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 本报记者 倪 讴
野生葛粉、黄精制品、林下散养的土鸡蛋……春节前夕,青阳县杨田镇农展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整理乡村土特产,紧锣密鼓地筹备合肥市和朱备镇两场盛大的年货节展销会。
“杨田镇农特产品资源丰富,如何让乡村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是党委政府认真思考的课题。”1月30日,杨田镇党委书记陈长风对记者说,经过多方考察、调研,镇里对闲置的老影院进行改造,使之成为服务村民的农展中心。
在杨田镇杨田村78岁村民李忠善的记忆里,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电影院每天晚上都会放映电影。“那时我忙着干农活没时间去,直到90年代我才去看过几次。再后来,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去看电影的就更少了。”李忠善说,随着时代的变迁,镇里的电影院逐渐被人遗忘。
2021年,当地政府投资300余万元,将老电影院改造为杨田镇农展中心。“这座老电影院经过全新的装修,保留了原有的框架和舞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杨田村党总支书记操旱云说,近两年短视频的兴起,老影院成了“网红打卡地”,灯光配合八九米高的落地书架,让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小镇会客厅。
“现在的农展中心真是太棒了!”杨田村村民李忠善赞叹道,“小时候在这里看电影,如今办展览,好多新鲜的农产品可以买。”
“农展中心不仅是一个展示农耕文化、展销农特产品的平台,更是一个集电商销售、仓储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操旱云告诉记者,电商达人们在这里开展线上直播,推荐九华黄精、野生葛粉等农特产品,将杨田乃至周边乡镇、县区的特色农特产品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走进农展中心,记者看到一个特别的区域——“非遗”项目农民画展示区。青阳农民画是首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杨田镇也在2021年获批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这里,可以欣赏农民画、陶塑等文创产品,感受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昔日的老影院,如今变成了一个集文化、经济、科技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中心,它保留了村民们的记忆和传统文化底蕴,更注入了新活力和新元素,继续服务群众,在新时代绽放勃勃生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1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