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听!“耳朵”里的新经济(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5-02-25 05:03: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李 贞 宋佳航 郭 晗

听!“耳朵”里的新经济(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

2024年12月7日,在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太阳庙门上演了一场浪漫的阳台音乐会,众多市民慕名前来驻足聆听。

张 成摄(人民图片)

听!“耳朵”里的新经济(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

2024年10月,听众参加小宇宙在上海举办的线下活动。

受访者供图

听!“耳朵”里的新经济(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

《故事FM》主理人寇爱哲在录制节目。

受访者供图

听!“耳朵”里的新经济(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

2024年11月24日,小朋友在江苏省昆山市图书馆城市公园分馆收听“有声森林”音频。

王须中摄(人民图片)

你有在开车、坐地铁的时候听过有声书吗?你是各类播客APP的订阅用户吗?近年来,有声书、播客、广播剧等音频内容蓬勃发展。有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达到7.47亿人;声音经济产业市场规模超过5600亿元。“耳朵经济”正成为信息消费领域的一项新增长点。

从小众走向大众

“每天收听播客节目,已经成了我的日常习惯。”00后大学生纪冉是播客类节目的忠实粉丝,她告诉笔者,那种既轻松又不失深度的播客节目最为吸引她。

《2023喜马拉雅中文播客生态报告》显示,在喜马拉雅APP上,中文播客的听众数已突破2.2亿。2024年,播客平台小宇宙新增超过4.6万档节目和40多万期单集。这些数据,显示出以播客为主要载体的音频节目逐渐走向大众视野。

据小宇宙创作者运营负责人肖雄介绍,2024年,小宇宙的用户数量相较上一年增长了约50%,“破圈”趋势显著。“这两年,能明显感受到收听播客节目的大学生变多了,这一变化打破了以往播客用户以职场人士为主导的局限。”肖雄说,目前小宇宙的用户群体主要分布在18岁至35岁年龄段,大多用户呈现出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能力等特征。

随着用户数量的持续攀升,播客节目的种类与数量也呈现出增长态势。

中国网络视听协会音频工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中文播客节目数量比2021年增长6倍。在喜马拉雅、荔枝、网易云音乐等音频平台上,商业科技、人文历史、奇闻逸事等多类型的播客音频内容为听众提供了丰富选择。

以喜马拉雅打造的“泛播客”平台为例,其节目内容覆盖16个赛道,超过31个内容类别,从“泛知识”的历史、人文、商业财经等领域,到“泛娱乐”的生活、个人成长、音乐等类型,均收获了广泛的关注与喜爱。

喜马拉雅播客业务负责人刘峥介绍,在该平台上,收听播客用户以白领、企业主和公务员等群体为主。“这部分用户渴望通过学习、思考来不断充实自己,积极追求个人成长与突破。喜马拉雅的播客节目恰好可以满足他们提升认知、获取信息、慰藉情感等核心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何天平指出,播客市场的迅速扩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不同受众群体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不同群体在内容偏好上的显著差异,为播客创作者开辟了广阔的创作空间,推动了播客内容的多元化发展”。

除了狭义的对谈类播客节目,更多受访者提到,自己还会在各类音频平台上收听脱口秀、有声剧、有声书等内容。

“事实上,‘耳朵经济’是一个涵盖广泛的概念,不仅局限于播客类的音频产品,还包括有声读物、知识分享、网络电台等多种形式。”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助理教授郑表示,丰富的听觉产品能够为用户提供多元又沉浸的听觉体验,满足了人们在快节奏生活中对精神文化需求的追求。

“行业发展迎来机遇的同时,也必然会让内容创作的竞争更加激烈。”肖雄认为,后续要让“耳朵经济”持续向好,内容创作者应不断探索与创新节目形式,确保产品内容具有深度和广度;平台也会持续优化内容生态,吸引更加多元化的受众,为其提供更丰富的内容选择。

