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核磁共振”检查是什么?一文科普下涨知识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2-20 19:29:00 来源:小肆说健康

“核磁共振真是太有用了,我和我老伴都做过,我有一次缺血性中风的时候,多亏做了核磁共振才明确我的中风是缺血性中风,老蒋,我跟你说啊……”

这是钱老在对朋友蒋老科普“核磁共振”的好处,钱老还对蒋老说核磁共振每个人都可以做,蒋老听了之后沉思了一下,回想到自己近一年来有头晕眼花的感觉,有时候在晚上七点疲劳感就会加重,想要睡觉,蒋老本来就有去医院体检的想法,在听了钱老的话之后更加坚定了去医院体检的想法。

“核磁共振”检查是什么?一文科普下涨知识

到达医院以后,医生对蒋老进行了全身体格检查,多次测量血压都在150/88mmHg左右,医生最终诊断蒋老为高血压;血脂、血糖和血液检查都没有问题,医生告诉蒋老他这是高血压引起的头晕眼花,得吃降压药才行,医生为蒋老开了硝苯地平缓释片和卡托普利两种降压药。

蒋老觉得高血压应该不会让他想睡觉,会不会是脑部的问题,蒋老想了想,问医生:“医生,我能做个全身的核磁共振吗?感觉会检查出很多问题,而且我感觉核磁共振蛮有用的。”

“核磁共振”检查是什么?一文科普下涨知识

医生摇了摇头,明确地告诉蒋老,想要睡觉是一种老年人的正常现象,因为年龄越来越大,所以需要的睡眠时间也就更长,而且现在是二月份,春困秋乏也是很正常的现象,然后告诉蒋老核磁共振没有必要,而且核磁共振并不是蒋老的首选,核磁共振不能一次性扫描全身,根据检查部位的不同,核磁共振的检查方法并不一致。

“核磁共振”检查是什么?一文科普下涨知识

蒋老在医生的耐心劝导下放弃了做核磁共振的想法,医生给蒋老开的降压药蒋老回家服用一周后不仅血压得到了明显的控制,每次测量血压都维持在138/85mmHg左右,头晕眼花的感觉也基本上消失了,蒋老觉得很惊喜,感慨道:“还是要听医生的!自己不能盲目认为适合别人的检查方法就一定适合自己。”

通过蒋老的经历,大家一定对“核磁共振”很好奇,为什么不建议大家做“核磁共振”,本文道出真相。下面先来了解一下“核磁共振”的定义和作用,慢慢给大家科普。

“核磁共振”检查是什么?一文科普下涨知识

一、“核磁共振”检查是什么?

“核磁共振”检查是一种分辨率比较高的检验技术,能够查出许多肉眼“看不见”的疾病。

“核磁共振”检查是依据磁场的原理进行的一种检验技术,一般是在检查室这个特殊的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的过程,最后经过电子计算机可以得知构成原本需要检测的物体的原子核的所有信息,以此来绘制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

“核磁共振”检查是什么?一文科普下涨知识

那么以上这些都只是原理,“核磁共振”检查还有一个别称是核磁共振成像(MRI),现在医学上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尤其是对于关节等运动组织的问题,作用核磁共振成像是非常常见的手段,还有早期肿瘤,像蒋老的朋友钱老有过中风,也是通过核磁共振鉴别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鉴别之后医生才能根据这个来设计治疗方案,下面来看一下核磁共振是如何运用在临床的。

第一,诊断膝关节常见疾病的常见手段

上文提到过核磁共振成像对运动组织有问题的患者敏感性比较高,纵观全身的关节,膝关节是人体关节中最大的一对关节,人体本身每天坐下站起,甚至行走躺下都需要用到的一个屈弯型关节,所以膝关节在使用频率极高的情况下发生损伤的风险也比较高;

