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育儿

大脑世界的“内卷”从胚胎发育开始

类别:育儿 发布时间:2023-04-17 05:1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本报记者 刘如楠

当人们感叹社会陷入“内卷”时,殊不知,“内卷”之战从胚胎发育阶段就打响了。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吴青峰团队首次证实了脑发育过程中神经干细胞之间的细胞竞争现象,并揭示了影响其作用的正负调控因子、时空属性和分子特征。

近日,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发育细胞》期刊,并被选为封面文章。

“内卷”从胚胎阶段开始

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在胚胎阶段大脑中的神经干细胞之间,上演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戏码。

利用新开发的嵌合体标记和追踪系统,吴青峰团队发现,在胚胎鼠大脑中,不同基因型的神经干细胞有着不同的发育结果:有的发生明显的克隆性扩增,有的走向凋亡,有的甚至被邻近细胞吞噬。

它们为何会有如此迥异的命运呢?

带着这个疑问,研究人员鉴定出两个可驱动神经干细胞竞争的关键因子——Axin2和p53。也就是说,哪个干细胞没有Axin2,哪个就会在嵌合体环境中成为失败者,面临被清除的命运。而那些p53发生突变的干细胞,会显著扩增,成为优胜者。

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大脑中的干细胞竞争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且Axin2可通过调控p53蛋白的稳定性介导细胞竞争。

10%“卷王”产出30%脑神经元

“基因嵌合体诱导技术由研究者操作,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人为因素。我们希望通过内源性研究进一步探究干细胞之间的竞争。”吴青峰对《中国科学报》说。

自此,吴青峰团队便开启了神经干细胞的克隆分析工作,通过对单个神经干细胞的荧光标记,可以直接追踪和观测到干细胞的命运与竞争结果。

在4年多时间里,他们对1000多只小鼠大脑的神经干细胞展开了短期和长期的克隆分析。“短期克隆分析可以观察到干细胞之间你死我活的竞争状态,长期克隆分析可以反映竞争对其子孙后代细胞的影响。”吴青峰说。

研究发现,神经干细胞也遵循“八二法则”。位于金字塔顶端10%的神经干细胞作为“卷王”,最终产生了30%~40%的大脑神经元,而位于金字塔底端10%的神经干细胞,却只贡献了1%~2%的大脑神经元。此外,那些在早期就被清除掉的干细胞,则没有任何机会产生子代神经元,无法留在大脑中。

吴青峰解释说:“那些强势神经细胞谱系的存在可能对脑结构的稳定和脑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会带来隐患。如果这些强势干细胞携带了致病突变,其子代神经元就会继承下去,更容易引发疾病。”

为了使上述实验结果更加可靠,研究人员利用基因转录组测序技术,收集了与细胞表型、细胞基因型和细胞转录组型相关的数据集,并鉴定出细胞竞争的分子特征。基于此,他们开发了一套失败者特征评分系统,干细胞的竞争力越弱,分数就越高。

“分析发现,Axin2和p53的表达水平直接影响干细胞分数。”吴青峰表示,这显然是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存在竞争,且依赖于竞争调控子基因表达水平的证据。

不“内卷”的脑世界会更好吗?

1975年,西班牙科学家Genis Morata在果蝇中最早发现了细胞竞争现象。此后的50年里,科学家逐步揭示了果蝇中细胞竞争的特性、机制和潜在作用。直到近几年,细胞竞争在高等动物中存在的现象才得以证实。

而最新研究首次在哺乳动物中证明了细胞竞争对组织器官大小的调控作用,这无疑又使人们对细胞竞争的认知加深了一步。

众所周知,过度“内卷”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那么在胚胎阶段的脑发育过程中,如果控制Axin2和p53,能不能削弱神经干细胞的竞争,让它们少些“内卷”呢?

当研究人员把这两个竞争调控子的表达水平调整至相同时,惊喜的一幕发生了——大脑皮层产生一定程度的扩张,神经元数目也显著增多。

“这个现象背后的逻辑引人深思。干细胞的‘内卷’之战是为了选择最健康的细胞存活下来。然而,过度‘内卷’无疑消灭了一群可以生存、值得生存的细胞群体。”吴青峰告诉《中国科学报》。他表示:“虽然我们不清楚不‘内卷’的脑世界是否会更美好,这需要未来进一步研究,但从行为学上看,那些被强制减少‘内卷’的、脑器官更大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同样健康、快乐,并没有认知障碍。”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devcel.2023.03.016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7 09: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两个基因是“幕后推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神经干细胞竞争“上岗”两个基因是“幕后推手”◎本报记者 陆成宽研究发现,位于金字塔顶端的10%的神经干细胞是“胜者”,它们最终产生了30%—40%的大脑神经元,
2023-04-25 01:28:00
科学家用干细胞合成全球首个人类胚胎模型
本文转自:鲁中晨报无需卵子和精子科学家用干细胞合成全球首个人类胚胎模型显微镜下一个合成的小鼠胚胎图像 显微镜下的人类胚胎 一组来自英国和美国的研究团队宣布,已成功使用干细胞创
2023-06-29 02:13:00
突破!猪体内培育人类肾脏,我国科学家成功了
据新华社报道,总部位于美国的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干细胞》7日发表中国科研团队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他们在猪体内成功培育出人源中期肾脏,这也是世界范围内首次报告人源化功能器官异种体内培
2023-09-11 11:53:00
人鼠一源:老鼠大脑竟能培养人类脑组织!
...方向。这项突破性实验首先从老鼠胚胎的大脑中提取神经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具有可以分化成各种类型神经细胞的潜能。科学家们通过特殊的培养条件和环境,让这些神经干细胞在体外不断增殖和分
2024-01-09 10:31:00
《细胞》子刊:中国科学家在猪体内培养胚胎人源肾脏达28天
...体组织的整合较差。过去的研究已表明,通过胚胎与多能干细胞(PSCs)互补,产生种间嵌合体是一个有潜力的解决方案。科学家已经成功地在小鼠和大鼠之间生成了胰腺、胸腺和肾脏等器官。
2023-09-08 09:08:00
人体“司令部”如何组建
...末端的脊髓区域。神经管发育成大脑的这一过程涉及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神经元迁移等细胞学进程。在这一过程中,胎儿大脑会建立突触环路,听觉、视觉等基本功能也会逐步发育。 “人
2024-05-23 02:36:00
日趋完整的“迷你大脑”离真正的人脑还有多远
...s) 一个“迷你大脑”,有分层的神经组织和不同的神经干细胞群,并已产生神经元。 (图片来源:UCLA官网) 在生命倒计时中等待可移植器官,是一种令人焦灼的煎熬
2023-02-03 05:36:00
从克隆猴到嵌合猴 灵长类模型还有多远?
...,是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模型制作的一个里程碑。”胚胎干细胞可以体外无限自我复制,对于制作携带疾病基因的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模型来说,胚胎干细胞嵌合体技术有着其独特的优势“我们的目
2024-01-17 07:44:00
实验室培养的大脑合乎道德吗?科学家认为,没有简单的答案
...道路。他们的论文发表在《EMBO报告》上。脑类器官是由干细胞衍生的三维人类大脑组织,能够发育成许多不同的细胞类型。它们在实验室环境中复制了人类大脑的复杂性,使研究人员能够研究
2024-07-12 09:46:00
更多关于育儿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