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三维结构解读厦门文史 本土作家萧春雷《厦门纪略》出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4 08:02:00 来源:厦门日报

三维结构解读厦门文史 本土作家萧春雷《厦门纪略》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厦门作家萧春雷新近出版了一部厦门文史专著《厦门纪略》,该书系厦门社科丛书之一。作者身处厦门,实地考察,撰述130余篇文章,将这座岛城放置于空间(地理)、时间(历史)、人文(文化)三维结构中重新审视,开拓了厦门文史研究的新视野,为读者了解厦门、认识厦门提供了一个新角度。

萧春雷说,《厦门纪略》是他在厦门生活20年,融合个人观察、研究和经验完成的一部著作。萧春雷生于福建泰宁,在泰宁生活了30多年后,辗转到三明,2003年以后来到厦门。这种漂泊,让他有时在深夜醒来,常感自己像漂浮在无限虚空中的一个气球,颇为焦虑。“正是这种焦虑,让我旅居各地时,都特别关心当地的地理、历史和文化。阅读与写作,是我确认时空位置、缓解焦虑的一种方式。”作为厦门晚报社的记者,多年来他一直深耕闽南文史领域,寻访古道、村落、宫庙、宗祠等,用图片和文字讲述“大厦门”的种种传奇。

《厦门纪略》全书分为“舆地纪略”“文史纪略”“风土纪略”三大类,共五编。“舆地纪略”从多种角度解读厦门的地理,其中有不少独家见解。例如,在《“环中国海”与鼓浪屿》一文中,他吸收了分子人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闽台地区是“环东中国海”和“环南中国海”的“8”字形连结点,其海洋文化具有优越的地理基础。“文史纪略”则由古代、晚清和民国三个不同时期的人文历史研究的心得组成,其中大部分历史人物与海洋或海峡有关。“风土纪略”则从闽南方言、厦门菜、海产、古树名木等方面呈现厦门的乡土文化。

为完成此书,作者参阅的史料著述、档案卷宗多达数百种,其中有不少史料开阔了读者的眼界。如,《高崎:古渡与海堤》一文中写到其在阅读文献时,意外发现在陈嘉庚之前,早有人提出了建造海堤的设想。清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派军侵台,清廷命福建陆路提督罗大春移驻台湾北路“开山抚番”。旧历五月十六,罗大春赴台之前,密上朝廷一份奏折,其中谈论厦门的防御时,提出“高集巨坝”的设想:“即以驻厦之兵勇、长夫,合力于高崎地方筑一巨坝,直接对岸。是处港面狭浅,相去不过五六里;得以数千人行事,不半载可成,亦于海道无碍。坝成,斯兵能神速;兵神速,斯厦门可保无虞矣。”罗大春“高集巨坝”的设想,可谓是后来“高集海堤”的雏形和先驱。

