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2-26 06:07:00 来源:四川日报

□吴江 曲成举

●新质生产力强调通过解放与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实现生产力质的飞跃,这种解放本质上就是需要生产关系的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塑造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其核心要素,归根结底要靠创新人才。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牢牢抓住人才工作这个关键环节释放人才活力,不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打通教育、科技、人才的循环堵点,营造激发人才活力的创新环境。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要不是每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的思想主要是从劳动和生产力的关系来讲的,生产力各要素的变化发展引起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其根源莫不在于作为生产者的人。因此,解放生产力最根本的就是解放作为生产者的人。传统生产力解放的是作为普通劳动者的人,与传统生产力相对比,新质生产力则强调通过解放与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实现生产力质的飞跃,这种解放本质上就是需要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其更加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随着人才在全球竞争中的作用愈发凸显,掌握新一轮前沿技术突破与产业变革主动权的关键在于充分释放人才的创造活力,培育、发掘、留用一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科技创新人才。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制度优势。释放人才的创新活力,需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循环机制。历史经验表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基础是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否则,即便出现有利的技术扩散、产业转移和大规模需求市场都难以维系。按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国教育科技人才循环畅通的关键在教育,而创新人才培养,特别是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则是打通教育科技人才循环的关键节点。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来源于基础研究,基础研究中能够发现新科学,新科学能够演绎出新技术,新技术则全面推动新的应用研究,构成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高效运转的科技研发闭环,再进一步形成新业态、新产业,推动产业链条的升级、延伸和发展。

探索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模式,破解教育科研人才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螺旋式循环培养新机制。推进高校分类管理和综合改革,集中办学资源要素,突出优势特色,优化学科建设布局,加快构建一流大学体系,着力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引进世界一流的教育家、科学家和创新团队,发现识别和培养具有世界级科学大师潜力的科学家。优先在高水平大学新建一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球科学等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布局一批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空间科学、新能源等领域前沿科学中心,促进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高端人才。

释放人才创新活力,要营造良好生态环境,产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倍增效应。在人才生态系统中,环境是首要关注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创新人才能否充分发挥效能,推动生产力提升,主要在于能否为各类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和事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为此,要加快形成利于人才培养、适于人才成长、益于人才创新的社会环境,增强对国内外科技创新人才的长效吸引力;要推动人才生态环境现代化,打通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流动诸环节,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扩大人才对外开放;要促进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优化人才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制度环境。

释放人才创新活力,要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切实解决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中的突出问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制度优势,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人才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把人才从科研管理的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集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完善科学家本位的科研组织体系;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要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和激励,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

