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惊呆科学家!两只水母“合体”了:神经、消化系统全融合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10-23 12:25:00 来源:浅语科技

2023年,在城仓圭美国海洋生物实验室里,科学家注意到水箱里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栉水母个体。

惊呆科学家!两只水母“合体”了:神经、消化系统全融合

与众不同的栉水母个体。图片来源:Mariana Rodriguez-Santiago

它的体型比其他栉水母都大,而且它竟然有两个嘴!城仓圭推测,它是不是由两个受损的栉水母在不经意间合体而成的?

淡海栉水母(Mnemiopsis leidyi),也称“海核桃”,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和黑海的浮游生物,以其透明的身体和发光的栉板而著称,它们的身体呈椭圆形,约手掌大小,通体透明,带有微微的彩虹色光泽。

惊呆科学家!两只水母“合体”了:神经、消化系统全融合

淡海栉水母。图片来源:ocean

栉水母身体两侧有八排纵向排列的栉板,由许多纤毛组成,当这些纤毛摆动时,会折射出美丽的彩虹光。它们的顶端有两个感官器官,称为顶器,用于感知水流和重力,顶器通过栉板的摆动进行游动,看起来就像在水中发出光芒。

为了验证合体的观点,研究人员在不同的时间从不同的地点采集了十只淡海栉水母,并将这些个体分为多组进行实验,每组由两个个体组成。科学家们切下它们的部分叶状结构,并将这些切割的叶片对接在一起,然后用解剖盘固定过夜。

第二天,当科学家们检查这些个体时,他们惊喜地发现,其中有九组成功融合,它们的切口边界已经逐渐消失,上皮和中胶层完美地连接在了一起,仿佛从未被分开过,整个合体过程大约持续了 12 到 18 小时。

惊讶!神经系统竟融合在了一起!

合体后,科学家们对这些栉水母进行了进一步观察。为了验证它们是否真的合二为一,研究团队对其中一个叶片进行了机械刺激,整个融合体都表现出了惊吓反应,轻微地颤抖了一下,这意味着两个栉水母的神经系统也实现了整合。

惊呆科学家!两只水母“合体”了:神经、消化系统全融合

受到刺激的合体水母。图片来源:Kei Jokura

这种惊吓反应是一种典型的神经反射,由栉水母的神经网络控制。当一个叶片受到刺激时,信号通过神经网络传递到整个融合体,导致全身的肌肉收缩和反应。这表明,融合后的神经系统已经能够有效地协同工作,这使得两个原本独立的个体能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反应,它们不再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一个共享信息的整体。

为了更好地了解融合过程,研究团队进行了延时成像。在最初的一小时内,两个栉水母的叶片运动是完全不同步的,但令人惊讶的是,在一个小时后,它们的运动逐渐同步了;两小时后,95% 的叶片运动已经完全同步,仿佛它们之间心有灵犀。

惊呆科学家!两只水母“合体”了:神经、消化系统全融合

图中显示了六次独立移植实验中叶片同步率的变化情况。灰色线表示单次实验的结果,蓝色线表示平均值。可以看到,在移植开始后的最初20-40分钟,同步率较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同步率显著提高,在 100-120分钟时达到95%,这说明融合后的栉水母逐渐实现了生理和行为的同步。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这种现象让人联想到一些科幻作品中的神经同步剧情,如角色们通过神经网络实现共享意识和协同作战的设定。

奇妙!消化系统也融合在了一起!

不仅是神经系统,研究人员还想看看它们的消化系统是否也发生了融合。

研究团队给合体后的栉水母喂食了带有荧光标记的卤虫,并通过显微镜观察食物颗粒的移动。有了荧光标记,科学家可以在显微镜下清晰地看到食物颗粒的运动路径,验证两个消化系统是否真正实现了功能上的整合。

惊呆科学家!两只水母“合体”了:神经、消化系统全融合

图中展示了标记为荧光的卤虫颗粒在栉水母消化系统中的移动情况。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卤虫(Artemia)是一种小型甲壳类动物,体型通常只有几毫米长,大约是一粒米大小,与人类食用的虾类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它们属于同一大类的甲壳纲,但体型较小,通常不会被人类直接作为食物。栉水母则以浮游生物为食,卤虫正是它们的典型食物来源之一。

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食物颗粒能够在两个消化系统之间传递,从一个个体的消化道进入另一个个体的消化道,说明它们的消化系统在功能上也是整合的。

惊呆科学家!两只水母“合体”了:神经、消化系统全融合

研究人员通过观察荧光标记的卤虫如何在这些管道间流动,证明了两个栉水母个体在合体后,消化系统也实现了功能上的整合。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然而,研究人员也发现,两个肛门的排泄时间并不同步,这表明某些功能仍然是独立的,也许这是融合初期的迹象,或者是它们保留了一部分各自的独立性,以应对不确定的环境变化。

