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国产核磁共振突围的启示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7-25 07:24:00 来源:杭州网

据央视新闻报道,不久前我国自主研发核磁共振仪器取得成功,并开始量产。这意味着更多的病人在看病时,动辄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核磁共振检查费用很可能大大降低。

被卡脖子是一种什么体验?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生病了需要做一个核磁共振检查,提前好几天预约不说,价格还相当贵。“看病难、看病贵”的怨气里,应该有不少是冲着核磁共振检查的。那么,为什么医院不多买几台呢?为什么十来分钟的检查价格却这么贵?相信不少人都发出过这样的灵魂提问。这背后,是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尽管核磁共振仪器被誉为“尖端医疗设备皇冠上的明珠”,对于心脑血管、神经和肿瘤等多种重大疾病影像诊断有重大意义,但这项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所以,对医院来说,买一台核磁共振仪器成本不菲。落到每个病人头上,就是又贵又难约的处境。如今,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及相关企业的合力攻关下,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些年来,中国自主创新的成功例证越来越多。中国高铁从引进、消化到吸收再创新,被习近平总书记点赞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我国在隧道掘进机领域虽然起步晚,但通过约20年的接续奋斗,完成了从完全依赖进口到领先的跨越。很多事情回头再看时,轻舟已过万重山,过程中的曲折,只有亲历者最清楚。

这些成功范例有何启示?最重要的启示就是,创新要直击痛点。痛点,不仅仅来自需求侧,也来自“0到1”的原始创新。

找到需求的结合点。面对重重技术壁垒,正像掉进万山丛中,举目四望都是重重山峦。要想找到那条奇袭之道,难度可想而知。将核磁共振仪器搬上生产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光要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还有如何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为何能成功?科研人员道出了真谛:“我们所有的课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面向需求。”在该研究院的“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楼上是“科学家”,楼下是“企业家”,楼上的“科学家”随时可以下楼找到“企业家”,一起商量产品转化。这样的产研融合模式,可以让科研成果和市场需求精准匹配、精准发力。

加强基础研究这个关键点。新型研发机构作为一个重要载体,不仅仅面向市场,另外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解决“0到1”的问题。当科研机构和市场的融合越来越紧密之后,也要防止出现科研机构只攻克效益高的产品。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更为对接需求提供了基础底座。两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尤其来到“无人区”时,必须全力推进基础性、原创性的创新。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迫切需要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地基打得越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越高。