“慢节奏”独具优势

相较于快节奏的短视频,音频类节目的特点是慢。

喜马拉雅联合其他机构发布的《2024年播客行业报告》显示,高达76.2%播客用户在一天中会收听半小时以上的音频节目,这一时长足以浏览60个短视频。

“沉浸感”“陪伴感”是音频平台用户更为关注的体验。

相较于传统的广播,新兴的播客类节目更加注重用户的主体性,服务于用户的情绪价值,关注与听众的沟通交流,这让许多人在播客节目里找到了独特的归属感。

喜马拉雅平台的热门播客节目《故事FM》,主打讲述“普通人的真实生活故事”。该节目主理人寇爱哲告诉笔者,这档节目的核心就是展现不一样的人生,为听众提供真诚的陪伴。

“每期节目,我们会找到一个有故事的人进行访谈,然后进行剪辑、配乐等后期制作,完成半小时左右的‘声音纪录片’。让听众感觉就是你身边的亲人、朋友,在富有感情地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寇爱哲说。

打开节目的留言区,能看到不少听众分享自己的收听感受。“节目陪我度过了无数个夜晚,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这个节目让我的世界变得更广阔,也让我认识了更多遥远的人”。

让播客节目与听众之间建立起情感纽带,是《故事FM》吸引用户的关键。寇爱哲介绍,该节目自2017年创办以来,目前全网播放量已突破10亿次。

除了陪伴感,“获得感”是音频节目能提供给受众的另一项体验。

不少用户乐于从音频平台学习考试类、经济类等“干货”知识。“以前我喜欢在短视频平台学知识点,但比对后发现,音频平台更适合认真备考学习。”正在准备公务员考试的一墨(化名)告诉笔者,短视频动态画面与情绪感十足的配乐会干扰其对有效信息的思考与吸收。相较于短视频的碎片化特性,长音频更适合完整地表达观点,促进更有意义的学习交流。

对此,刘峥认为:“那些在传统短视频平台未得到充分服务的用户,正被音频平台的高信息密度内容、深度探讨与长时间陪伴所吸引,这令音频平台在各类泛娱乐平台中展现出越来越强的竞争力。”

从创作角度来看,制作纯音频产品相对于制作视频产品门槛更低,更容易吸引各行各业富有表达欲的内容创作者涌入。

仲树是一名在美国波士顿学院授课的讲师,她的研究领域是哲学及政治学。

2023年7月,她在偶然的机遇下,开启了一档播客节目《独树不成林》。“我当时只在网上看了1小时的音频制作方法,然后就用手机录制了第一期播客。”仲树说,节目从开始录制到现在,她的成本投入只有一个话筒。

“这种低成本、简单的创作模式,让我制作播客内容时没有压力,可以更自由地专注于内容本身。”仲树说,自己在音频节目中既会分享一些学术上的专业内容,也会聊自己的生活爱好,长期订阅节目的听众都很喜欢听。目前,她的播客节目在小宇宙上已有24万订阅粉丝。

“虽然播客的入行门槛低,但成功门槛并不低。”何天平认为,与其他领域的创作一样,长期、稳定的高品质音频作品才能提高听众黏性、获得用户青睐,“在听觉文化兴起的趋势下,如何平衡表达与流量成为播客创作者需要面对的挑战。创作者需要不断探索、大胆创新,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受众需求,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新技术就是新机遇

随着AI技术的发展,播客等音频平台也积极引入新技术,为听众提供更便捷多样的收听体验。

喜马拉雅研发的“珠峰AI音频多模态大模型”,可以帮助用户上传文案、选择声音,创作自己的音视频作品,还可以通过克隆音色制作音频作品。

“比如,已故评书大师单田芳,有一些作品他在生前没有演绎完成。那么我们通过AI技术,基本1∶1复刻了他的声音,把这些作品继续带给听众。”喜马拉雅珠峰AI算法负责人叶剑豪说。

“AI技术的应用领域很多,正在深刻改变播客行业的面貌。”叶剑豪介绍,目前,喜马拉雅已运用AI建立了包含535种合成声音组成的音色库,“假如现在有一名真人主播,因为感冒嗓音哑了,没法录制音频,他就可以通过我们提供的AI 工具,模仿自己的声音完成录制。再比如,一个做有声书的主播,可以利用AI,同时完成好几本书籍的录制,省时省力地让自己的播客内容更加全面、丰富。”

