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东方人类家园——郧县人遗址

类别: 发布时间:2025-06-13 16:44:00 来源:十堰广电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李安清 通讯员 谢守军 邓海军)在秦巴山地与江汉平原的褶皱间,汉江如一条时光纽带串联起百万年文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弥陀寺村的学堂梁子,这片看似寻常的黄土岗地之下,埋藏着解码东方人类起源的钥匙——3具距今约100万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1989年Ⅰ、1990年Ⅱ、2022年Ⅲ),如同来自远古的守望者,在30余年的时光里相继苏醒,于东亚大陆腹地勾勒出最完整的人类家园构建轨迹。

东方人类家园——郧县人遗址

以这里为圆心,在136公里汉江两岸星罗棋布着近200处旧石器时代遗址,从110-80万年的“郧县人”故里,到 99-81万年的月亮湖遗址、99-78万年的“梅铺猿人”栖息地,再到78-71万年的吴家沟遗址、50-40万年的白龙洞遗址、30万年的包包岭遗址、10-5万年的刘湾遗址、8-1万年的滴水岩遗址……形成了国内少有、世界罕见的百万年不断代遗址群,让郧阳当之无愧地成为“东方人类老家”,更被著名考古学家、国际史前与原史研究院院士高星誉为“世界人类演化圣地”。

一、改写东方人类史的三大发现

1989年那个暮春的清晨,原郧县博物馆馆长王正华和郧西文管所工作人员屈盛明在学堂梁子的红土剖面上,偶然瞥见一抹突兀的骨白色——首具古人类头骨化石(1号)正从沉睡中睁开“眼睛”。经贾兰坡院士鉴定,这具眉弓如刀、颅底微凹的头骨,正是东亚地区罕见的早期直立人遗存,一举击碎“东方无百万年人类化石”的国际学界旧识,为东方人类家园的谱系补上关键一环。1990年夏至,李天元团队在距1号头骨仅3.3米处,发现了更为完整的2号头骨。当考古铲轻轻拂去表面围岩,一个脑容量达1065毫升的颅内空腔显露出来,其颅穹窿低矮、枕骨圆钝的特征,清晰勾勒出东方人类在这片家园中独立演化的独特路径,为“人类多地起源论”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2022年郧县人遗址第7次考古发掘中,高星、陆成秋团队于国际博物馆日当天,3号头骨在同一地层的惊世出土,堪称古人类学研究的“阿波罗登月”——这具历经300多个日夜精细修复的头骨化石,完整保留了原始颅型,眉弓与颧弓形成的“黄金夹角”、鼻骨与上颌骨的衔接结构,为解析东方人类面部特征如何适应东亚环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立体样本。国际顶级期刊《Nature》连发两篇专题报道,盛赞其“填补了东方人类演化链条中最神秘的100万年空白”。

东方人类家园——郧县人遗址

东方人类家园——郧县人遗址

百万年遗址群:东方人类家园的立体图鉴

在郧阳136公里的汉江两岸,时光的刻度被精准地刻写在层叠的地层中:从早更新世110-80万年的“郧县人”学堂梁子遗址、99-81万年的月亮湖遗址、99-78万年的梅铺猿人洞遗址,到中更新世78-71万年的柳陂吴家沟遗址、50-40万年的白龙洞遗址、30万年的青曲包包岭遗址,再到晚更新世10-5万年的杨溪刘湾遗址、8-1万年的青曲滴水岩遗址。近200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如珍珠般串联在汉江两岸,以百万年不断代的时空密度,织就了东亚地区独一无二、世界罕见的人类家园演化图谱。这种连续性不仅在中国首屈一指,在全球范围内也堪称奇迹,让郧阳成为破译东方人类如何在东亚大陆构建家园的核心密码库。

早更新世(127-78万年):梅铺猿人洞的裂隙堆积中,4枚人类牙齿化石与1件布满打击疤痕的石核相伴相生,20余种伴生动物化石(剑齿象、中国貘、巨貘)勾勒出亚热带森林——草原的家园初貌。柳陂月亮湖遗址的手斧原料来自20公里外的石英砂岩矿,证明东方先民已发展出初级的资源勘探能力;柳陂吴家沟遗址的砾石砍砸器刃缘厚度达3厘米,显示出对鹿科、牛科动物的高效捕猎,奠定了家园生存的物质基础。