四川省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快建设创新人才集聚高地。作为西部人力资源大省,如何将丰厚的人才资源和教育资源优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驱动力,是四川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的“四个发力”,四川省要以加快建设创新人才集聚高地作为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引进培养好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人才、现代化产业创新人才、振兴乡村创新人才、生态环境创新人才、国际化创新人才五支战略人才队伍力量。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党的组织建设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6 08: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本质要求,花大力气推进科教融合,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壮大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做出战略谋划,完善科教融合的制度设计“科教融合
2024-03-10 21:54:00
天津以法治力量畅通职业教育良性循环
...国首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地方性法规施行天津以法治力量畅通职业教育良性循环漫画/高岳 □ 本报记者 范瑞恒□ 本报通讯员 丛丽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办学模式,是加快构
2024-03-24 02:19:00
...在创新,首要是人才。要下好人才队伍建设“先手棋”,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做好育才、引才、用才文章。当前,加快培育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发展新质生产
2024-06-04 06:50:00
...在创新,首要是人才。要下好人才队伍建设“先手棋”,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做好育才、引才、用才文章。当前,加快培育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发展新质生产
2024-06-04 05:36:00
...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这一重要部署充分彰显了人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
2024-02-07 08:47:00
加大力度“投资于人”
...于人”,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有利于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助力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
2025-03-18 05:50:00
...合的瓶颈问题,探索区域性产教科深度融合发展新模式●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打造汇聚产教资源、促进产教匹配、服务高效对接、支撑全行业发展的产教科融合新型组织□范志忠发展
2024-06-24 03:16:00
...创新链有机衔接,着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人才。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正在成为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高等教育作为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的关键汇
2024-04-02 09:21:00
...生产力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同时,拓宽校地合作广度,畅通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良性循环、协同发展,最大限度释放人才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效能。(荀诗媛 文家燕)
2024-03-25 18:2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治水兴水看新疆丨数字农田让玛纳斯年均节水2个西湖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谢慧变“以前大水漫灌时,渠边就是农田,农民得整夜守在渠边等水;现在精准滴灌,每亩地单次灌水从过去的90立方米减少到35立方米左右……”8月10日
2025-08-17 10:4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燕如 通讯员 叶茂林)“我们常年送货,腰肩容易出问题,现在有绿色通道,还能免挂号费,这样的举措很贴心
2025-08-17 08:0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佘峥)近日,省科协、省教育厅联合公布2025年英才计划名单,全省106名中学生入选,其中52名来自厦门
2025-08-17 08:06:00
全国市政工程最高质量水平 我市一道路工程获国家级荣誉
马銮湾新城南岸新阳大道以北道路一期工程。(厦门路桥百城公司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谢嘉迪 通讯员 周昱延 )近日
2025-08-17 08:06:00
●苏威强开渔喽!昨天,是厦门海域开渔的日子。在这个充满期待与收获的季节,一趟趟渔船满载返港,带鱼、鱿鱼、鲳鱼等渔获将新鲜上桌
2025-08-17 08:06:00
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 厦门368个社区(村)被抽中
调查员开展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图)扫码可查询被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抽中的厦门368个社区(村),这些社区的居民将参加调查
2025-08-17 08:06:00
持续做强做优 厦门南昌海铁联运“天天班”开行2000列
昨日,第2000列“丝路海运”海铁联运“天天班”47622次从厦门国际物流港出发,驶向江西向塘国际陆港。(陆逸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付森 郭靖)昨日
2025-08-17 08:06:00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揭晓我省2名个人1个集体入选河北日报讯(记者高珊)8月16日晚,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揭晓,全国有9名个人
2025-08-17 07:27:00
河北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一批“十四五”重大能源项目稳步推进河北日报讯(记者冯阳)打开河北能源地图,一个个重大工程项目勾勒出新型能源强省的崭新图景——坝上地区
2025-08-17 07:29:00
我省首例用地用林联动审批项目获批河北日报讯(记者苑立立、师源)8月6日,迁安市金隅产业园大桥新建工程项目用地正式获得河北省政府批复
2025-08-17 07:30:00
一份早餐,传递城市温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关爱计划”温情启幕
8月15日上午,由东城街道昌北社区与当代购物中心共同发起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关爱计划”活动在当代购物中心温情启幕。此次活动以赠送爱心早餐与降温礼品为载体
2025-08-16 17:14:00
2025淄博市全环境立德树人“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举行
近日,2025年淄博市全环境立德树人“同上一堂思政课——跨时空对话”活动举行。本次活动以“与子同学 逐梦启航”为主题,通过沉浸式观影
2025-08-16 17:14:00
东港农商银行与山东港口日照港集团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为深度融入日照市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战略部署,落实市委、市政府“强港、兴产、活城”工作要求,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做好
2025-08-16 17:15:00
音乐+美食+潮玩!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夏夜狂欢启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郭华春2025年8月15日至16日,长河街道依托高地美食街有FUN街区,举办“乐享长河 缤纷一夏”社区消夏音乐季暨有FUN街区邻里美食节
2025-08-16 17:15:00
4000公里奔赴!协和学子赴青春之约,传承兵团精神
2025年暑假,山东协和学院“传承沙海老兵志,声润昆玉践初心”实践团,跨越4000多公里山海奔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四十七团
2025-08-16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