著名厦门史专家、序作者之一何丙仲评价此书说:“这是关于闽南文化尤其是其海洋性方面研究,迄今为止最有创建性、拓展性的一部著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4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七百多场活动 邀您品读书香鹭岛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七百多场活动 邀您品读书香鹭岛■4·23世界读书日阅读晚会昨举行,全景展现厦门文化底蕴 ■我市开展系列全民阅读活动,激发市民读书热情 本版文/本报记者 邬秀君
2024-04-23 07:38: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庄筱婧 陆晓凤)随着场记板清脆合拢,闽南布袋戏题材电影《再搬一出戏》正式宣告样片杀青。作为金鸡创投·样片实验室重点项目之一,这部融合传统非遗与现代影像的
2025-10-16 08:37:00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文史沙龙梳理史料 探寻真实的罗扬才烈士 第102期厦门文史沙龙在厦门大学囊萤楼举行5名厦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师生主讲,与100多名文史爱好者展开一场跨越9
2023-07-09 07:25:00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谋士李岩”这一号人物呢
...下重新安定之后,郑老先生在七十多岁时才完成了《豫变纪略》。在《豫变纪略》一书中,郑老先生指出了《荡寇志》、《平寇志》、《明季遗闻》这三本书所大书特书的“李岩”,其实为“乌有先
2023-04-11 14:45:00
...出谋献策。会上,省文史馆馆员、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张春雷建议,从文化遗产的区域性整体保护、非遗为主导的文旅融合、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认同、非遗产业化发展、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等五个方
2023-02-23 06:46:00
千姿百味“粽”关情 闽南粽子里的传承交流融合故事
...里的传承交流融合故事何芝骅(左一)教台胞包粽子。(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刘瑞金展示她制作的粽子。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 罗子泓 图/厦门日报记者 张奇辉)“五月五日,
2024-06-10 08:41:00
热议海洋!三天后,东莞将引来一批文史“大咖”……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贺林平春启生机,春雷阵阵,一场高规格、高“言值”的文史盛会——“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文史论坛”将于2月16日在广东东莞举行。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文史
2023-02-14 10:22:00
...,而且能独立完成任务了。沉甸甸的责任春节前夕,位于厦门大嶝岛新机场核心区内的厦门城际铁路R1线项目,中铁二十二局工人们坚守岗位。00后黄少杰是新入职的员工,作为项目技术员,春
2024-02-05 02:41:00
...联、蔚县诗词协会于近日在梅洁蔚县文学创作基地举办“春雷涌芳华,书香润蔚州”李春雷作品精选读书会。读书会上,文学爱好者们观看了国家一级作家李春雷老师特别为本次读书会录制的问候视
2024-04-23 18:4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83年前,美国飞行员杜立特带队成功突袭日本多个城市,这次战斗被称为“杜立特行动”。任务结束后,因为种种原因,75名飞行员在浙江沿海及以衢州为中心的浙皖闽赣边界地区弃机跳伞
2025-11-23 22:14:00
夜幕降临,正定荣国府景区“一梦入红楼”沉浸式夜游项目接连上演,通过光影造景、演艺交互等多种形式,将《红楼梦》中的经典故事在亭台楼阁间生动再现,打造赏、游、学、玩的多维体验。摄制丨
2025-11-23 07:57:00
就在明天!“国宝”级画展亮相福州!
就在明天!下午2点!到福州画院,赏丹青国宝!福州人千万别错过!由福州市委宣传部、浙江大学、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福州特展”将于11月23日在福州画院举行
2025-11-22 14:09:00
两只羊隔着围栏打架,一只羊假装进攻诱骗对面的羊撞栅栏。
2025-11-21 13:36:00
非遗吉林 | 满族旗袍制作技艺
吉林满族旗袍东辽满族旗袍制作技艺是中式服装制作技艺的代表之一,其分布地域相对广泛,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北京、天津、河北等北方主要满族居住地区
2025-11-21 14:25:00
三棱风帽俑
冬日的太原,寒潮骤至,北风凛冽,气温直逼零下。若穿越回1500年前的北齐晋阳,这刺骨寒风却是当地人们日常必须面对的考验
2025-11-21 18:33:00
五瘟神降服疫鬼图
今年年初,山西运城市盐湖区马家沟一处荒僻的冲沟断崖上,一孔不起眼的窑洞因文物保护员的偶然发现重见天日。这座被命名为马家沟瘟神庙的明清时期窑洞
2025-11-21 18:34:00
千年厨房重见天日
近日,在晋阳古城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处特殊的古代建筑遗迹。这座被称为“龟头屋”的建筑,据推测始建于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十国时期
2025-11-21 18:34:00
元代太原民间的火葬
东山元墓出土的瓷钵(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据10月2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的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五座元代墓葬发掘资料显示
2025-11-21 18:34:00
双塔寺明清佛像
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双塔寺,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初名永明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五台山高僧妙峰(福登)和尚奉敕续建
2025-11-21 18:34:00
潍坊:文化学者把脉状元文化
鲁网11月21日讯(记者 王玉龙)冬日的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桠,在青石板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状元胡同深处,一块块斑驳的砖石仿佛还在诉说着数百年前的科举佳话
2025-11-21 21:44:00
吴门文脉延绵,阳澄雅韵流转——“沈周茶画荟”第三辑举办
继阳澄湖畔两度雅集之后,近日,“沈周茶画荟”第三辑如期而至,由苏州市阳澄湖文化研究会组织邀请的昆山市以及相城区的10余位书画家齐聚湘城小学
2025-11-21 23:25:00
11月23日,“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福州特展”将在福州画院开幕,持续至明年2月10日。
2025-11-21 23:31:00
闽侯廷坪乡各村村干部为“宝藏山货”代言,你认识这些山货吗?
2025-11-20 11:25:00
鲁网11月2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邹城峄山。峄山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拥有多处著名楹联,既有源自秦代《峄山碑》的篆书集联
2025-11-20 13: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