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元好问与河东名士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1 17:54:00 来源:太原日报

元好问与河东名士

元好问是金元著名诗人、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一生不仅创作出了大量诗文,而且还结交了社会各色人物,其中,河东蒲州镇“李家四兄弟”因四人相继折桂考中进士而名冠金朝,他们兄弟四人都与元好问有着很深厚的感情。

李献能,字钦叔,河中人,金末官员,“李家四兄弟”中的佼佼者,金贞祐三年(1215)状元,一生博览群书,谦虚低调,廉洁奉公。元好问在其《答聪上人书》自述中说:“仆自贞祐甲戌南渡河时,犬马之齿二十有五,遂登杨、赵之门。所与交如辛敬之、雷希颜、王仲泽、李钦叔(李献能)、麻知己诸人,其材量文雅皆天下之选……常记平生知己,如辛敬之、李钦用、李长源辈数人,每示之一篇,便能得人致力处。自诸贤凋丧,将谓无复真赏;乃今得方外三四友如上人者,其自幸宜如何哉!”元好问在这里所说的平生数位知己中,就包含有李钦叔。

金兴定元年(1217),元好问南渡河南三乡,寓居不久,就去见金朝礼部尚书赵秉文,与刚考中状元、在翰林院任职的李献能相识,结为知己。金兴定三年(1219),元好问得知李献能在嵩山玉华谷,遂作诗《闻钦叔在华下》:“翰林仙人诗酒豪,平生嵇阮参游遨。山中草棘满霜雪,可惜渠家宫锦袍。闻君忍饥读《离骚》,思之不见心为劳。举头西望忽大笑,太华落落长庚高。”表达了对李献能的思念之情、赞美之意。

金兴定四年(1220),元好问和文友雷希颜在嵩山玉华山见到李献能,并一同旅游。元好问作《新乐府·水调歌头》十一首,其中第一首描写的就是在酒醉中与雷希颜、李献能“比赛”写作词赋的情景:“山家酿初熟,取醉不论钱。清溪留饮三日,鱼鸟亦欣然。见说玉华诗老,袖有忘忧萱草,牛背稳于船。铁笛久埋没,雅曲竟谁传?坐苍苔,攲乱石,耿不眠。长松夜半悲啸,笙鹤下遥天。天上金堂玉室,地下石城琼壁,别有一山川。把酒问明月,今夕是何年?”

在第四首中,元好问继续写道:“云山有宫阙,浩荡玉华秋。何年鸑鷟同侣,清梦入真游?细看诗中元鼎,似道区区东井,冠带事昆丘。壤壁涴风雨,醉墨失蛟虬。问诗仙,缘底事,愧幽州?知音定在何许,此语为谁留?世外青天明月,世上红尘白日,我亦厌嚣湫。一笑拂衣去,崧顶坐垂钩。”写出了与文友们在一起的欢乐酣畅。

然而,元好问写到此似乎并不尽兴,他还单独给李献能另写一首:“长安夏秋雨,泥潦满街衢。先生闭户轰饮,邻屋厌歌呼。惭愧君家兄弟,半世相亲相爱,知我是狂夫。礼法略苛细,言语任乖疏。判司官,一囊米,五车书。骑驴冠盖丛里,鞍马避僮奴。只有半生亲旧,欢笑穷年竟日,未必古人如。酒贱可频置,时为过吾庐。”末尾句“酒贱可频置,时为过吾庐”表达了元好问对李献能的深厚感情,若李献能前来看他,酒是无数次可以摆设招待的。

1232年11月,李献能被解州元帅赵三三带领乱兵杀害。自己失去好友,金国失去栋梁,元好问痛惜之时,作著名的《四哀诗》,其中第一首就是给李献能而写:“赤县神州坐陆沉,金汤非粟祸侵寻。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文采是人知子重,交朋无我与君深。悲来不待山阳笛,一忆同衾泪满襟。”一句“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表达了元好问对李献能这位山西老乡忠诚为国、宁死不屈、敢于担当的赞美之情。