AI技术能够辅助进行精细化的音频处理,从而提升有声作品质量,为听众带来更多元的音频产品。

寇爱哲告诉笔者,《故事FM》栏目曾采访过一名渐冻症患者。当时,采访对象因病情已无法自己发声,只能靠眼睛的注视来控制光标,一点一点拼出想说的文字。“最终我们决定在节目中,用AI生成他的声音,通过这种近似人声、又不是人声的处理方式,让听众更真切地感知渐冻症患者的处境。这无疑是我们节目中具有独特意义的一次尝试。”寇爱哲说。

AI技术可以帮助播客创作者提高创作效率。

“在内容生产方面,AI算法可以根据实时的热点话题,自动生成相关选题,帮助创作者挖掘更多潜在话题,提高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度。”喜马拉雅AI原创内容产品事业部研发部负责人蒋松说,比如创作者想要针对足球比赛的话题进行创作,平台可以帮助创作者挖掘运动员心理、梳理著名球员传记,以及策划乒乓球、排球等其他体育项目的选题,提高内容生产效率。

叶剑豪认为:“AI技术现已能够实现一定的交互性和实时性,这意味着内容创作变得更加迅速且灵活,同时,创作过程中的各种限制和障碍也被大大削弱,使得更多人能够轻松参与到内容创作中来。”

在音频作品创作完成后,AI技术还能进一步发挥作用,将内容与目标用户群体进行精准匹配。

郑指出,播客平台可以依托大数据分析用户的偏好与行为模式,实现对用户与内容的精确对接,这显著提升了音频内容推荐的精准度和平台的匹配效率。“通过实施个性化推荐策略,用户可以迅速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音频内容,这不仅增强了用户的消费意愿,提高了内容的播放频率,还有力地推动了用户需求的持续增长”。

