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红河日报
创历史最高产量
开远“示范点”“云恢290”水稻亩产达750公斤
收谷测产
查看品质
●记者 罗宏伟 文/图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云南省水稻栽培技术创新团队测产组获悉,经过持续3年示范种植,在开远市国家现代农业园羊街乡卧龙谷村委会老燕子村“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基地示范点”试种的百亩“云恢290”水稻完成测产,亩产从过去的650公斤左右提升到今年的750公斤以上,达到了该品种水稻亩产历史以来最高产量。
“‘云恢290’水稻,曾被评为云南六大名米之一,享誉全国。按照平均亩产750公斤稻谷、每公斤市场价7元计算,亩产值达5250元。”这是粮食作物专家与稻农期盼已久的硕果。而在3年前,要实现这个水稻产量,在农科农艺专家心中还是一个美好愿望、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据云南省水稻栽培技术创新团队成员介绍,开远市羊街乡卧龙谷村片区自1994年开始试种“云恢290”水稻新品种以来,在致富带头人、省州和开远市农科人员的带领下,水稻亩产量先后从400多公斤逐步提升,并稳定在650公斤左右,激发了稻农种粮热情。同时,也有稻农认为“亩产很难再突破了”,而水稻栽培技术创新团队却通过科学技术打破了“不可能”。
2020年初,云南省水稻栽培技术创新团队研究决定,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水稻栽培技术创新团队负责人杨从党引领,云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教授段红平,州农业科学院专家、州植保植检站研究员、开远与个旧高级农艺师等粮食作物专家组成的创新团队以“优质品牌米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为研究课题,在云南红河卧龙米业有限公司羊街乡卧龙谷村委会老燕子村“云恢290”优质稻种植基地选择100亩农田作为全省唯一的“示范点”展开全新探索。
通过持续3年的精确定量水稻基本苗、前控后促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的应用与实践,百亩“示范点”种植的“云恢290”水稻产量持续提升,水稻分蘖数从20多株增到30多株、稻穗长度从25厘米增到30多厘米、稻穗谷粒从230多颗增至280多颗,水稻高度从120厘米提升到140多厘米……“云恢290”种业硕果不断展现。
近段时间,在“示范点”栽种的百亩“云恢290”优质稻陆续成熟,创新团队组织专家组先后对“示范点”3块稻田进行收割、晾晒、评估、稳重等测评,得出了平均亩产750公斤以上的结论。验收测产意见显示,在百亩示范田里,每亩还实现了节省种子20%、肥料40%、减少病虫草害防治 1次的降本增效目标。
“近3年来,在水稻专家的指导下,我家种植的4亩水稻,产量年年都在增长,今年亩产稻谷提升到了816公斤。”老燕子村村民普桥玉激动地说。
据了解,在老燕子村,除了省水稻栽培技术创新团队组织的100亩优质品牌米“示范点”外,该村还种植水稻700多亩。通过专家指导,除了“示范点”水稻亩产达750多公斤外,还带动周边水稻亩产平均达700公斤以上,部分地块亩产达850公斤左右,仅种植“云恢290”优质稻一项,将为62户村民带来400多万元的种粮收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0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