而相比关节腔造影等比较传统的检查手段,核磁共振的确是比较全面的一种手段,尤其是对于半月板,滑膜等病变的诊断中,核磁共振成像的准确性还是比较高的。

“核磁共振”检查是什么?一文科普下涨知识

第二,诊断早期肿瘤的手段

脑部的很多疾病,包括像脑梗塞,脑出血等突发死亡率比较高的情况,都可以通过在核磁共振中运用像钆离子一样的对比剂来检测出脑梗塞等脑部疾病的情况,而且在乳腺癌的早期检测中也发挥了作用,因为它的成像图像比较清晰,能够清晰地分辨出病变的癌症组织,所以在诊断早期肿瘤的领域中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

“核磁共振”检查是什么?一文科普下涨知识

在简单了解核磁共振是做什么,有什么用处以后,来给大家说一说为什么不建议用核磁共振,其实是分情况来讨论的,我们不能否认它的优点,但是核磁共振的缺点也不能忽视。

二、为什么不建议做“核磁共振”?

不建议做核磁共振,借用哲学中一句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实是很有道理的,现在我们从三个错误的观点出发,来讲一讲不建议做“核磁共振”的理由。

一是认为“核磁共振”是万能的,可以检测出所有疾病。

二是认为“核磁共振”是简单的扫描全身,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

三是认为“核磁共振”所有人都可以做。

“核磁共振”检查是什么?一文科普下涨知识

“核磁共振”可以检测出所有疾病是错误的观点。就拿蒋老的经历来举个例子,蒋老其实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头晕眼花,只需要对症下药就可以,但是蒋老在听从了朋友钱老的“核磁共振很有用”的这种观点,蒋老对核磁共振的理解就出现了偏差,误以为核磁共振就是一种常规的体检方式,并且核磁共振可以查出身体内所有的疾病。

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像临床上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在急诊科就诊时,一般常规是拍胸片,不会一开始就拍核磁共振,如果检查结果有疑问会做CT检查,而CT检查对于一般比较常见的肺部感染等情况都可以显示出来,同时CT的速度会优于核磁共振,所以说核磁共振并不适用于所有疾病。

“核磁共振”检查是什么?一文科普下涨知识

“核磁共振”是简单的扫描全身,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的观点是错误的。蒋老的认知中也是对“核磁共振”了解的不够多,所以才会提出全身“核磁共振”检查的要求,“核磁共振”并不是简单的扫描全身,而是一种局部的仪器,医生需要知道哪个部位发生的病变,就会要求检验科做一个部位的“核磁共振”,并且每一次这一个部位需要的的时间在二十到三十分钟左右,还不包括增强扫描需要的时间,也就是说“核磁共振”并没有全身检查这个说法。

“核磁共振”检查是什么?一文科普下涨知识

“核磁共振”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的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虽然这个检查是通过氢原子核以及磁场来形成磁共振图像,对人体的辐射量比较小,但是如果人体佩戴金属用具或者人体内有金属骨钉等情况,就会对人体有潜在性的危害,所以“核磁共振”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并不完全正确。

“核磁共振”检查是什么?一文科普下涨知识

“核磁共振”所有人都可以做的观点是错误的。每个人不一定都是一个个体,像孕妇就相当于两个人或者好几个人,“核磁共振”检查孕妇最好不要做,以免对胎儿造成影响。

还有上文提到的体内或者体外携带金属的,像心脏起搏器,口腔内有金属烤瓷冠等等人群都不建议做“核磁共振”;最后,是处于意识不清醒等情况的危重病人不要做“核磁共振”,因为扫描的时间实在有点长,如果病人在检查室内昏迷会非常危险。

“核磁共振”检查是什么?一文科普下涨知识

在纠正了以上的三个错误观点之后,大家对于“核磁共振”应该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那么做“核磁共振”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知道,下面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三、“核磁共振”的注意事项

大致注意事项分为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做好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工作,第二个方面是费用问题,第三个方面是配合医生工作,缺一不可。

做好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工作。身体上的金属首饰要全部摘下,体内如果有金属制品也需要告知医生,医生再来判断处理,如果检查腹部需要空腹的话,做检查之前就要保持空腹,放松的心情也很重要,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