淡海栉水母可能无法进行“异体识别”

城仓圭的研究团队意识到,淡海栉水母可能缺乏一种叫做“异体识别”的机制。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异体识别是一种保护机制,它们可以用来识别和排斥“非自我”组织,以防止被外来个体侵占。

在人体器官移植的过程中,正是因为存在这种强烈的异体识别机制,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将移植的器官视为“外来入侵者”,从而产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也是为什么人类在进行器官移植时需要非常匹配的供体,以及在手术后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以防止排斥反应的发生。

但是栉水母似乎没有这种能力,这也许是因为它们在自然环境中不太可能与其他个体长期保持紧密接触。自由生活的栉水母更关注如何在广阔的海洋中独自生存,因此它们进化出了更为简单的“合作”机制,而非“拒绝”机制。

不止栉水母,其他生物也能“合体”

其实,不止栉水母,在自然界中,有许多其他生物也展示了类似的合体现象。

管水母就是其中之一。世界上最大的巨型管水母(Praya dubia),其长度可达到约 46 米,比蓝鲸还要长。

惊呆科学家!两只水母“合体”了:神经、消化系统全融合

管水母。图片来源:Smithsonian Magazine

它实际上并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由无数个叫做“水螅体”的小型生物组成的群体,这些水螅体各司其职,共同组成了完整的生物体。每个水螅体都有特定的功能,例如捕食、消化、繁殖或运动,这些不同的水螅体互相合作,维持着整个群体的生存。

另一个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海绵。海绵是一类非常古老的生物,它们也具有融合的能力。在 2016 年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当两个基因相近的钙质海绵(Clathrina aurea)个体接触时,它们的细胞可以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一个更大的个体。

惊呆科学家!两只水母“合体”了:神经、消化系统全融合

钙质海绵。图片来源:oeco

研究发现,海绵具有一种原始的免疫系统,可以用来识别“自己”和“非自己”(判断基因是否相同),从而决定是否进行融合。这种异体识别机制与人类的免疫排斥反应相似,通过这种方式,海绵能够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同时维持遗传上的同质性。这种融合策略有助于它们更好地适应环境。

回到我们的栉水母,它们是现存后生动物中最早分支的一类,它们的神经网络与其他动物截然不同,但却能实现复杂的行为整合,这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神经系统如何演化的宝贵线索。

在自然界中,“合体”不仅是生物间的巧妙协作,更是生命进化的奇迹之一,它向我们展示了生命如何通过合作而非竞争,突破个体的局限,获得更大的生存优势。这些奇妙的地球生命,让我们再一次领略到自然奇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Jokura, Kei, et al. "Rapid physiological integration of fused ctenophores." Current Biology 34.19 (2024): R889-R890.

[2]Padua, André, et al. "Fragmentation, fusion, and genetic homogeneity in a calcareous sponge (Porifera, Calcarea)."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Zoology Part A: Ecological Genetics and Physiology 325.5 (2016): 294-303.

