元文状元及第,被赐冠带蟒袍、裘靴,自此宦海沉浮

顺治帝回宫之后对太后说,今年得到一位极佳的状元。他在翰林院时,经常被皇帝宣召,也曾在便殿被赐饭。

他跟随顺治皇帝到南苑时被赐驾御马,顺治皇帝让学士折库纳为他牵马,他虽拒绝了,但顺治帝对他的喜爱可见一斑。

徐元文任职翰林院时,遵照皇帝指令写了一篇《孚斋说》,深得皇上的欢心。

清朝的徐元文状元及第,被赐冠带蟒袍、裘靴,自此宦海沉浮

这个时期他志得意满,有多首诗歌留下,如《南苑阅武应制》《西苑赐宴观荷诗四首》等。

官场沉浮

徐元文虽早早入仕,但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他在宦海沉浮,三入三出。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他入职翰林院的第三年,江南奏销案起,徐元文被贬为銮仪卫经历,乞假归乡。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官场。

清朝的徐元文状元及第,被赐冠带蟒袍、裘靴,自此宦海沉浮

四年之后即康熙四年(1665年),事情大白于天下,徐元文官复原职,但是还未到任,听到父亲徐开法去世的消息,回乡执丧三年。

徐元文于康熙八年(1669年)被任用为国史院修撰,不久后奉命主试陕西,后又擢升为秘书院侍读。

当他主试陕西时,被他录取的大多是贫困穷苦出身的学子。康熙九年(1670年),被当朝大臣推荐为国子监祭酒,多次上疏谈论教育问题,强调“养士莫大于太学”的观点。

清朝的徐元文状元及第,被赐冠带蟒袍、裘靴,自此宦海沉浮

康熙十年(1671年),担任经筵讲官。康熙十三年(1674年),快速晋升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康熙十四年(1675年),被调任为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并担任日讲起居注官。

在任起居注官期间,他讲述内容切中事理,没有虚假的文句,也没有歪曲事实的议论。康熙十五年(1676年),徐元文历任殿试读卷官,武科会试主试官,武科殿试读卷官,与这一年的科举考试联系密切。十一月,母亲去世,归籍守孝。这是他第二次离开官场。

康熙十九年(1680年),徐元文服满之后被破格提拔为左都御史,很快又被任命为经筵讲官。

清朝的徐元文状元及第,被赐冠带蟒袍、裘靴,自此宦海沉浮

担任左都御史时,他多次上疏请求治理三藩叛乱之地,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对策。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十二月,徐元文因王垓、胡悉宁事连降三级。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专职监修《明史》。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七月,擢用为左都御史。十二月,任刑部尚书。十日后,改任户部尚书。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五月,被任命为文华殿大学士兼掌翰林院事。他敢于直言,从不谄媚,先后参劾堪泰、萧鸣凤等人。

清朝的徐元文状元及第,被赐冠带蟒袍、裘靴,自此宦海沉浮

九月,许三礼上奏,对徐元文进行弹劾。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徐元文又因他所推荐的御史李时谦条奏失旨,被降职二级留任。

五月,傅拉塔以子侄豪横乡里之名,参劾徐乾学和徐元文,致使徐元文辞官还乡。这是他第三次离开官场,也是他政治生涯的终点。

修史编书

《明史》的纂修工作,历经四朝,耗时九十五载,终于在历经四次开馆,更换五任监修、七任总裁之后完成。

康熙十八年(1679年),徐元文被任用为监修后,他上疏请求搜集民间藏书,并奏请黄宗羲、姜宸英、曹溶等人进入史馆,共同编纂《明史》。

清朝的徐元文状元及第,被赐冠带蟒袍、裘靴,自此宦海沉浮

徐元文监修史局后实施的一系列具体措施,使得朝野上下,通力合作,为修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徐氏重领史局,亲自编纂。当时的纂修状况是“糠麸杂糅,嵌罅分裂,记述失序,编次不伦”,还有很多稿子需要删削改定。

