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向海图强看广东|以产兴城 “蓝色经济”破浪向新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11-17 11:03:00 来源:关注健康

来源:极目新闻央视网消息(记者魏鑫)因海兴城,向海图强。有“中国海鮸之乡”美誉的潮州饶平县,海鮸年产值超11.2亿元,占全国产量71%。依托丰富养殖资源,饶平县已搭建起集种苗、养殖、饲料、加工、流通、餐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逐步构建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体系,带动居民增收。在汕尾,与徐徐海风一同吹到海滩的,是千亿级海洋能源和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凭借丰富的海上风力资源,汕尾在海上风电上发力,搭建起囊括大型海上风机整机、叶片研发、生产制造等产业的海上风电产业基地,带来的就业、税收和产能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向海图强看广东|以产兴城 “蓝色经济”破浪向新

2022年广东省海洋产业增加值构成【图源:《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3)》】涉海重大项目持续发挥扩内需、稳增长的“压舱石”作用。《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3)》(下称《报告》)显示,2022年全省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占地区生产总值14%,海洋经济总量已连续28年居全国首位。记者日前参与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广东省委网信办主办的“向海图强看广东”大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时采访了解到,广东海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在海洋产业与数字经济加速融合的趋势下,一系列新兴产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增效链: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广东造”续写新光彩造船是广东传统优势产业之一。《报告》指出,2022年,广东省海洋船舶工业增加值为55.3亿元,同比增长10.6%。全省造船完工量为249.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7%,增幅高于全国水平12.3%。产品升级方面,全球首艘苏伊士型LNG双燃料动力油船“GREENWAY”号、国内首艘甲醇双燃料5万吨级化学品/成品油船等重点产品陆续交付;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面向深海万米钻探的超深水科考船--大洋钻探船实现主船体贯通……产品升级亮点纷呈。

向海图强看广东|以产兴城 “蓝色经济”破浪向新

全球首艘具有远程遥控和开阔水域自主航行功能的科考船母船“珠海云”号【图源: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创新驱动产品革新,立足会造“老”船也会造“新”船,不少企业着眼新赛道,布局研发自动驾驶等新技术。位于珠海的云洲智能公司参与制定中国无人船艇标准,公司产品销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介绍,去年自然资源部南海调查中心通过“作业母船+无人船”的集群测绘作业模式,引进5艘云洲智能L25C海洋调查无人船,完成了珠江口海域2728平方公里测量,“将调查测绘效率提升了数倍”。同样在珠海,全球首艘具有远程遥控和开阔水域自主航行功能的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在广州下水,为我国开展海洋科考、拓展海洋科学、助力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利器"。从大国重器到新型无人船,守正创新是产品升级的源动力。造船技术不断自我革新,给广东造船传奇留下一笔笔浓墨重彩的生动注解。财富链: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海上制造"着墨经济增长点多地加速推进产业升级,也让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电力业等海洋新兴产业充满机遇。《报告》显示,2022年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210.8亿元,同比增长18.5%,占海洋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3.3%。