中更新世(78-12.6万年):郧西白龙洞的8枚古人类牙齿,齿冠咬合面的磨耗痕迹揭示出杂食习性,体现东方人类对东亚多样资源的适应;青曲包包岭遗址的手斧与尖状器组合,石片剥离角度精确到45°,证明已掌握 “两面打制”技术,开启了家园工具的标准化生产。白龙洞可疑的燃烧地层和烧屑品的类型组合、形态特点,将汉江流域人类用火史推进至50万年前,石英颗粒加固的耐火层,见证东方先民在家园中创造温暖栖息空间的智慧。

晚更新世(12.6-1万年):青曲龙湾岭遗址的手镐,镐头与柄部比例接近黄金分割,体现实用与省力的完美平衡;后房遗址的穿孔兽牙饰品,孔径仅2毫米,内壁留有玛瑙钻具的旋转痕迹,标志着东方人类在家园中精神审美需求的萌芽。茶店黄家窝遗址的手斧群刃缘误差不超过0.5毫米,杨溪刘湾遗址的刮削器针对不同材质设计专用刃口,展现出对家园资源的精细化利用能力。

全新世(1万年以内):郧县大寺遗址的磨制石斧刃部经2000次打磨,伴出的炭化稻壳,将长江中游稻作农业起源提前千年;青龙泉遗址的彩陶片红衣黑彩纹饰,呈现江汉平原最早的几何图案传统,宣告东方人类从家园索取者向建设者的转变。

东方人类家园——郧县人遗址

这一遗址群的密集性与连续性,不仅为“郧阳成为世界人类演化圣地”提供了最直观的物质证据,更让这里成为解读“东方人类如何在同一片土地上跨越百万年延续家园梦想”的关键钥匙。正如高星教授所言:“当我们在郧阳的地层中触摸到百万年前的手斧、50万年前的火塘、10万年前的饰品,我们触摸的不仅是冰冷的石头与骨骼,更是东方人类在这片家园中生生不息的温热血脉。”