徐元文回到了史馆之后对草稿进行整理、修改与审定。徐元文监修《明史》正处于起例发凡的重要节点,在徐元文的主持下,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形成《修史条议》,这是修《明史》纲领性的文件。

清朝的徐元文状元及第,被赐冠带蟒袍、裘靴,自此宦海沉浮

康熙十八年(1679),清廷开始大规模修史,徐元文分别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先后两次总领史局,完成“纪传十之六七,谨先缮写本纪七卷,列传十五卷”。

徐元文对《明史》编纂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请购遗书,举荐遗逸,发凡起例,裁定审核,核定各稿,协调各方。

此外,徐元文还曾任《政治典训》《平定三逆方略》《三朝国史》总裁,《太宗实录》《大清一统志》副总裁。

清朝的徐元文状元及第,被赐冠带蟒袍、裘靴,自此宦海沉浮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三月,康熙皇帝下令编写《大清一统志》,并说这件事必须由徐氏兄弟来完成,指派徐元文、徐乾学为副总裁。徐元文的史学才能得到充分的认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4 22: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第一才子杨慎,创作“滚滚长江东逝水”,却是宦海“低能儿”
...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24岁殿试一举夺魁成为状元,任翰林院修撰,编修《明武宗实录》。杨慎的人生初始阶段太顺了,他的眼前仿佛就是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康庄大道。进入宦海成了政客
2022-12-17 15:29:00
简介明朝状元马铎
...科,马铎应进士举,廷试得中第一名,获赐朝服冠带,授翰林院修撰,授承务郎,一考授儒林郎,三考绩最。今长乐岭南村尚存有马铎旧居。马铎资质淳厚,自幼聪颖笃学。据李骐撰《故修撰马公行
2024-06-24 22:06:00
科举考试:古代的公平选拔与官场变革
...家如此费神费力吗?答案是值得。因为他们任职的地方是翰林院。翰林院由唐朝建立,一开始只是供皇帝玩乐并没有纳入官职之中。可是晚唐之后,翰林院就成为为皇帝起草重要文书的场所之一,变
2023-10-26 14:48:00
清代科举探秘:状元头衔背后的荣耀与仕途起点
...得“文状元”头衔后,他就会立即被授予官职,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掌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为皇帝讲经史,以及草拟朝廷典礼文稿),一跃成为六品京官。除此,榜眼、探花则授正七品翰林院
2024-03-04 12:22:00
曾棨:朱棣钦点的双料状元,千杯不醉显风采
...就,难能可贵的是竟然是没有一首重复的。大才子解缙和翰林院、礼部、国子监等饱学之士无不侧目而视,惊为天人。由于篇幅所限,笔者不在一一列举,有兴趣的朋友可自行查之。 朱棣大喜之
2024-02-08 05:26:00
元好问与河东名士
...居不久,就去见金朝礼部尚书赵秉文,与刚考中状元、在翰林院任职的李献能相识,结为知己。金兴定三年(1219),元好问得知李献能在嵩山玉华谷,遂作诗《闻钦叔在华下》:“翰林仙人诗
2023-11-01 17:54:00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间状元云集于此,为什么苏州状元那么多?
...尔赛。其实这样的凡尔赛很多年前就有,清初的某一天,翰林院里一堆状元、探花聊天,说起了自己家乡的特产。众人聊得热火朝天时,汪琬却独立于热闹之外,静默不语。 大家于是问他,苏州
2023-01-29 22:06:00
梁储:明朝时期被首辅职位耽误的书法家
...科举考试。入京参加会试,梁储高中状元,依例被授予了翰林院编修之职,开始熬资历、排大队。在此期间,很多人都会积极活动,托门路走关系,但梁储却置身事外,沉下心来修身养性。他最初的
2023-10-03 16:07:00
明朝状元名录,明朝一个出过多少状元?
...1367),卒年不详。洪武十八年(1385)乙丑科状元。官授翰林院修撰。◆任亨泰湖广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字古雍。生卒年不详。洪武二十一年(1388)戊辰科状元,官至礼部尚书
2023-06-25 16: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