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百亿粽子市场的“甜与咸”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6-25 09:52:00 来源:新周刊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深燃

(ID: shenrancaijing)

作者:邹帅

过了端午,还会有人吃粽子吗?

答案也许又要像争论“粽子是甜的还是咸的”一样,两派对立。在南方地区,粽子日常也能走上餐桌,生产各类口味手工粽子的工作室也数不胜数。而在北方,一般过了端午很少有人再想起粽子,就连“粽子第一股”五芳斋的经销商数量,北方地区都是垫底的。

近几年,粽子在口味上卷来卷去,肉粽、蛋黄粽已经不够了,还要有更顶尖的食材,鲍鱼、虾仁、瑶柱、虫草。食材顶尖不够,还要有趣,螺蛳粉粽子、火锅粽子、榴莲粽子,你永远不能低估中国人在糯米+万物上的想象力。

热闹归热闹,很难超越季节性、时令性的限制,这是粽子携带在基因里的问题。再加上粽子相比其他传统节日食品,更讲究新鲜,保质期短,但凡是有一点不对,口味就会大打折扣。

变化就发生在今年。包装“瘦身令”发布,厂家不能在包装上获得额外油水了;原材料价格每年都在上涨,粽子的价格也越来越贵,企业采购开始收敛;新消费品牌们也找不出花样了,卷不动了。上市不到一年的五芳斋业绩下滑,股价也下跌快一半,反倒是偏安一隅的手工鲜粽更受欢迎,也不必承担较大的营收压力。

能确定的是,中国人需要节日,更需要粽子。而真的靠它赚钱的人想问的却是:怎么才能让人在不是端午的日子里,也需要粽子?

粽子,今年不卷了

每到端午,关于粽子的话题往往会围绕几个重点展开。

先是口味之战。南方地区偏爱的,以浙江嘉兴出产的粽子为主,五芳斋等知名粽子品牌也都来自嘉兴。江浙、广东、闽南、西南的粽子风格各有千秋,但其共同点是,多为肉粽,蛋黄、猪肉最为常见,海鲜粽也在近几年颇受欢迎。

北方粽子几乎很难细分出流派,大多是黄米、白米包成,加一颗红枣。馅料上,北方粽子颇为保守,豆沙已经是最独树一帜的存在了。

粽子应该是咸的,还是甜的?这个争论从中文互联网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没停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泾渭分明的观点,给粽子市场带来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品牌们纷纷在馅料创意上卷起来,松茸、黑松露、鲍鱼都稍显保守,胆子大的连螺蛳粉粽、麻辣火锅粽、辣条粽、泡面粽都敢做,榴莲、奶茶、紫薯、青梅这些甜口粽也逐渐在粽子市场拥有一席之地。

百亿粽子市场的“甜与咸”

(图/pexels)

再是礼盒之战,买椟还珠的故事常在粽子身上出现。在电商平台上搜索粽子,更抓人眼球的并非粽子本身,各家品牌都把自己体面奢华的包装放在主图上。最常见的,是硬纸壳材质的纸盒包装,长宽各30厘米的大盒子,盒中还有分格。竹编篮、铁盒、实木盒也不在少数,且以双层居多,礼盒中除了粽子往往还有咸鸭蛋、酱鸭、绿豆糕。

虽然也有网友表示,自己还是收到了带有层层机关的礼盒,一打开就两个粽子,但今年的情况已经有所收敛了。深燃在电商平台上看到,动辄四五百块钱,里三层外三层的粽子礼盒变少了。稻香村、知味观、五芳斋、陶陶居这些知名品牌的礼盒,以200-300元价位的产品为主,礼盒里有4-8款粽子,每个粽子只有简洁的真空包装。

今年端午关于粽子的讨论,似乎没有往年热烈。原因在于,以上两个话题中心,今年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口味上,创意显然已经快被用完了,很难出现让消费者愿意尝鲜的新口味。有从业者表示,猎奇款的粽子只是廉价且无用的存在,往往只是冲一波热度,被遗忘的速度非常快,反倒是高端食材如松茸、黑松露口味的粽子能逐渐被常态化,因为也正好满足了消费者送礼的需求。

每年都在星冰粽上不遗余力搞噱头的星巴克,今年也没拿出更新鲜的产品。

礼盒上的变化源于去年市场监管总局的包装“瘦身令”。该规定主要是限制月饼和粽子包装的层数和材质,包装层数由不超过四层改为不超过三层,销售价格在100元以上的月饼和粽子,包装成本占销售价格的比例从20%调减为15%,销售价格100元以下的月饼和粽子,包装成本占比保持20%,且包装不应使用贵金属和红木材料。

口味和礼盒上都不再能卷出新花样,粽子退烧,回到本质,也是情理之中。

一年就爆一次,谁在赚钱?

