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元好问是金元著名诗人、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一生不仅创作出了大量诗文,而且还结交了社会各色人物,其中,河东蒲州镇“李家四兄弟”因四人相继折桂考中进士而名冠金朝,他们兄弟四人都与元好问有着很深厚的感情。
李献能,字钦叔,河中人,金末官员,“李家四兄弟”中的佼佼者,金贞祐三年(1215)状元,一生博览群书,谦虚低调,廉洁奉公。元好问在其《答聪上人书》自述中说:“仆自贞祐甲戌南渡河时,犬马之齿二十有五,遂登杨、赵之门。所与交如辛敬之、雷希颜、王仲泽、李钦叔(李献能)、麻知己诸人,其材量文雅皆天下之选……常记平生知己,如辛敬之、李钦用、李长源辈数人,每示之一篇,便能得人致力处。自诸贤凋丧,将谓无复真赏;乃今得方外三四友如上人者,其自幸宜如何哉!”元好问在这里所说的平生数位知己中,就包含有李钦叔。
金兴定元年(1217),元好问南渡河南三乡,寓居不久,就去见金朝礼部尚书赵秉文,与刚考中状元、在翰林院任职的李献能相识,结为知己。金兴定三年(1219),元好问得知李献能在嵩山玉华谷,遂作诗《闻钦叔在华下》:“翰林仙人诗酒豪,平生嵇阮参游遨。山中草棘满霜雪,可惜渠家宫锦袍。闻君忍饥读《离骚》,思之不见心为劳。举头西望忽大笑,太华落落长庚高。”表达了对李献能的思念之情、赞美之意。
金兴定四年(1220),元好问和文友雷希颜在嵩山玉华山见到李献能,并一同旅游。元好问作《新乐府·水调歌头》十一首,其中第一首描写的就是在酒醉中与雷希颜、李献能“比赛”写作词赋的情景:“山家酿初熟,取醉不论钱。清溪留饮三日,鱼鸟亦欣然。见说玉华诗老,袖有忘忧萱草,牛背稳于船。铁笛久埋没,雅曲竟谁传?坐苍苔,攲乱石,耿不眠。长松夜半悲啸,笙鹤下遥天。天上金堂玉室,地下石城琼壁,别有一山川。把酒问明月,今夕是何年?”
在第四首中,元好问继续写道:“云山有宫阙,浩荡玉华秋。何年鸑鷟同侣,清梦入真游?细看诗中元鼎,似道区区东井,冠带事昆丘。壤壁涴风雨,醉墨失蛟虬。问诗仙,缘底事,愧幽州?知音定在何许,此语为谁留?世外青天明月,世上红尘白日,我亦厌嚣湫。一笑拂衣去,崧顶坐垂钩。”写出了与文友们在一起的欢乐酣畅。
然而,元好问写到此似乎并不尽兴,他还单独给李献能另写一首:“长安夏秋雨,泥潦满街衢。先生闭户轰饮,邻屋厌歌呼。惭愧君家兄弟,半世相亲相爱,知我是狂夫。礼法略苛细,言语任乖疏。判司官,一囊米,五车书。骑驴冠盖丛里,鞍马避僮奴。只有半生亲旧,欢笑穷年竟日,未必古人如。酒贱可频置,时为过吾庐。”末尾句“酒贱可频置,时为过吾庐”表达了元好问对李献能的深厚感情,若李献能前来看他,酒是无数次可以摆设招待的。
1232年11月,李献能被解州元帅赵三三带领乱兵杀害。自己失去好友,金国失去栋梁,元好问痛惜之时,作著名的《四哀诗》,其中第一首就是给李献能而写:“赤县神州坐陆沉,金汤非粟祸侵寻。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文采是人知子重,交朋无我与君深。悲来不待山阳笛,一忆同衾泪满襟。”一句“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表达了元好问对李献能这位山西老乡忠诚为国、宁死不屈、敢于担当的赞美之情。
元好问不仅和李献能是莫逆之交,和李献能的几个兄弟亦是很好的朋友。李献卿,李献能堂兄,字钦止,号定斋,金章宗泰和三年(1203)进士,年长于元好问,金亡后归乡,与元好问常来常往。元好问曾作诗《寄钦止李兄》:“征车南北转秋蓬,关塞相望两秃翁。衮衮便当随世路,悠悠难复倚天公。铜驼荆棘千年后,金马衣冠一梦中。尊酒云州古城下,几时携手哭春风。”表达的正是与友人多年不见的思念之情。此外,元好问还作诗《定斋兄写真》《答定斋李兄》等诗,同样表达的是对李献卿的赞赏之情和思念之意。
再说李献甫,李献卿胞弟,字钦用,金兴定五年(1221)进士, 1234年在蒙古与金的蔡州之战中阵亡。元好问为其作诗《寄钦用》,表达思念之意:“憔悴京华苜蓿槃,南山归兴夜漫漫。长门有赋人谁买,坐榻无毡客亦寒。虫臂偶然烦造物,獐头何者亦求官?故人东望应相笑,世路羊肠乃尔难。”至于李献能胞弟李献诚,也与元好问交好,从元好问为李献能写的乐府诗“惭愧君家兄弟,半世相亲相爱,知我是狂夫”中不难看出。
元好问与李家四兄弟的诗文酬唱,为山西文人学士从古至今的家乡情怀和深情厚谊留下了一段历史佳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