“核磁共振”检查是什么?一文科普下涨知识

费用问题。关于核磁共振其实费用问题一直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一般可能需要大几百甚至更高,对于普通的打工族来说费用会比较昂贵,不过有的医院会有高达70%的医保报销,不过不同的医院医保报销比例也不一致。

配合医生工作。这个方面就要求患者一定不能隐瞒病史,如果有心理上的疾病,比如像幽闭恐怖症等情况就需要事先和医生说明,因为如果心理疾病没有痊愈的话,做“核磁共振”受伤的还是自己的身心。

以上是需要注意的几点注意事项,大家一定不要在“雷区”选择做“核磁共振”。

四、总结

需不需要做“核磁共振”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需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如果符合医生做“核磁共振”的标准,医生自然会安排这个检查项目,像蒋老提出做核磁共振就是一种不太恰当的举动,不能盲目地自己“当医生”,当病人来到医院,就需要听从医生的安排,不能顺序颠倒。

一些不符合做“核磁共振”要求的人群也要警惕,“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非常错误的决定,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也需要大家遵循“核磁共振”的禁忌以及要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0 20: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什么大多数医生不建议做核磁共振检测?一文揭开真相
“医生,前两天我做全身检查的时候要求做核磁共振检测,为什么你们医生都不建议我做呢?”“这主要是什么原因呢?”前两天有一个患者来医院进行检查身体的时候,他声称想要做核磁共振检测。但
2023-02-22 20:38:00
核磁共振和CT有什么不同?科普下涨知识
...个项目,但是有的医生会让我们做CT,而有的会给我们开核磁共振的单子,这是为什么呢?这两个价格上也会存在一些差异,那么会不会便宜的对人体的伤害就会大一点呢?这种疑问相信大家在遇
2022-12-25 19:48:00
核磁共振和CT检查,哪一个更好?一文揭开答案
...是医院里的检查手段那么多,就像是影像学检查,就包括核磁共振、CT、X光等等。哪些检查是必须要做的?哪种检查的手段效果更好呢?作为患者,很少有人能够弄清楚,一般都是医生说做什么
2022-12-25 19:28:00
膝盖不定时疼痛,检查不出问题?一文了解下
...者因膝盖内侧疼痛就诊,诊断根部撕裂的最好影像手段是核磁共振,然而不一定当时就会做,也可能被当做软组织问题进行数周的物理治疗,结果往往收效甚微。为了避免漏诊,建议中老年人无论是
2023-07-24 07:27:00
为何医生不建议患者做磁共振,不仅仅是费用问题,一文揭开真相
...有了更大的突破。医生可以借助许多医疗设备如CT、B超、核磁共振等来诊断患者病情。核磁共振能用来诊断全身多个部位的病变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医疗检查手段。但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2023-02-04 20:22:00
为什么有些医生不建议患者去做核磁共振检查,一文揭晓答案
导语:核磁共振检查是一种能够检查患者多种实质器官,对心脏和大血管有极好诊断能力,通过这项技术,医生们可以从更高分辨率,更清晰的图像中发现许多肉眼都没有办法发现的疾病,帮助患者及早
2023-02-22 20:12:00
做一次CT对身体的伤害有多大?科普下涨知识
...数也不要多于两次。为什么CT检查有辐射,但是却没有用核磁共振代替呢?核磁共振是一种没有辐射的检查方式,但是与CT检查却有本质的区别,无论是原理还是适应的病症都不一样,因此不能
2023-03-05 22:36:00
拍了片子,影像科医生为什么不告诉有没有问题?一文解惑
做了X光,CT和核磁共振,很多患者急着想知道结果,而影像科医生通常不会回答,让患者去找看病的临床医生。可能会引起一些患者的困扰。为什么会这样影像科医生不能说结果,即使他怀疑是某些
2023-07-24 07:25:00
既然磁共振0辐射,为什么医生不建议检查呢?一文解答
导语:核磁共振主要是利用水中的氢原子以及外部机器,在特定射频脉冲作用下发出信号,与身体发出的电磁波共振,这种共振称之为核磁共振。然后在体外计算器等信号处理系统下和共振产生的信号被
2023-03-13 21:4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方便面的成份及热量
方便面的主要成分是小麦面粉、棕榈油、调味酱和脱水蔬菜叶等,方便面因其美味、方便,从一诞生就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但方便面是没有什么营养的 面食都是由小麦制作的