策划制作

出品丨科普中国

作者丨苏澄宇

监制丨中国科普博览

责编丨董娜娜

审校丨徐来 林林

责任编辑:落木

文章内容举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3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合二为一:科学家发现栉水母可以以惊人的方式融合在一起
科学家们10月7日在科学杂志Current Biology上报告了一个惊人的发现:一种栉水母(Mnemiopsis leidyi)可以融合
2024-10-08 09:59:00
水母的起源与秘密,至少存活5亿年,比恐龙历史还悠久
...看到水母都是透明的,肌肉跟周围的水环境融为一体。有科学家提出水母,其实是从外星来的生命最有趣的论点。一位研究地球上神经系统起源的专家,在研究节水母时,发现他的神经是有一套完全
2023-01-23 10:00:00
无需多次实验,新技术实现单个动物内敲除不同基因
...对于许多疾病来说,其病理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为此,科学家必须进行多次动物实验,针对每个相关基因修饰进行一次实验。但利用新方法,研究人员让每个细胞中只有一个基因被改变,且器官中
2023-09-23 09:27:00
...虫、乌贼、水母、海蜗牛、真菌等。20世纪60年代,日本科学家下村修在水母体内发现了一种叫水母素的物质,它在与钙离子结合时会发出蓝光,蓝光被一种蛋白质吸收,发出绿色荧光。这种捕
2023-06-06 02:25:00
无氧运动更能提高睡眠质量
...定义,只有那些有大脑的动物才需要睡眠。20世纪之前的科学家甚至认为,只有哺乳动物才需要睡觉。直到21世纪初,有人发现,其实很多低等动物也有睡觉的习惯,这才打破了哺乳动物对睡眠
2023-11-01 15:24:00
...胞》期刊,并被选为封面文章。“内卷”从胚胎阶段开始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在胚胎阶段大脑中的神经干细胞之间,上演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戏码。利用新开发的嵌合体标记和追踪系
2023-04-17 05:14:00
水母是如何吃饭的?中科院海洋所开启奇妙海洋探秘之旅
...洋生物演化与环境适应实验室,观看深海地质考察成果及科学家精神专题展示。 现场举行了海洋科技互动实验,《水母摄食观察: 水母如何吃饭?》《赤潮也怕“吃土”》《一杯沧海: 杯子
2023-05-21 13:38:00
两个基因是“幕后推手”
...杂志。神经干细胞竞争在大脑中上演早在1975年,西班牙科学家赫尼斯·莫拉达就在果蝇中发现了细胞竞争现象。随后的50年里,科学家以果蝇为研究对象,逐步揭示了果蝇中细胞竞争的特性
2023-04-25 01:28:00
...疾病的复杂性,人类目前还未发现有效的治疗药物。经过科学家长期实验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淀粉样蛋白假说认为细胞外淀粉样蛋白β(Aβ)沉积是该疾病的根本原因。Aβ假说认为,A
2024-07-05 19:5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曹丽珍近期,金融机构2026年度秋季校园招聘大幕(以下简称秋招)开启。当前,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推进
2025-10-16 07:38:00
南报网讯(通讯员宁数轩记者马道军)10月15日,记者从市数据局了解到,由南京大数据集团牵头建设运营的南京数据要素创新中心——“宁数服”近日成功入选首批“江苏省数据产业公共示范平台”名单
2025-10-16 07:39:00
南报网讯(记者王国俊)10月13日,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三大电信运营商相继官宣eSIM手机商用试验获批。昨天记者从南京相关运营商获悉
2025-10-16 07:39:00
千米产线“擀面皮” 火红钢坯变钢卷
以 “高智绿” 三重发力筑牢南京钢铁产业根基,探访梅钢热轧厂——千米产线“擀面皮” 火红钢坯变钢卷梅钢热轧产线厂房外景
2025-10-15 08:08:00
南报网讯(记者朱旖旎通讯员汪维)近日,栖霞区人工智能产业链新联会正式成立。这是我市首家聚焦于人工智能产业链的新联会,旨在搭建政企沟通桥梁
2025-10-15 08:08: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10月16日—19日,2025厦门国际时尚周将在厦门中山路、鼓浪屿等文旅地标举行。本届时尚周以“自在发生”为主题
2025-10-15 08:21: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10月14日,为期3天的2025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全国赛在雄安会展中心开赛
2025-10-15 08:24:00
“正大杯”2025年全球大学生就业创业实战大赛全国总决赛首轮赛事圆满收官
10月11日至13日,"正大杯"2025年全球大学生就业创业实战大赛全国总决赛首轮赛事在北京圆满举办。本届大赛以"创未来
2025-10-15 09:08:00
兴业银行“消保大模型智审平台”获评AIIA“2025年度人工智能金融专项优秀案例”
东南网龙岩10月14日讯(通讯员 肖夏玲)近日,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以下简称AIIA)、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
2025-10-15 09:40:00
京东11.11开场, 海外用户大件也包邮,收货更快更省
10月14日,京东11.11惊喜开放日在京举行。身处海外的华人用户,只需通过京东 APP 进入全球售平台,即可同步享受 “又好又便宜” 的购物体验
2025-10-15 09:45:00
锐志机械圆满收官PACK EXPO拉斯维加斯:聚焦纸袋包装的可持续发展
锐志机械圆满完成于9月29日至10月1日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 PACK EXPO 参展工作。作为全球具有影响力的包装行业盛会之一
2025-10-15 10:08:00
百世软件推AI商品智能管理功能:一键上架,助力卖家高效出海
10月14日,百世集团旗下百世软件正式宣布,其面向海外市场的核心产品千易软件全新上线AI商品智能管理功能。该功能深度融合AI技术
2025-10-15 10:39:00
政府点单 企业接单 郑州航空港发布首批45个招商场景清单
大河网讯 近日,郑州航空港正式发布《郑州航空港区2025年第一批招商场景清单》,围绕十大产业集群系统性开放45个具体发展场景
2025-10-15 11:02:00
中国移动咪咕多部短剧获奖,闪耀2025视听中国马栏山微短剧之夜
2025年10月14日,“2025视听中国马栏山微短剧之夜”在湖南圆满落幕。此次活动由中国网络视听协会、湖南省广播电视局
2025-10-15 11:09:00
容声冰箱发布权威净味报告 IDP双净2.0技术可净化百种食材异味
鲁网10月15日讯10月14日,容声冰箱举办“开新世界杯 主动净味 领鲜11.11——容声冰箱100种净味”发布会。本次活动聚焦于现代家庭冰箱普遍面临的“异味”问题
2025-10-15 11: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