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南平市花,何以在昌吉绚烂绽放?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7-30 23:42:00 来源:东南网

□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记者陈小清通讯员傅贤斌

7月的新疆木垒县,夏风裹挟着百合的馥郁,在照壁山乡双湾村,西吉尔镇水磨沟村,英格堡乡菜籽沟村、月亮地村的花田里荡漾。80余亩百合花如彩色云霞般,铺展在天山脚下的戈壁边缘,“索邦”的艳红、“西伯利亚”的纯白、食用百合的嫩绿交织,引得摄影家架起“长枪短炮”,捕捉面前的绝美画面,游客也举着手机穿梭花垄,惊起一只只蝴蝶。

“没想到在新疆还能看到这么壮观的百合花,感觉像闯进了童话世界。”在前不久的“南木情谊・百合飘香”主题采风活动中,首次到访的游客李女士难掩惊喜。

木垒县摄影家协会主席李天仁扛着相机,镜头里既有各族村民在花田劳作的身影,也有孩子们追逐嬉戏的笑脸:“这片花海彻底颠覆了我对家乡的传统印象。曾经荒漠边缘的土地,如今流淌着缤纷的色彩与蓬勃的生机,成了‘致富花’的海洋——这不仅是风景,更是闽疆携手的动人故事。”

“戈壁滩上能种这么娇贵的花?”

福建南平延平区的清晨,王台镇溪后村的花农忙着采摘含苞的百合。作为“中国百合之乡”,南平市花百合深深镌刻在城市的基因里——8500亩种植基地年产8000多万枝鲜切花,品牌价值达12.8亿元,占据全国百合鲜切花市场的“半壁江山”。

2019年春天,当福建援疆南平分指挥部(下称“指挥部”)引进第一批南平百合种球,跨越4000多公里来到木垒县进行“南种北迁”试验种植时,双湾村村民直摇头:“戈壁滩上能种这么娇贵的花?只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样的质疑并非没有道理:木垒干旱少雨,冬季严寒,与闽北气候截然不同。

然而,指挥部的干部人才没有退缩。前后历批次共计20多名农业专家赴木垒,对种植鲜切百合的基地进行考察调研。他们时常蹲在地头,白天测量土壤酸碱度,晚上调整灌溉方案。改良基质配方防止烂根,搭建滴灌系统节约水源,选育抗寒品种抵御冻害……百合种植的一个个难题被逐步攻克。

2020年夏天,3亩试验田开出第一朵百合花时,双湾村村民兴奋地摸着花瓣,眼里闪着光:“福建来的‘技术雨’,真把沙地变成了宝地。”

2025年春天,在水磨沟村,民宿“养心谷”负责人周成德扒开土壤,指着饱满的鳞茎笑道:“去年试种的20亩百合,不仅熬过了零下20摄氏度的冬天,亩产还达到近800公斤,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多年接力,百合在昌吉“多点开花”:菜籽沟村的23亩观赏百合梯次开花,其间日均接待千名游客;玛纳斯县试种的食用百合,成了农家乐的“招牌菜”;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3000平方米的温室里,3万颗种球培育的鲜切花刚上市就被一抢而空……“从活下来到长得好,现在昌吉的百合既能当风景、当食材,还能做药材,成了‘多面手’。”指挥部副指挥长余松杰望着连片花田,语气里满是欣慰。

天山脚下兴起“百合经济”

从“输血”到“造血”,南平援疆在百合产业上的着力点清晰可见:技术上,从种球筛选到越冬管理,南平专家全程“陪跑”,仅节水灌溉技术就申请了3项专利;市场上,打通“产地—物流—销售”链条,木垒百合通过南平物流网络直达全国;文旅上,策划各类主题活动,把花田变成“网红打卡地”,带动餐饮、民宿收入翻番。

“从一颗百合种球的引种试验,到一个特色产业渐显雏形,这个由指挥部干部人才接续推动实施的特色种植项目正从试验田走向示范园。”余松杰说。

双湾村党支部书记郭常明最清楚这朵花的分量:“今年村里40亩观赏百合加上10亩食用百合,盛花期间,单日游客可超5000人次,光门票和鲜切花收入就带动村里120户农牧民户均多挣了8000多元。”

百合花的成功引种和扎根,是产业加技术援疆的结晶。指挥部指挥长周华健表示,他们正推动木垒打造“1+3+N”百合产业体系,即以双湾村为种球繁育核心,水磨沟村、月亮地村、菜籽沟村搞种植加工,辐射多个乡村旅游点,让天山脚下的“百合经济”绽放富民光彩。

