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突破国外长期封锁,国产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开始量产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7-23 20:12:00 来源:关注健康

来源:极目新闻 今天的系列报道《生产线上的中国》,我们来看一条特别的生产线。 核磁共振仪器被誉为“尖端医疗设备皇冠上的明珠”,对于心脑血管、神经和肿瘤等多种重大疾病影像诊断有重大意义,但生产技术长期被国外封锁。不久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开始量产。将核磁共振仪器搬上生产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其中不光要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还有如何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他们是怎么缩短实验室和生产线之间的距离的呢。 记者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看到,生产线上生产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画面中白色的圆柱体就是正在生产中的仪器,经过一系列复杂精密的程序之后,它将出现在医院的检查室里。

突破国外长期封锁,国产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开始量产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技师张辉:它的图像质量一点都不逊色于国际先进的核磁共振仪器生产厂家,价格也已经比以前大大地降低了,我们医院的医疗检查费相对于以前也在逐步地降低,这对于我们广大人民群众来说,看病的时候花费就会更少了。

突破国外长期封锁,国产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开始量产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里,这台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正在工作。仪器工作的情况,实时传输到15公里外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突破国外长期封锁,国产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开始量产

总台记者朱慧容:在分辨率不是很高的核磁共振机器做出来的情况,看不出来具体的病灶在哪里。但是在这个分辨率很高的核磁共振提供的影像上,就明显地看出,这里可能是一个肿瘤的所在位置。 记者了解到,这款仪器可以获得人体的全身影像,不仅分辨率更高,还加速了成像速度。

突破国外长期封锁,国产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开始量产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副所长李烨:以前我们核磁共振就像拍照片一样,是一张一张的,你一动照片就糊了。我们现在有了快速成像技术之后,组织动也不怕,我们可以看到它动的过程。

突破国外长期封锁,国产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开始量产

不仅仅是在核磁共振的影像诊断装备上有重大突破,记者了解到,眼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已经研发出可以为肝脏和乳腺疾病提供早期筛查的无创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研发的为帕金森、癫痫、阿尔茨海默病提供治疗的超声神经调控重大仪器也开始进行临床试验。 产业需要什么 他们就研究什么 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这些正在进行的研究上可以看出来,最前沿的合成生物、脑科学、海洋科技等都是他们的课题,研究院负责人告诉记者,所有这些课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面向产业需求。 调研中,记者了解到,2022年,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各类研究项目经费超过33亿元,其中只有17%是政府拨付的固定经费,83%的经费都需要依靠与产业合作等多种方式获得,这也就是说,科研项目从立项之初,就要和产业需求牢牢绑定。

突破国外长期封锁,国产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开始量产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郑海荣:它是以重大需求导向,特别是以产业的核心技术需求导向,产业里的“卡脖子”问题、急需破解的问题,作为研发的一个导向。

突破国外长期封锁,国产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开始量产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副所长李烨:以前的科研合作一般就是科研单位做了原理的验证,然后就交给企业,企业再去变成产品。那我们这个从最开始的包括立项、提出问题、提出技术路线,到最后的实现,到变成产品的全链条,我们都有深度参与。

突破国外长期封锁,国产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开始量产

随着合作的深入,企业带来的市场反馈,也让研发机构有了新的突破。第一批国产核磁共振仪器,合作开发单位之一就是联影医疗,仪器上市不久,他们就为科研团队带来了临床反馈。

突破国外长期封锁,国产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开始量产

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强:联影提出了针对临床上出现的问题、我们市场上碰到的挑战,把这些问题总结出来,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利用他们比较雄厚的研发实力来一起攻关。 市场的痛点,成了研发单位首要的攻克目标,最新一代的国产核磁共振仪器,已经完全达到了医院提出的图像质量要求。

突破国外长期封锁,国产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开始量产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郑海荣:团队的核心就是要围绕这些痛点里的技术进行攻关,解决了这一揽子的快速成像的软件和硬件、电子学,形成了100多个发明专利。这样转化效率就非常高,是精准地提炼问题、攻关。

突破国外长期封锁,国产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开始量产

郑海荣告诉记者,这些年,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在研发机构和产业融合方面探索的案例还有很多。

突破国外长期封锁,国产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开始量产

这座楼叫作“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这是一个“楼上楼下”的创新综合体,楼上是研究院,楼下是企业,楼上的“科学家”随时可以下楼找到“企业家”,一起商量产品转化。而这个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成立刚刚三年,就已经促成多家医疗机构和研发单位融合,实现10多个重大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 政府+市场 助推科研成果转化 在采访期间,记者了解到,深圳南山区把他们的创新方式总结为“蝴蝶模式”,就是科研单位和产业构成了蝴蝶的身体,但想要蝴蝶翩翩起舞,还要依靠两只翅膀——也就是政府和市场的助推。 深圳南山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张旭告诉记者,帮助科研成果转化一直是他们工作的重心,为了搭建好科研机构和企业沟通的桥梁,他们最近还特地在南山云科技大厦拿出了5层楼2万平方米的空间,免费提供给帮助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利用市场的力量链接起科研机构和企业。