和月饼一样,粽子是极具时令性特点的品类。然而,看起来一年只能火爆一次的粽子,这个市场实际上并不小。五芳斋招股书中提到,2021年中国粽子市场规模约为84亿元,未来三年预计以7%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24年市场规模有望超百亿元。

近百亿的市场中,赚钱的都是谁?

在中国数据研究中心今年6月发布的《2023中国粽子行业白皮书》中,粽子市场的贩卖形式被分为新鲜粽子、速冻或真空包装粽子两种,其中速冻或真空包装的粽子需求量持续高于新鲜粽子。

五芳斋、稻香村、陶陶居等知名粽子品牌,主打的都是真空包装粽,工厂批量生产,经由实体店、电商、授权经销商等渠道销售。需求带动收益,第一批在粽子市场淘到金的,就是此类品牌企业。百草味、良品铺子、喜茶等新消费品牌也有粽子品类,但由于产品较少且非主流,很难和以上品牌相提并论。

五芳斋,也是这个赛道的第一个上市公司。参考五芳斋已披露的财务数据,我们可以找到粽子市场的两点重要信息。

百亿粽子市场的“甜与咸”

(图/pexels)

首先,粽子品类的毛利不算低。据五芳斋已披露的财务数据,2018年至2022年,五芳斋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5.24%、45.43%、44.57%、43.24%和37.49%,保持在40%左右。五芳斋旗下以粽子品类为主,贡献超一半的营收,其他甜点的类目较少,40%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粽子的毛利水平。有业内人士向深燃证实,包装类粽子的毛利确实不低,一般都能做到40%-60%。近几年,五芳斋的营收常有起伏,2022年总营收下降14%,粽子品类下降13%,但如此高的毛利水平,至少能代表粽子这一行的赚钱能力。

其次,粽子这行最赚钱的可能是经销商,而非上游的品牌企业。某知名粽子品牌的经销商元莉告诉深燃,这一行的经销商“贫富差距”很明显,经销商和品牌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微妙。她解释,无论品牌赚不赚钱,一般来说经销商都是赚钱的,“不同级别的经销商,从品牌手里拿货的成本差得不少,销量也不一样,差距就是这样拉开的。”元莉今年才开始佛系做经销,没在渠道上太下功夫,自然也没订太多货,而她能给消费者的折扣已经是市场价的75折了。她介绍,粽子这行,做大经销是最赚的。

毛利率高,有自己成熟产业链的知名企业是赚钱的。经销商也高兴,包装类粽子的品牌集中度较高,一个端午肯定能大赚一笔。

业内人士均表示,如今粽子市场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即手工鲜粽越来越受欢迎,入局者越来越多,销量和盈利状况也很可观。包装类粽子品牌一般有自己的工厂,出货速度和出货量相对有保证。手工鲜粽正好相反,以工作室、手工作坊为主,一般是预定制,在南方地区尤为常见。元莉表示,除了端午节,南方人也经常吃粽子,生意不错的中型粽子工作室数量不少,也很受认可。

“农历四月初,到五月初五之前,这一个月几乎每天订单都是满的。”湖南艳子肉粽店主英子告诉深燃,他们家做了十年手工粽子,价格从两块五一个,随着物价涨价到7块钱一个,从只有几个基础款,到现在品类更多,甚至有内含7个蛋黄,重1斤,售价30元/个的“七龙珠粽子”,她也是眼看着手工粽这一行越来越大。“南方人做粽子的很多,但也是近几年才慢慢做成生意的,我们小区靠近株洲本市最大的综合批发市场,以前就我们一家做私房粽,现在有三四家在做,生意都很好。”

今年端午前后,艳子肉粽店里卖出近千个粽子。“订单从早到晚排满,早上5点起来买食材开始包,一直到晚上11点才能结束。”

深燃在各类社交平台上也看到,手工鲜粽的商家的商业模式几乎一样。先有一个自己的工作室或店面,提前一天接单,次日现做,当天发出。商家们发现,手工鲜粽的企业定制单很多,来自个人消费者的复购也远比包装类粽子可观。

急需解开时令性的枷锁

“粽子现在还是以做实体为主,目前没听说谁在大搞月饼券那样的东西。”在元莉看来,粽子这行虽然毛利比较高,需求量大,但商业模式走的还是老一套,“月饼已经在玩虚拟的概念了。”

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是,曾经的吸金大法月饼券、大闸蟹券,总归是玩资本游戏,钻市场空子,如果想长久地做“吃的生意”,这一套行不通。不过,在从业者看来,这同时也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粽子这行多年来始终固守传统的销售模式,会让增量越来越难找。