如今,闽疆大地上百合花开正艳。其中,有福建专家的汗水,有新疆村民的笑脸,更有“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情。通过“南平品种+南平技术”的全链条帮扶,一朵朵百合花正为昌吉的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31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报讯 (记者 许可欣 通讯员 林芳) 近日,在福建援疆南平分指挥部牵线搭桥下,福建南平市延平区向木垒县西吉尔镇捐赠一批价值10余万元的百合花种球,在木垒县水磨养心谷中草药种
2024-06-01 07:36:00
...啊,全班同学都在等着您呢。”春节期间,一通来自新疆昌吉州木垒县的电话,让我市援疆教师黄锦珠想立刻启程,回到那些可爱的学生身边。2021年8月,作为南平市第八批援疆专技人才,黄
2023-02-03 02:23:00
深耕“土特产”  “贷”动新发展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南平农商银行倾力打造“最接地气的本土银行”,致力服务农业特色产业,做好差异化、特色化金融服务——深耕“土特产” “贷”动新发展南平农商银行金融助理走访奶牛养殖企
2023-12-08 03:24:00
乡村振兴看福建|南平市溪后村:“一枝花”撬动大产业
本文转自:央广网央广网南平1月21日消息(记者罗晓英)临近春节,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王台镇溪后村的百合花种植基地内百合花含苞待放,长势喜人。工人们正熟练地采摘着百合花,一片好“丰”
2023-01-21 09:31:00
山城盛开“致富花”
...牌·年度案例”的“延平百合”再次成为焦点。百合花是南平市市花。延平区是全国六大百合鲜切花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达1.2万亩。近年来,延平区立足山区地形、气候温和湿润等生态优势,
2024-02-28 03:00:00
增进福祉,让幸福更加可触可及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民之所盼,政之所向。2023年,南平市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工作追求,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2024-01-09 03:44:00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南平市胜利小学“课后延时”花样多 趣味课堂助成长“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周二傍晚,走进南平市胜利小学,能听到小百合合唱团的学生正在排练参赛节目《春
2023-11-29 09:23:00
引入金融活水    推动整村授信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邮储银行南平市分行引入金融活水 推动整村授信本报讯(黄靓)“邮储银行整村授信,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获得了贷款,有了这笔资金的支持,我们村发展百合花产业的信心更足了!
2024-01-19 02:20:00
奏响跨域交流交融新乐章——文化润疆的南平文联生动实践
...哈萨克族马鞭等20余项非遗项目同台亮相。剪纸展台前,昌吉州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范淑娥捧着浦城剪纸国家级传承人周冬梅的作品细细端详——浦城剪纸兼具北方剪纸的雄浑与南方剪纸的柔美,
2025-08-23 11:1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向海展新翼\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外观设计充满闽南特色。从空中俯瞰,它的屋檐就像三重波浪形的飞檐,既像闽南传统的大厝,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鹭
2025-10-07 08:00:00
【厦门之美】一城月色映团圆
2025“厦门中山路·最美中秋月”活动中,“月兔呈祥·国庆同心”打卡展示美陈装置吸引市民游客争相合影。(记者 陈立新 摄)昨日18时22分
2025-10-07 08: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数据显示,假期前五日,全市重点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3.7%,重点旅游街区游客量同比增长69
2025-10-07 08:00:00
省能源局近日公布第三季度新型储能项目库调整清单。新增入库项目中有3个项目在太原建设,不仅有助于解决能源消纳问题,也有利于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2025-10-07 06:22:00
10月5日,市城乡管理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就节假日环境卫生保障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城六区、省综改示范区、市环卫中心
2025-10-07 06:53: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佳节情意浓,神州共欢庆。一场场以“党群同心、月圆情浓”为主题的中秋活动,在阳曲县高村乡各村党群服务中心
2025-10-07 06:54:00
记者走基层丨西藏阿里地区:同赏边关月 共话家国情
10月6日晚,河北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中秋茶话联欢会在工作队驻地举行。图为援藏队员正在观看节目。 河北日报记者 赵瑞雪摄10月6日
2025-10-07 07:42:00
首批安全应急装备产业特色园区名单公布我省5家园区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入选园区在应急通信与指挥、工程抢险救援、矿山专用安全生产装备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河北日报讯(记者米彦泽)日前
2025-10-07 07:42:00
在沙河市白塔镇栾卸村,万亩林海层林尽染,景观水系潺潺流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尽享乡村惬意慢时光。拍摄丨赵永辉、张智制作丨吴晓萌
2025-10-07 07:44:00
一张球票,除了看球还能做什么?住酒店有折扣、游景区能省钱、品美食享优惠……来到廊坊市,邯郸球迷刘腾发现,手持一张球票,超值体验接连不断
2025-10-07 07:51:00
记者走基层丨沧州南川老街:来大运河畔 享“文化大餐”
10月6日,在沧州南川老街,节目《打鼓》精彩上演。河北日报记者 戴绍志摄狮城大鼓敲起来,沧州落子跑起来……10月6日,一场秋雨后
2025-10-07 07:52:00
全省评选出第五批“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河北日报讯(记者李巍)近日,省林草局公布第五批“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评选结果,17人被授予“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荣誉称号
2025-10-07 07:52:00
“今年藜麦价格好,收购价一斤5元左右呢。”9月20日,沽源县藜麦种植大户郝鹏飞站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藜麦田里,眼里满是丰收的喜悦
2025-10-07 07:53:00
秋日的晨光透过窗户,映照在舒建新肩章的金盾上。这位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的“警营硬汉”,此刻正细致地整理着履职笔记
2025-10-06 07:12:00
央媒看太原10月3日,央视新闻客户端以《购车补贴有调整 国庆假期消费者看车选车热》为题,报道了太原市很多消费者趁着假期看车选车
2025-10-06 0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