元好问不仅和李献能是莫逆之交,和李献能的几个兄弟亦是很好的朋友。李献卿,李献能堂兄,字钦止,号定斋,金章宗泰和三年(1203)进士,年长于元好问,金亡后归乡,与元好问常来常往。元好问曾作诗《寄钦止李兄》:“征车南北转秋蓬,关塞相望两秃翁。衮衮便当随世路,悠悠难复倚天公。铜驼荆棘千年后,金马衣冠一梦中。尊酒云州古城下,几时携手哭春风。”表达的正是与友人多年不见的思念之情。此外,元好问还作诗《定斋兄写真》《答定斋李兄》等诗,同样表达的是对李献卿的赞赏之情和思念之意。

再说李献甫,李献卿胞弟,字钦用,金兴定五年(1221)进士, 1234年在蒙古与金的蔡州之战中阵亡。元好问为其作诗《寄钦用》,表达思念之意:“憔悴京华苜蓿槃,南山归兴夜漫漫。长门有赋人谁买,坐榻无毡客亦寒。虫臂偶然烦造物,獐头何者亦求官?故人东望应相笑,世路羊肠乃尔难。”至于李献能胞弟李献诚,也与元好问交好,从元好问为李献能写的乐府诗“惭愧君家兄弟,半世相亲相爱,知我是狂夫”中不难看出。

元好问与李家四兄弟的诗文酬唱,为山西文人学士从古至今的家乡情怀和深情厚谊留下了一段历史佳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唐皇室宗亲李孝恭:从战场英雄到隐逸名士的传奇人生
李孝恭的身份非常不简单,他的曾祖是西魏王朝八柱国之一李虎,他的祖父李蔚与唐高祖李渊的父亲李是兄弟,他的父亲李安与唐高祖是兄弟,也就是说,李孝恭是唐高祖的堂侄、是李世民的堂兄,所以
2024-02-22 13:29:00
成汉哀帝李班的短暂统治与悲剧命运
...抚流民的建议。李班生性仁慈诚善,喜好儒学,长期跟随名士学习儒家学问,将儒士名士当做自己的老师和友人。公元344年,李雄因旧伤复发,突发恶病,卧病在床。身上多处旧伤的伤口因发炎
2023-12-01 15:46:00
北静王才是野心家,巧借秦可卿的死,一番操作葬送贾府百年富
...赐的鹡鸰香串送给贾宝玉。 二,对贾家宣扬自己受海内名士青睐齐聚府上。三,邀请贾宝玉常去北静王府参会。这三件事看似不足为奇,实际隐喻的“是非”极大,并直接导致贾府未来的覆亡。
2024-09-26 17:59: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滨州沾化河东李家村:渔网“织”出致富路贾海宁   林  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1月10日第 10 版)寒冬腊月,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大高镇河东李
2025-01-10 04:24:00
...代,都不缺少标新立异,以惊人之语为自己博取声名的“名士”,在三国时期,因言贾祸的名士不少,我们熟悉的祢衡、张松、孔融、杨修的下场都比较凄惨——敢跟曹操耍嘴皮子,轻则挨揍,重则
2023-10-20 17:14:00
这部兵书的作者是一位道家名士,他的著作与唐朝战神相提并论
...一部怎样的著作,李筌又是什么人呢?李筌据记载是唐朝河东节度使都虞侯,都虞侯是唐代节度使的亲信战将,是一个藩镇的重要武官,而河东节度使则是唐代十分重要的一个岗位,河东镇是唐代边
2024-10-11 13:38:00
李建成本人文武双全,为啥兵败玄武门
...起冲锋。而这其中,就包括唐国公李渊。当时李渊是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换言之,他原本是隋炀帝的臣子。不过李渊并非迂腐之人,他深知隋朝政权早已腐败不堪,百姓更是怨声载道,继
2024-05-28 10:13:00
民间故事:新婚之夜,新郎却进了婆婆的房间
清朝时,庆阳有一位木匠名叫李玉华,他做工手艺很好,小小年纪挣了万贯家私的钱,在生活各个方面都很幸福,只有缺一个老婆持家,四十岁时还是光棍。李玉华对于婚事并不上心,反而急得父母不得
2024-05-14 17:03:00
正史上的李元吉,一人占尽了李家所有的愚蠢
...只带了次子李世民前去赴任。其他家眷,基本上都留在了河东郡,以他的长子李建成为主。后世史家推测,当时李渊之所以将李建成留在了河东郡,其实是父子二人分头行动的把戏。李渊这边前往太
2023-02-11 20: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息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
2025-10-15 21:39:00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