AI技术可以协助用户筛选出符合自身学习与深入探索需求的优质内容。

例如小宇宙平台近期更新的AI播客总结服务,就是利用AI技术对高信息密度的节目进行总结,帮助用户快速判断节目是否值得一听,提高了财经、商业、科技等领域节目的内容获取效率。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AI技术发展与深度应用,播客等音频媒介的内容边界或将被不断拓宽。不少创作者表示,视频播客近年来已成为行业内热议的焦点之一,如何在短视频风靡的当下,创新性地让长篇音视频形式为受众所接纳是值得思考的方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5 0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在“耳朵经济”风口上“跨界”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数十场重大事件、活动。挖掘新质生产力跨界打造全媒体传播新生态4年来,云听以用户需求为主导,进行内容供给创新,建立了以用户为中心的内容供给体系。其依托自身优
2024-04-23 09:38:00
人民财评:“耳朵经济”,“声”财有道
本文转自:人民网-观点频道桃梓近日,“耳朵经济”冲上热搜,引发众多讨论。以播客为主要载体的音频节目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数据显示,2023年,中文播客节目较3年前增长了六倍。
2024-12-08 14:07:00
...,同时将腾讯音乐自研的AIGC工具,作为音乐创作的新质生产力引入启明星平台,为音乐人提供AI创作辅助。QQ音乐新鲜制造工作室作为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的核心内容业务,则主要围绕正音
2024-05-14 06:59:00
等一下,你的耳机里正在放什么呢?
...精良的广播剧……在线收听的音频产品正逐渐侵入用户的耳朵,为听众们带来一种区别于“眼球经济”的陪伴感,这催生了一种新的经济形式——耳朵经济。耳朵经济——眼睛被过度消费后的产物亘
2023-01-26 14:00:00
“听”风正流行,“耳朵经济”要来了?
...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董彦岭表示,“耳朵经济” 前景广泛,值得期待与深入探索。(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爆料电话
2024-12-13 18:22:00
...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由此,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耳朵经济”正悄然崛起,有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中文播客节目数量比2021年增长6倍,播客听众数也呈现爆炸式增长。这一趋势无疑证明
2024-12-25 09:37:00
...书”,夜晚打开音频平台追广播剧……不知从何时起,“耳朵追剧”已成为“00后”女孩吴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音频填充了我的碎片化时间,我很喜欢。”吴倩是一名职场新人,自称“
2023-12-20 07:52:00
播客商业潜力不断释放 “耳朵经济”焕发新“声”机
...台日渐成为大众拥趸。近日,央视财经发布的一篇关于“耳朵经济火了”的报道冲上微博热搜,引发众多讨论。报道指出,播客在从小众走向大众的同时,其商业化潜力也在不断释放。从小众走向大
2024-12-05 16:28:00
成都索贝数码陈智:适配媒体工艺的视频 AI 生产引擎
...的研讨,共同探索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构建媒体行业新质生产力,引领驱动广电行业高质量发展。核心观点视觉的生成式AI正处于规模产品化的前夜,生成式AI将再次迎来爆发。索贝推出了首个
2024-06-30 23:28: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智云(SCA生态发布会)圆满落幕 ——全球生态共振,开启智能新时代
【香港,2025年8月19日】由智云AI主办的SCA香港大会在香港盛大举行,并在热烈掌声和深度交流中圆满落幕。本次大会以“使命·品牌·生态”为主题
2025-08-23 13:05:00
不是不想买,是不会用!老年人买保险“数字鸿沟”谁来填?
“我爸今年60岁了,以前对保险没什么概念,这几年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每况愈下,他开始意识到保障的重要性,可投保时犯了难,手机APP字太小
2025-08-22 08:08:00
●黄开典这个暑期,厦门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周杰伦、陈小春等歌手演唱会,乒超联赛等体育赛事陆续“登鹭”,一场场文体盛宴吸引全国各地的观众奔赴而来
2025-08-22 08:47: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国产钨钢钻头实现重大突破。近日,厦门麦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成功生产出直径仅0.009毫米(9微米)的钨钢钻头
2025-08-22 08:4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泥)近日,市财政局联合市住房和建设局创新资产推介模式,首次在阿里巴巴资产交易和京东拍卖平台开展资产线上招商推介活动
2025-08-22 08:47:00
近日,中电鑫龙子公司安徽森源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森源”)再次凭借优质的产品性能与卓越的服务品质,签约河北瑞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瑞丰钢铁”)“145MW超临界煤气发电”及“170万吨焙烧机”两大关键工程
2025-08-22 09:13:00
现场网络流量激增167%!济宁移动全力保障“山东虾味鲜争霸赛”
大众网记者 刘迪 通讯员 吴广森 济宁报道8月14日至17日,“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第三场单品赛——“虾”路相逢・山东虾味鲜争霸赛在济宁市任城区津多里中心广场举办
2025-08-22 09:16:00
面对国内高端搬家市场日益增长的精细化服务需求,互联网搬家平台“蓝犀牛搬家”于近日宣布,对旗下的日式搬家服务进行重大升级
2025-08-22 09:19:00
新华社《半月谈》聚焦视源机器人:能巡逻、能巡检,四足机器狗已走进日常工作生活
你能想象一只机器狗在步行街巡逻、在变电站巡检、甚至还能帮你“上课”吗?这一切正在成为现实。近日,新华社《半月谈》专访视源股份高层段宇
2025-08-22 09:19:00
菏泽联通客户日:线上线下齐发力,暖心服务获赞无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宋秋梅 通讯员 陈芳8月 19 日,菏泽联通客户日线下活动再度启程,10 个旗舰厅同步开展,通过提前邀约意向客户
2025-08-22 09:36:00
全省首次应用!十堰布设颗粒物通量激光雷达为空气做“CT扫描”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向军 通讯员 叶相成 朱陈沁子)日前,在十堰市张湾区某小区楼顶,市生态环境局布设的一套球形三维扫描颗粒物通量激光雷达
2025-08-22 11:24:00
在方寸电站间磨砺出创新之刃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冯举)在攀钢钒能源动力分公司热动专业区发电站,55MW发电机组冷风器冷油器在线反洗及串级节能操作法的成功应用
2025-08-22 11:44:00
从“谷子”到“痛金” IP赋能黄金产业年轻化发展
本报记者 卢 岳 □ 王琦琛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2024年中国18岁至34岁消费者已成为黄金首饰消费的主力军。随着年轻人对黄金兴趣回归
2025-08-22 11:44:00
“演唱会+城市”叠加效应激发粉丝经济新活力
本报记者 卢 岳 □ 王琦琛今年夏天,北京仿佛化身为一座名为“MaydayLand”的城市主题公园。五月天“回到那一天”25周年巡回演唱会在鸟巢连开13场
2025-08-22 11:44:00
2025 年 7 月 21 日,聚焦计量检验检测一体化服务的数字化平台 —— 三测计量检测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营,该平台由深圳镎普检验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2025-08-22 12: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