编辑:郭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3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揭开“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神秘面纱,倾听十堰前世今生
...引领新征程 探寻文明足迹 坚定文化自信》,聚焦十堰“郧县人”3号头骨。节目中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明探源和考古工作深入推进、取得历史性突破。2022年,在湖北十堰学堂梁
2023-07-17 09:45:00
万元大奖等你来!郧县人遗址公园Logo火热征集中
...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李安清 通讯员 文静 关瑞 马超)郧县人遗址位于湖北十堰郧阳区青曲镇,是一处享誉世界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已出土三具头骨化石,填补了人类百万年演化史的
2025-09-04 09:36:00
“国内最大”!走,探秘十堰这座考古方舱
...目新闻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也是震惊世界的百万年“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横空出世的日子。近日,十堰晚报记者走进国内规模最大的古人类考古方舱——“郧县人”考古方舱,探寻这一古
2024-05-20 15:21:00
开学第一课,“郧县人”进入人教版历史教科书
“我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北京人是其中的代表。”8月28日,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曲中学历史老师张正凤惊喜地发现,人民教育出版社2024年8月出版的义务教育教
2024-08-29 17:36:00
国内外专家学者盛赞学堂梁子遗址发掘保护工作
...兹别克斯坦、日本等国家的35名专家学者,来到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考察交流,盛赞遗址发掘和保护工作。在遗址现场,专家学者们直观地感受到郧阳地区独特的地质地貌,深入了解了区域内
2024-12-08 20:44:00
\
...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挂牌单位,十堰市郧阳区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等7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和湖北省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文化遗址公园明楚王墓等18个单位共同成为联盟成员单位
2023-12-12 14:42:00
今晚8点,“郧县人”将亮相CCTV-1
...其中,于2022年5月在十堰市郧阳区学堂梁子遗址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将亮相该节目,进一步证实东方人类故乡历史源远流长,华夏远古文化博大精深。《开学第一课》以“强国复兴
2023-09-01 15:44:00
...物局)26日公布,经过考古队的数月奋战,备受关注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于近日被顺利提取、离土出舱,目前已进入修复、观测和研究环节。考古证明,百万年前的郧县人已会狩猎和餐食食
2022-12-26 20:52:00
长江天际流,荆楚百万年
...三人成众”,实证百万年人类史7月11日晚,备受瞩目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再登央视《探索•发现》栏目。“化石从十堰市学堂梁子遗址顺利提取后,已移交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
2023-07-17 09:15:00
更多关于的资讯:
白鹤翩翩抵鄱湖 万鸟云集盛景启
本报讯(李菁 全媒体记者杜宇蔚)鹤鸣清唳破寒烟,鄱湖如期赴岁约。11月以来,全球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的“先头部队”陆续翩跹飞抵江西鄱阳湖区
2025-11-07 06:50:00
太行山褶皱里,捧出一片唐朝种下的“金黄”丨绿美河南有古树④
大河网讯(记者 刘瑞朝) 金秋时节,黄河北岸、太行山下的辉县市白云寺,再度变得耀眼起来。六棵唐代宝历二年(公元826年)栽下的银杏树
2025-11-07 07:02:00
市民耕耘“空中菜园”带动南京化肥产业上新园艺肥走俏 上楼“肥”到家□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通讯员博轩郑瑞当前正值秋播秋种的关键时期
2025-11-07 07:50:00
位于秦皇岛经开区的栖云山曾因采矿伤痕累累,如今在生态修复中重获新生。秋意漫山,红叶如诗,曾经的矿坑岩壁旁早已铺陈上各色油彩
2025-11-06 17:45:00
数据会说话|长春新雪季图鉴背后的“冬日快乐”来了
长春是个好地方。春有繁花秋有月,夏有清凉冬有雪。随着新雪季的到来,长春将再次成为美轮美奂的冰雪世界。今天,就用数据带你扒透
2025-11-06 17:47:00
走,到郑州航空港“捡秋”去!丨港视角
大河网讯 落叶如信,秋色如诗,所有美好都在俯身之间。“捡秋”的风,正轻轻拂过郑州航空港的每个角落。就在这个秋天,郑州航空港的街巷转角
2025-11-06 18:15:00
80万尾鱼苗跃入长江 引江济淮工程助力江豚保护
大皖新闻讯 11月6日上午,桐城市鲟鱼镇杨棚渡口,一尾尾活蹦乱跳的鱼苗顺着滑道欢快地涌入长江,它们将在这里安家。11月6日
2025-11-06 18:25:00
桃花潭公园有丹顶鹤?工作人员确认照片上的大鸟为苍鹭、白鹭
“昨天下午,我在逛桃花潭公园的时候,看见水里有几只黑翅膀、腿约两尺长的大鸟,很像丹顶鹤!”11月6日,西安市民刘先生拨打华商报新闻热线称
2025-11-06 18:29:00
河北新闻网11月6日讯(记者王育民)从唐山市住建局获悉,根据唐山市气象局天气预测分析,11月9日后有冷空气活动。为确保群众应对低温天气用热需求
2025-11-06 19:26:00
无人机精准出击 红外线下野猪无处遁形
提到野猪,很多农民都头疼,无论是驱赶还是围捕都很危险,如今,这一难题有了新的解决方案,11月4日晚,十堰市林业部门使用带有红外成像设备的无人机猎捕野猪
2025-11-06 19:35:00
让动物们温暖入冬
为应对即将到来的降温天气,11月5日,太原动物园提高圈舍温度,让动物们温暖入冬。牛利敏 摄
2025-11-06 19:36:00
11月4日,“赴晋祠之约·承晋韵之光”——晋祠园林中心文化传承宣教活动拉开帷幕,晋祠园林中心邀请广大师生走出教室,亲近自然
2025-11-06 20:07:00
山海来讯|福州这场会观摩“吃苦”!“白富美”“蓝胖子”出道!
你见过苦瓜界的“白富美”“蓝胖子”吗?尝过掌心大小的苦瓜“小玲珑”吗?听说过寓意丰收、名为“越种月有”的苦瓜新品种吗?在位于闽侯白沙镇的福建田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育种农场里
2025-11-06 20:11:00
第十个安徽湿地保护日,观鸟爱好者追踪迁徙的候鸟
大皖新闻讯 红脚隼、苍鹰、黑水鸡,白鹭、普通鵟,你认识吗? 2025年11月6日,是第十个安徽湿地保护日,“2025年明光市首届生态观鸟赛”拉开帷幕
2025-11-06 21:16:00