元莉向深燃举了个例子,在粽子经销方面存在一个悖论。“粽子属于生鲜类的产品,不像月饼高油高糖,储存时间相对长。粽子基本上是做一批卖一批,经销商拿货的话是一次性付了货款,拿到货去卖。”元莉说,这个机制下,品牌和经销商之间的感情很复杂,“又爱又恨。”原因在于,经销商一下拿到很多货,品牌方面库存压力小了很多,“但是压力转移到经销商身上之后,这就很考验端午期间的销量,因为过了这个节点,销量的下滑是断崖式的。那经销商为了尽快出货,端午节后的价格可能会异常便宜,这反过来会对品牌正常出货构成困扰。”

说白了,粽子之所以会陷入“死循环”,还是因为其时令性特点太突出。英子也说,端午前后月出万余个粽子,其他11个月,每个月也就出两三百个。

参考五芳斋的财报数据,2022年其营业收入为24.62亿元,同比下降14.87%,粽子品类总营收17.48亿元,同比下降12.97%。今年一季度,五芳斋营收2.16亿元,同比下降28.74%。

在2022年年报中,五芳斋对业绩下滑的解释是,端午前因为疫情大量门店关门,销售不畅。可见,一个端午的销量不理想,会直接带来粽子品牌业绩的乏力。上市还不到一年的粽子第一股,能否交出一份让外界满意的答卷,全要看今年端午的表现了。

百亿粽子市场的“甜与咸”

(图/pexels)

今年,情况变好了吗?元莉表示,她经销的礼盒多达十余种,从不到100块钱的小礼盒,到包含瑶柱、鲍鱼、虫草等共计14种风味粽子的大礼盒,“我一周出了2000块钱左右的货,大多都是一百多块钱的中等礼盒,用来自己吃或者送礼。”参考以往同行的情况,元莉说,今年订大礼盒的人少了很多。

手工粽也是一样。今年在英子家订礼盒的企业也变少了,“现在私企的节日福利预算在缩减,比起粽子,很多企业会选择发购物卡这种更经济实惠的礼品。”

粽子在涨价,企业在缩减开支,礼盒包装遇到“瘦身令”,商家从包装上能拿到的利润空间更小了,这都让粽子陷入了更加尴尬的局面。

很多业内人士会为粽子鸣不平,明明是平时也可以上到餐桌,真材实料的传统食品,又不像元宵、月饼那样高油高糖,怎么就是很难形成常态化,逾越时令性的影响呢?

做了多年粽子,英子表示,粽子身上一直存在咸甜之争的对立,这不是空穴来风,粽子和元宵、月饼相比,地区性的口味差异实在太大了,众口难调,品类细分太多。

英子举例,就连同样爱吃咸粽子的南方人,都在粽子上有各种各样的讲究。“比如五芳斋属于江浙口味,湖南人就吃不惯。湖南人喜欢吃有嚼劲的,江浙的喜欢把糯米用水泡一晚上再包,肥肉放的也比较多。江浙的粽子还喜欢在米里面拌花雕酒,湖南的口味就会换成胡椒。”

咸和甜的对立,带来了讨论,带来了创新,同时也让粽子很难穿越南北差异,一统全国人民口味。粽子能做的,就是像它现在正在做的一样,脚踏实地,真材实料,在咸与甜、南与北的拉扯中,找到平衡。