突破国外长期封锁,国产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开始量产

深圳南山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张旭: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可以说是我们区里实行科技成果产业化非常好的一个典范。不断地帮助它对接区内各种企业的资源,来架好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 有了链接,还得有资金支持,记者采访期间,科创局的郑培松正在和小组成员谈论如何为区里的企业申请最新的资金扶持。 帮助企业申请政府的扶持资金还仅仅是郑培松工作的一部分,为了让企业拥有更多的资金支持,他们还得联络起区里的金融资源。

突破国外长期封锁,国产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开始量产

深圳南山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张旭:我们引入一些非常丰富的科技金融资源,不是更关注它的收益率,更关注早期项目的成长性,实现这种投早投小投科技的理念。

突破国外长期封锁,国产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开始量产

金融资金的支持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提供了保障,张旭最新的工作计划,将这些对创新成果转化至关重要的要素都集中在同一个空间里,共同发力,赋能高质量创新发展。 深圳南山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张旭:南山区现在已经有超过了4500家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了6.57%,我们也会进一步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渠道,面向全球来引进国际的高端人才,提供更强的人才支撑动力。 楼上实验室楼下创业公司 破除“孤岛现象” 科技成果转化不够顺畅的问题长期困扰产业发展,如何破除障碍,真正实现创新成果引领产业升级? 郭万达,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他带着记者来到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这个中心楼上是实验室,楼下就是多家创业公司。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就像邻居家一样,你推门就可以进去,可以见面,可以说话啊。还不需要通过中间的中介的机构,这不是直接它就转化了嘛,最重要的是产研的融合没有隔阂。

突破国外长期封锁,国产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开始量产

总台记者何俊儒:未来,我们整个产研融合的实践当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你就得有原创,你得有零到一,你没有原创,你如何去解决“卡脖子”的问题呢? 总台记者何俊儒:当科研机构和市场的融合越来越紧密了之后,会不会出现科研机构只去攻克市场的一些效益高的产品?

突破国外长期封锁,国产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开始量产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那当然可能会出现这种倾向,这就取决于科研机构是什么科研的机构,一点不注重长远、基础研究不重视,研发完以后就没下一单了。这个新型研发机构就是由政府、大学、产业界共同去发起的研发机构,有一些科研机构本身的各种资源的集聚,这个时候,既要有基础研究,又面向产业界,我觉得新型研发机构作为一个重要的载体,也是避免完全就是利润,也要避免完全政府去干预,所以它一定会形成这么一个机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4 0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又一颗“皇冠上的明珠”,国产核磁共振技术突破国外长期封锁
IT之家 7 月 23 日消息,核磁共振仪器被誉为“尖端医疗设备皇冠上的明珠”,对于心脑血管、神经和肿瘤等多种重大疾病影像诊断有重大意义,但这项技术长期被国外封锁。据央视新闻,我
2023-07-23 11:41:00
了不起!国产核磁共振技术突破国外长期封锁
央视网讯 核磁共振仪器被誉为“尖端医疗设备皇冠上的明珠”,对于心脑血管、神经和肿瘤等多种重大疾病影像诊断有重大意义,但这项技术长期被国外封锁。不久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研
2023-07-23 11:26:00
尖端设备上的明珠,中国又摘一颗,打压中国的方式,美国又少一种
...来了突破,打破了西方40年来的垄断,意义非同一般。【核磁共振仪实现量产报道截图】突破技术封锁,国产核磁共振仪开始量产说到核磁共振仪,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就是这个被称为人体“照
2023-08-02 10:07:00
据央视新闻报道,不久前我国自主研发核磁共振仪器取得成功,并开始量产。这意味着更多的病人在看病时,动辄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核磁共振检查费用很可能大大降低。被卡脖子是一种什么体验?不少
2023-07-25 07:24:00
...日报 》( 2023年07月31日 第 05 版)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并开始量产,这一突破性创新将造福大量患者。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现代医学领域。
2023-07-31 06:27:00
...设备将出自中国厂商。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并开始量产,由联影医疗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共同研制。此外,该型号仪器已开始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应用。
2023-07-27 23:04:00
做核磁共振需要注意三点,建议了解下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彼得·曼斯菲尔德。他们因为开发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推动了医学检测的发展,为疾病检测提供了重要手段。说起核磁共振,大家可能会立马想到这是一个很安全的检查,相比
2023-02-19 21:29:00
给大家普及下核磁共振和CT检查,各自的工作原理
...察出来,还需要借助相关的仪器,随着医学的发展,CT和核磁共振成了临床上最重要的检查手段。去医院体检的人,会察觉医生不建议患者做核磁共振,更多的是让患者做CT检查,这是为啥呢?
2022-12-24 20:14:00
核磁共振检查前,3个注意事项,要趁早搞清
...行相应的检查。不知道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听说过核磁共振这项检查呢常见的检查仪器大都是CT、B超等,但若是想要仔细的查看病情,核磁共振就可以说是非常好的一个检查仪器了。..
2022-12-14 20:48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