向海图强看广东|以产兴城 “蓝色经济”破浪向新

2018-2022年广东省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及占海洋产业增加值比重【图源:《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3)》】记者在三一海工“灯塔工厂”内的一个工作岛上看到,小到钢板的分拣,大到十多吨桅杆的装配,基本可以实现自动化。“目前生产的国产率基本达到了100%。”在三一海工海外营销公司总经理唐伟斌看来,自主生产关键零部件能有效降低被“卡脖子”的概率。靠创新驱动产品升级,三一重工从一家小焊接材料厂,逐步成长为一家工程机械制造企业,装备连续15年国内销量第一,在业内率先实现全系列电动产品的规模量产和批量交付,其岸桥、场桥、散料机械等产品远销欧美、亚太、中东等地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另一条赛道,汕头市依托海面丰富的风力资源,用“大风车”转动高质量发展“齿轮”。据介绍,南澳勒门海上风电项目自2021年投产以来,每年可节约标煤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5万吨。2022年,11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汕头并网发电,中国海上风电正式进入11兆瓦时代。新兴产业在各个城市崛起,本质是全产业链条聚集下的效益外溢。对企业来说,扎堆生产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增进商贸和交流,反过来驱动供应链科技水平和产品力的提升;对城市来说,吸引一两个龙头企业落户,往往能发挥新兴制造业的聚焦效应,吸引一大批相关企业,使城市在新兴产业中占得一席之地。在一批龙头企业的探路示范下,“四个一体化”(研发设计一体化、工艺流程一体化、生产制造一体化、检验检测一体化)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鲁能新能源产业基地、固韩重工海洋装备生产基地等海上风电产业项目陆续在汕头落地,一条依托海上风电的全产业链条在粤东铺开。得益于风力产业提速,去年广东海洋电力业增加64.9亿元,同比增长44.2%;其中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140万千瓦,累计建成投产装机容量约791万千瓦,占全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的26%,居全国前列。记者了解到,2022年广东投入海洋经济发展资金2.95亿元,用于支持海洋电子信息、海上风电、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天然气水合物、海洋公共服务等产业的36个项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除了资金扶持,广东还在便利的营商环境下,充分利用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和技术外溢,积极推动本土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下游产业发展,构筑起更为成熟的全产业链条,带来极其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智能链: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产业图谱迈向自动化数字技术与海洋深度融合,是海洋产业升级另一动能。记者走访广东港口和养殖基地发现,“5G”正在向海里延伸,服务渔船安全生产、海上牧场、海产养殖等应用场景。在阳西县青洲岛一处海洋牧场内,渔民通过5G数字渔船系统,能及时了解天气预警、通知公告、政策法规等实用信息。一旦渔船发生突发情况,渔民能够通过App一键求救,第一时间获得救援和帮助。得益于由5G、云计算、物联网和“GPS+北斗定位”组成的数字渔船系统,对渔船海上作业的全天候动态监测不再是难事。数字化在海上牧场的另一处应用场景,则是对水产养殖全过程进行数据采集和存储,实现渔业领域全产业链数字化管控,阳西县已打造了全连接、智能化、无人化的海洋牧场。