2025-04-02 21:18:00
苦瓜减肥的副作用
苦瓜减肥的速度不会很块的,由于食用苦瓜而减少了三餐的摄入,再加上苦瓜本身的减肥效果,才是加快减肥速度正确原因,不过,不要把苦瓜当做心理安慰
2025-04-02 22:25:00
守护生命起点,共筑幸福未来 婚前孕前保健门诊开启科学优生新篇章
在生命孕育的旅程中,科学的婚前孕前保健是优生优育的基石,是对家庭幸福的长远承诺,更是奠定未来母婴健康的关键节点。为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
2025-04-03 03:03:00
烟台市奇山医院发布关于取消门诊预交金及清退门诊预交金的通知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要求,烟台市奇山医院发布关于取消门诊预交金及清退门诊预交金的通知。具体内容如下:一、清退范围:既往在医院存有门诊预交金的患者
2025-04-03 03:04:00
医生提醒:体检不做这5项检查,相当于白做,得了癌症都不知道
王大爷今年68岁,因为体检的事和家人闹了不小矛盾,按说这个年纪定期体检也是好事,但他却觉得这个年纪检不检查什么的,“无知者无畏”
2025-04-03 03:45:00
探访减肥训练营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国家喊你“体重管理”!科学减重助力全民健康——探访减肥训练营张闻迪  廖睿灵学员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一家减肥训练营里进行有氧健身操训练
2025-04-03 05:33:00
“减脂课”,开设更要开好(纵横)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桑  翔阳春好风景,减脂正当时。最近,北京、上海、湖北等地多所高校开设“减脂课”一事引发热议。因教学效果显著
2025-04-03 05:55:00
黑青稞闯出特色市场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通讯员  万 李日前,西藏山南市隆子县隆子镇叶巴社区举行开耕仪式,种下黑青稞种子,也种下新一年丰收致富的希望
2025-04-03 05:55:00
小镇上藏着一座农业“芯片库”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四川日报记者  任紫鑫  张红霞在四川绵阳游仙区小枧镇雨凤村,春风拂过连片油菜田。四川油菜创新团队专家丁磊蹲在田埂上
2025-04-03 05:55:00
喝奶茶,怎么辨别“科技与狠活”?(服务窗·读懂食品添加剂)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王欣悦奶茶是很多人喜爱的饮品。日常生活中,如何识别奶茶里的食品添加剂?如何科学饮用奶茶?针对这些问题
2025-04-03 05:56:00
“我的使命是和患者在一起”(履职故事)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程 龙周一查房、疑难病例会诊、实验室组会,周二、周四在手术室,一台手术下来经常七八个小时,周三
2025-04-03 06:10: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据新华社日内瓦4月2日电 世界卫生组织1日发布首个关于真菌感染检测和治疗的报告,强调当前应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和诊断工具严重短缺
2025-04-03 06:13:00
对话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神外专家: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医学未来?
(来源 / pixabay)出品 | 搜狐健康作者 | 吴施楠编辑 | 袁月科技加速迭代,医学领域随之迎来格局重构。手术机器人的诞生极大提升了手术的成功率与安全性
2025-04-03 06:59:00
黄葛树丨刘燕子:在春风里续写爱的诗行
在春风里续写爱的诗行文/刘燕子小时候,关于春天的怀想,最清晰的就是清明菜粑了。几场春雨,被寒风吹紧的泥土变得松软。每一片田土
2025-04-03 07:01:00
科学饮食助力抗癌之路
韦佳萍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胸部外科化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治疗过程中可能伴随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免疫力降低等副作用
2025-04-03 0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