前不久,位于杭州的超重力大科学装置的实验大楼结顶,引来不少关注。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创新策源地和国际重要产业创新中心的浙江,可以从这些成功范例中收获信心和启示,在创新深化上下好“怎么也不为过”的功夫,瞄准需求、瞄准痛点、瞄准“0到1”,相信定能在全球创新版图上占据重要位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5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打破西方40年垄断!中国核磁共振宣布降价92%,美巨头始料未及
...的时候,对我国进行了一次医疗设备的垄断,尤其是诸如核磁共振等设备,这些设备的技术全部被美国垄断。但是这些设备价格昂贵,老百姓检查一次医疗就要耗费全家一个月的生活费。因此,要是
2024-06-03 16:57:00
...设备将出自中国厂商。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并开始量产,由联影医疗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共同研制。此外,该型号仪器已开始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应用。
2023-07-27 23:04:00
又一颗“皇冠上的明珠”,国产核磁共振技术突破国外长期封锁
IT之家 7 月 23 日消息,核磁共振仪器被誉为“尖端医疗设备皇冠上的明珠”,对于心脑血管、神经和肿瘤等多种重大疾病影像诊断有重大意义,但这项技术长期被国外封锁。据央视新闻,我
2023-07-23 11:41:00
了不起!国产核磁共振技术突破国外长期封锁
央视网讯 核磁共振仪器被誉为“尖端医疗设备皇冠上的明珠”,对于心脑血管、神经和肿瘤等多种重大疾病影像诊断有重大意义,但这项技术长期被国外封锁。不久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研
2023-07-23 11:26:00
突破国外长期封锁,国产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开始量产
...道《生产线上的中国》,我们来看一条特别的生产线。 核磁共振仪器被誉为“尖端医疗设备皇冠上的明珠”,对于心脑血管、神经和肿瘤等多种重大疾病影像诊断有重大意义,但生产技术长期被
2023-07-23 20:12:00
...日报 》( 2023年07月31日 第 05 版)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并开始量产,这一突破性创新将造福大量患者。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现代医学领域。
2023-07-31 06:27:00
尖端设备上的明珠,中国又摘一颗,打压中国的方式,美国又少一种
...来了突破,打破了西方40年来的垄断,意义非同一般。【核磁共振仪实现量产报道截图】突破技术封锁,国产核磁共振仪开始量产说到核磁共振仪,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就是这个被称为人体“照
2023-08-02 10:07:00
做核磁共振需要注意三点,建议了解下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彼得·曼斯菲尔德。他们因为开发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推动了医学检测的发展,为疾病检测提供了重要手段。说起核磁共振,大家可能会立马想到这是一个很安全的检查,相比
2023-02-19 21:29:00
“核磁共振”检查是什么?一文科普下涨知识
“核磁共振真是太有用了,我和我老伴都做过,我有一次缺血性中风的时候,多亏做了核磁共振才明确我的中风是缺血性中风,老蒋,我跟你说啊……”这是钱老在对朋友蒋老科普“核磁共振”的好处,
2023-02-20 19:2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70平方米的房子要按71.99平方米收;105平方米的房子要按108.89平方米收;140平方米的房子要按144.09平方米收……热力公司收取暖费
2025-11-12 07:11:00
今年33岁的孟师傅是水电工,在西安高新区的一个项目上干活后,3万余元的尾款迟迟要不到,一气之下将对方的行径发到网上曝光
2025-11-12 07:12:00
因涉“虚假宣传”被西安市雁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漳浒市场监督管理所立案调查的陕西修芙复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日前被雁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违反《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
2025-11-12 07:12:00
2025中国网络文学论坛在福建泉州开幕
11月10日上午,以“大时代、大视野、大文学——文明新形态中的网络文学”为主题的2025中国网络文学论坛在福建泉州开幕
2025-11-11 15:2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11月11日上午,上海市公安局发布一则警情通报:针对近日网传“某女编剧自称曾袭警后通过关系被放行”一事
2025-11-11 15:26:00
全球首台!商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机组顺利并网调试
记者从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核动力院)获悉,近日,全球首台商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机组在贵州六盘水首钢水城钢铁顺利完成并网调试
2025-11-11 15:45:00
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青龙满族自治县医院被罚23.37万元
据信用河北官网公开信息,近日,因存在过度检查、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等问题,青龙满族自治县医院被青龙满族自治县医疗保障局罚款23
2025-11-11 15:47:00
肚脐一个小口,切胆不留疤!北大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常态化开展肝胆单孔腹腔镜技术
鲁网11月11日讯“真没想到,在青岛就能有北大专家给做手术!只在肚脐上开个小口,胆囊结石的问题就解决了,还几乎看不到疤痕
2025-11-11 15:51:00
国网上杭县供电公司:上门服务守护老人用电安全
寒冬将至,温情先行。11月10日,国网上杭县供电公司组织国家电网福建电力(上杭古田之光)“双满意”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走进辖区五保户钟大爷家中
2025-11-11 15:51:00
2025年11月,中国民生银行泉州惠安支行迎来十五周岁生日。十五载春华秋实,民生银行惠安支行始终恪守“服务大众、情系民生”的使命
2025-11-11 15:51:00
政策性金融靶向供给,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助力制造业新质生产力加速崛起
2023年初秋,“新质生产力”概念如一颗投入产业湖面的巨石,迅速激荡起各领域的创新浪潮。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以下简称“福建省分行”)敏锐捕捉时代信号
2025-11-11 16:23:00
农行临西开源支行:守护钱袋子,谨防养老投资骗局
鲁网11月11日讯近期,中国农业银行临沂开源支行开展了一场面向老年客户的“守护钱袋子”防诈骗知识宣传活动。在网点的营业大厅里
2025-11-11 16:24:00
诺华公司携手腾讯新闻《超级问诊》亮相进博会,多方合力破解心血管慢病“管理难题”
11月6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腾讯新闻联合诺华公司共同举办了《超级问诊》进博会特别场,以聚焦LDL-C认知误区
2025-11-11 16:24:00
德州市宁津县津城街道:九九重阳暖人心 八里庄幸福院情系老人
鲁网11月11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费书慧 通讯员 郝晓宁)近日,八里庄幸福院精心筹备了一场温馨的聚餐活动,将关怀与温暖送到八里庄村老人的心坎上
2025-11-11 16:25:00
讲台下的回响——“我的育人故事”分享会圆满举办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于艳彬 通讯员 陈改霞)为深度挖掘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智慧,传递立德树人的育人温度,凝聚教育初心力量
2025-11-11 16: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