向海图强看广东|以产兴城 “蓝色经济”破浪向新

深圳妈湾智慧港【图源: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全自动化码头--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进入设备调试期,深圳盐田港实现华南首个前装5G设备的远控轮胎吊常态化商用、在“5G+智慧港口”创新应用取得新成果,汕头中澎二海上风电场、大唐南澳勒门海上风电场、外罗风电场等区域的5G网络实现连片覆盖……科技驱动下,海洋产业数字化应用场景正不断拓宽,助力发挥海洋经济的“引擎”作用,将蓝色动能传至更远处。(来源:央视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7 14: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上升至75位,圆了百年“东方大港”梦。以港促产、以产兴城,嘉兴滨海区域“百亿企业群、千亿产业带”培育成效显现,2021年以占全市5.8%的土地面积贡献了约15%的规上工业总产
2024-01-24 06:59:00
向海图强 广东发力“蓝色经济”再造“海上新广东”
...再造“海上新广东”的引擎和发展新动能。10月30日,“向海图强看广东”大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现场。张璐 摄10月30日,“向海图强看广东”大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据介绍,广东
2023-10-30 22:23:00
广东拥有我国最长的大陆海岸线,海域面积居全国第二,海洋经济总量约占全国1/5,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近年来,广东强力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按照“疏近用远、生态优先”的要求,腾出近海空间
2023-12-26 07:35:00
...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广东省委网信办主办的“向海图强看广东”大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日前举行。采访团队在14个沿海城市寻滩听浪,观蓝赏绿,感受当地得天独厚的滨海资源。记者采
2023-11-09 17:13:00
广东海洋大学:践行“四个向海” 培养服务海洋强国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洋人才培养的摇篮,广东海洋大学因海而立、由海而兴、向海图强,围绕服务国家海洋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积极践行“四个向海”人才培养思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
2024-05-07 16:58:00
...轮越南—中国香港航线首航,涉海创新载体加快建设……向海而生、向海而兴,粤港澳大湾区扬起海洋经济“风帆”,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增添“蓝色动力”。位于深圳南山区的孖洲岛,船坞吞吐、吊
2023-12-01 15:58:00
国联水产集团与海洋壹号基金达成战略合作,共筑蓝色经济新高地
...从研发到冷链物流的卓越品质与产业链实力。政策引领:向海图强的时代使命广东省委黄坤明书记在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明确,“要以更大力度、更快行动发展海洋经济,以新的更大成效
2025-08-07 19:10:00
逐梦深蓝!珠海这场主题沙龙,聚焦海洋新质生产力
...经略海洋能力和核心竞争力,6月8日下午,“逐梦深蓝,向海而‘新’——聚焦海洋新质生产力主题沙龙”在南方海洋实验室举行。此次活动由南方海洋实验室与中山大学主办,珠海市海洋发展集
2024-06-10 02:08:00
探寻粤西“蓝色药库”的“税动力”
...规划》,对发展海洋生物医药开发全链条谋划布局,积极向海问药,打造粤西“蓝色药库”。第33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期间,国家税务总局湛江市税务局围绕“税助发展 向新而进”主题,4月11
2024-04-18 00:09: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织就金融“芯”网: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创新服务芯片产业链
在山东“强省会”战略引领下,济南正奋力打造国内重要的集成电路(芯片)产业高地,当前已形成“上游材料/设备—中游设计/制造/封测—下游应用”的完整架构
2025-11-14 12:06:00
友邦人寿推出“传世充裕”年金产品,重磅升级“致相伴”养老·传承综合解决方案
近日,友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友邦人寿”)正式推出《友邦传世充裕年金保险(分红型)》(以下简称“传世充裕”)。该产品以“享充裕
2025-11-14 11:54:00
工行贵阳分行深化GBC联动 织密农民工民生保障金融网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安海力)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工行贵阳分行始终坚守“金融为民”初心使命,以深化GBC联动机制为重要抓手
2025-11-14 09:49:00
苏文电能、江苏有线等成立新能源产业发展公司
近日,江苏视界新能源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9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智能无人飞行器销售
2025-11-14 10:00:00
中国铁建、国通信托在内蒙古新设置业公司
近日,内蒙古铁信兴合置业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等
2025-11-14 10:00:00
铜仁:金融“活水”润油茶 赋能乡村振兴新图景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陈雨怡)深秋时节,黔东大地层林尽染。在“中国油茶之乡”玉屏侗族自治县,23.45万亩油茶林迎来了丰收季
2025-11-14 10:20:00
工行六盘水分行“惠商贷”赋能小微星火 深耕凉都百业热土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龙腾宇)截至2025年9月末,工行六盘水分行依托创新普惠信贷产品“惠商贷”,成功为辖区内近百户小微商户提供贷款支持
2025-11-14 10:20:00
工行毕节分行:“电商e贷”打通电商小微资金“经脉”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王毫)近日,工行毕节分行精准把脉当地电商企业痛点,创新运用“电商e贷”产品,为贵州某某食品有限公司注入200万元金融活水
2025-11-14 10:20:00
阳光财险:防灾减灾织密民生保障网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暴雨洪涝、地质灾害等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险作为防灾防损、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在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中起关键作用
2025-11-14 10:20:00
工行兴义分行助力企业办理首笔跨境人民币业务 推动企业扬帆“出海”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罗红)近日,工行兴义分行成功为黔西南州某化工企业办理了首笔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涉及金额60余万元
2025-11-14 10:21:00
工行贵阳白云艳山红支行“爱心早餐”传递立冬首缕暖意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张栩铭)晨光熹微,薄雾轻笼,2025年立冬的脚步伴随着渐起的寒意悄然降临。作为区域内具有鲜明特色的“巾帼文明示范岗”网点
2025-11-14 10:21:00
工行贵阳清镇支行送暖入家门:一对一反诈宣传筑牢银发族反诈“防火墙”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喻昭鑫)在信息化浪潮奔涌向前的今天,老年群体如何跨越“数字鸿沟”,有效识别层出不穷的电信网络诈骗陷阱
2025-11-14 10:21:00
工行遵义仁怀支行:金融活水润酒都 匠心服务暖万家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郭开旺)工行遵义仁怀支行始终秉持“金融为民”初心,深耕辖区二手房信贷市场,以专业之力助安居、以务实之举促发展
2025-11-14 10:21:00
工行铜仁北关支行成功落地辖内首个“银发产业云”智慧养老平台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苏春)当前,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精细化,对高效管理、便捷服务和安全保障的要求尤为突出
2025-11-14 10:21:00
华夏人寿、平安人寿两代理人违规 黑龙江监管局予以警告
11月1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黑龙江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王某波(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个人代理人)因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被警告
2025-11-14 10: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