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益阳日报□ 卜胜男
桃江县武潭镇小学五年级学生夏语琪的手抄报荣获2022年全国“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优秀作品奖;资阳区张家塞乡富民村石门头有了专门的留守儿童艺术教育实践基地……这是我市发展乡村美育的小小缩影。伴随着乡村振兴的脚步,乡村美育成果日渐显现,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蓝图上,乡村美育对提升山村儿童认知、丰富其情感思想、拓展其精神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乡村美育,需要以儿童自身的兴趣和爱好为切入点。著名画家许国良敏锐地感知到孩子们对画画的热爱,动员力量、寻找契机建设留守儿童艺术教育实践基地,用美术丰富孩子们的生活与心灵,让乡村孩子的艺术作品走入了城市的展示舞台。由此看,美育要立足于儿童自主意识的建立以及对外部世界的好奇与探索,从而不断培育儿童的自我认同感、价值实现感,助推儿童素质全面提升。
乡村美育又是一个长期积累、潜移默化的发展过程。无论是引导学生享受自然环境的滋养,还是加强美育课程、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建设,都是在涓滴成海的过程中,逐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锻造高尚人格,培育高雅情操。
全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当下,如何真正让乡村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一道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教育问题亟待破题。
一方面,要多渠道补充专职的美育师资。各地不仅要加大对美育的重视,加强义务教育阶段美育师资队伍建设,为更多偏远学校配齐美育教师,还要吸引更多社会力量的关注和投入,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弥补美育资源短缺问题,让艺术的大门向每个孩子敞开。
另一方面,要多维度丰富学校的美育资源。乡村学校应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优势,坚持就地取材、扎根民间,进行“更接地气”的美育。比如,乡村学校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可增设当地的戏曲、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其他具有地方特色的美育课程。
未来,需要整合各方资源,精准助力乡村儿童美育,提升乡村文化自觉和乡土自信,促进乡村儿童素质全面提升。愿全社会凝聚合力,为山村孩子圆梦,许他们以光明未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2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