应受访者要求,元莉、英子为化名。

读完点个【在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5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情况在目前主营粽子的企业中唯一上市的“粽子第一股”五芳斋发展中可以体现一二。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五芳斋营收净利双降
2023-06-21 00:34:00
遏制“天价粽”成效明显
...类陈列——在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间写字楼内,五芳斋北京分公司负责人陈泗军和同事正在为端午营销忙碌。 打开一款印有五芳斋标识的红色纸质礼盒,一个塑料托盒里盛放着1
2023-06-22 02:54:00
已售罄!一盒8个粽子8349元,月销2000+,被谁买走了?
...约3.83元一个,猪肉粽稍微贵点,但一个也仅需4.29元。而五芳斋竹锦五芳礼盒售价298元,以竹篮为包装,净含量为1
2023-06-22 12:25:00
端午粽子步入销售高峰,产品创新瞄准健康化
...热销期5月21日,北京市东城区新世界百货、盒马等超市,五芳斋、仿膳、全聚德、北京稻香村、苏州稻香村、美心、诸老大、广州酒家、锦华、集味轩等品牌均搭建起粽子礼盒促销堆头,售价在
2025-05-28 22:43:00
粽子江湖之战:老字号“五芳斋们”被同行挤压,粽子市场缺乏励志故事
...为很多企业抢滩节日经济的重要“法宝”,而这也挤压了五芳斋、真真老老等粽子企业的生存空间,如何跳出粽子保证业绩增长,是摆在“五芳斋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百元以下礼盒较受欢迎端午临
2024-06-06 14:03:00
...企业正从全产业链着手,改变传统糕点的固有印象。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炜在谈及五芳斋如何迎合新消费趋势,打造节令美食品牌的创新之路时提到,当下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
2024-03-14 11:58:00
“瘦身令”后首个端午,过度包装禁而不止、“天价”粽卷出新高度
...记者也注意到,部分企业也开始自觉推广简化包装。根据五芳斋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对包装物进行瘦身,其中粽子礼盒包装体积缩减了58%。 付学军也表示,加强监管力度
2023-06-21 00:01:00
今年“粽”头戏又有新亮点
...粽子也成为商家的“试水产品”。 记者了解到,像今年五芳斋、御品轩、榴芒一刻等品牌就推出了以臭闻名的奇特口味粽子,包括水果界的臭味“扛把子”榴莲粽,以臭闻名的臭豆腐粽,以及去年
2023-06-21 14:23:00
端午节新老口味粽子“舌尖争霸”,青岛脂渣粽子强势出圈
...足。5月28日,记者走访商超发现,商场货架中除了摆放着五芳斋、三全等品牌粽,还有很多现包现蒸的热粽子,比真空包装粽更受市民青睐。商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热粽子有豆沙味、板栗味、
2025-05-28 18:4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9月10日,在“以创新激发消费潜能,平台企业大有可为”的线上论坛中,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朱玉、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蔡跃洲都充分肯定新发布的高德扫街榜
2025-09-11 13:25:00
9月9日,YouthPick全球青年优选榜正式启动,该活动由欧亚商业联盟及 BlueHorse Hub(蓝马共创中心)主办
2025-09-11 13:25:00
国产高端主控芯片模组厂在江北新区投产固态硬盘“大脑”,南京造!南报网讯(通讯员胡晓靓记者夏思宇)身处数字化时代,固态硬盘(SSD)是掌握系统运行速度
2025-09-11 08:50:00
8个月引来24个项目,建邺招商“亿”军突起9月,德国奥乐齐首进南京建区域总部□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卫凌云 通讯员建投宣招商热潮涌
2025-09-11 07:44:00
南瑞继保发挥“头雁效应”,带领全产业链跑出中国智能电网自主创新路让产业链“筋骨”更壮“血脉”更通□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国网湖南衡阳站
2025-09-11 07:44:00
近30家赣企参展投洽会 江西前沿科技亮绝活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陈春伟报道:9月8日至9月11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投洽会”)在福建厦门举行。江西组织近30家优质企业参展
2025-09-11 06:36:00
2025服贸会丨走进贵州展区 一睹服贸“新”风采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钢园区举办。其间,贵州将以“开放贵州,创新服贸”为主题设立展区
2025-09-11 03:24:00
烟台高新区多家企业入围第十届“创客中国”时空信息大赛决赛
胶东在线9月9日讯(通讯员 郭健)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主办
2025-09-11 03:03:00
8月28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阿尔勃特空间智能(河北)视觉技术有限公司展示区,公司副总经理朱晓明用语音进行操作,要求机器人“鲁班1号”打好对应工位的螺丝
2025-09-10 08:27:00
第六届中国人工智能大赛在厦启动 描绘“数实融合”新图景
扫码了解详情厦门网讯(厦门日报全媒体记者 翁华鸿)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持续迭代演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一场高规格的人工智能盛会再度在厦门启航
2025-09-10 08:27:00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周伯文:“人工智能+供应链”创新成果将在厦涌现
周伯文。(厦门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火炎 摄)厦门正在全力推进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建设,一批“人工智能+供应链”的创新成果有望在此加速涌现
2025-09-10 08:58:00
随着中报陆续披露,在今年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普遍承压的大环境下,鱼跃医疗交出了一份营收、净利双增的亮眼答卷,其中海外业务同比增长26
2025-09-10 09:17:00
上海时尚之都的形象深入人心,时装之外,上海还是一座美妆之城。今年8月,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 CBE·胡润中国彩妆品牌TOP50》报告
2025-09-10 10:55:00
当消费市场从规模竞赛转向价值深耕时,一场以民生需求为罗盘的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
2025-09-10 10:55:00
青岛锐智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鲁网9月10日讯(记者 葛万彩)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形势下,青岛锐智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靠科技人员自主研发
2025-09-10 1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